钛媒体 10-22
隐形汽车科技巨头赴港上市,机器人成第二增长曲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赛博汽车

提到中国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你会想到谁?

华为,Momenta,还是地平线?

实际上,这条赛道上还有许多隐形巨头,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均胜电子 ")便是其中之一。

10 月 19 日,均胜电子在港交所披露聆讯后的招股书,这意味着其距离港股上市仅一步之遥。

均胜电子在港交所披露聆讯后的招股书

早在 2011 年,均胜电子便借壳辽源得亨在 A 股上市,股票代码 600699.SH。截至 2025 年 10 月 21 日收盘,均胜电子总市值逾 453.17 亿元。

今年 8 月 7 日,均胜电子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为自 2025 年 1 月首次申请失效后的再次递表。

与之一起来到的,还有一系列好消息。

今年 9 月 15 日,该公司宣布子公司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的项目定点,将提供 CCU(中央计算单元)和智能网联等产品,全生命周期订单金额约 150 亿元。

三天后,均胜电子又发布了机器人 AI 头部总成和基于英伟达 Jetson Thor 芯片的全域控制器。

10 月 21 日,公司再获约 50 亿元新订单,提供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和智能座舱车载多联屏等产品。

……

受一系列利好消息推动,均胜电子股价从 7 月的不到 17 元 / 股低点,一路飙升至 32.47 元 / 股(截至 10 月 21 日收盘),短短三个月内近乎翻倍。截至 10 月 21 日收盘,公司总市值已达 453.17 亿元。

均胜电子股价走势

从 " 借壳上市 " 到如今市值数百亿,均胜电子靠并购加速企业发展。

2011 年以来,均胜电子陆续发起十余起海外并购,将德国普瑞、德国 Quin 等多家企业收入麾下,累计交易金额超 300 亿元。

招股书显示,按收入计算,均胜电子是中国第二大、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产品提供商。2024 年,公司在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排名第 41 位。

均胜电子概况

但同时,频繁并购也让公司背上沉重债务负担。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均胜电子的资产负债率约为 69.46%,高于国内外同行业平均水平,无疑增加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显然,此次赴港上市,既是均胜电子布局全球化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融资的迫切需求。

01  并购式成长

均胜电子的成长路径颇具特色:通过并购全球优质资产,获取汽车电子与安全领域核心技术,提升在外资车企中的市占率,奠定全球地位,然后再加码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市场,实现由外向内延伸。

均胜电子成长路径

2004 年至 2010 年,可以理解为均胜电子的筑基阶段。

2004 年,均胜电子成立于浙江宁波,起步产品是发动机涡轮增压进气系统、空气管理系统等高端功能件;2006 年开始向大众、通用、福特等外资(合资)车企供货;2008 年成为大众 A 级供应商、通用全球供应商;2010 年其开始强化汽车电子布局,与德国普瑞在宁波成立了合资公司,这也成为转折的开始。

2011 年至 2018 年,均胜电子进入全球并购阶段。

先是通过并购德国普瑞,切入宝马、奔驰等豪华车供应链,同时获取 HMI、新能源控制系统等技术。

随后通过持续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收购德国 IMA 获得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并购德国 Quin GmbH 获得高端方向盘总成技术,并切入奥迪、保时捷供应链;收购德国 TechniSat 汽车事业部,布局智能车联;收购美国 KSS、日本高田资产,奠定全球被动安全市占率第二的行业地位。

2019 年开始,均胜电子进入整合与变革阶段。

在完成大量并购后,均胜电子开始资产整合与产能优化,将日本高田资产及 KSS 整合为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将智能车联、高端内饰和功能件业务分别整合为均联智行、均胜群英;同时推进欧美产能向非洲、东南亚、中国等地转移。

均胜电子系列产品

由此,均胜电子逐步成长为智能汽车供应商巨头。

02  财务压力不小

作为一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均胜电子的业务范围很广,公司核心业务可拆分为汽车安全、汽车电子。

均胜电子各业务营收

其中,汽车电子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汽车智能解决方案、新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和人机交互产品;汽车安全解决方案则主要提供安全气囊、安全带、智能方向盘和集成式安全解决方案。营收上看,2022 年以来公司汽车安全业务恢复增长,汽车电子业务则长期稳健。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均胜电子的客户覆盖超过 100 个全球汽车品牌,包括中国和全球的十大整车厂。据 2024 年报披露,公司客户涵盖大众、奔驰、宝马、比亚迪、华为、蔚来、理想、小鹏、小米等众多企业。

得益于此,近年来均胜电子的营收状况确实不错。

招股书显示,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和 2025 前四个月,营业收入分别为 497.93 亿元、557.28 亿元、558.64 亿元和 197.07 亿元,同比增速为 9.03%、11.92%、0.24% 和 9.55。

相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4 亿元、10.83 亿元、9.61 亿元和 7.08 亿元,同比增幅为 110.50%、174.79%、-11.33% 和 11.13%,波动比较大。

均胜电子财务情况

营收增长的同时,均胜电子的研发投入也在增长。2022 年至 2024 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 30.34 亿元、36.48 亿元、36.86 亿元。2025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则达到 24.88 亿元,同比增长 44.48%,占营业收入比重 8.2%。

与此同时,公司技术团队规模不断壮大。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公司研发人员达 6323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 13.42%。

毛利率方面,则是在持续改善,从 2022 年的 11.1% 升至 2025 年前四个月的 17.8%。

此外,根据半年报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均胜电子实现营业收入 303.47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270.79 亿元增长 12%;净利润 7.08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6.37 亿元增长 11.13%;扣非后净利为 7.06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6.39 亿元增长 10.53%;整体毛利率提升至 18.2%,创下近五年新高。

尽管营收不断增长,但均胜电子账面资金并不宽裕。

均胜电子现金流状况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货币资金为 72.72 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 4.73 亿元,衍生金融资产约 5336 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 57.24 亿元。

这背后,很大因素源于高强度的并购。

自 2011 年借壳登陆 A 股后,均胜电子发起十余起海外并购,累计交易金额超 300 亿元。

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均胜电子资产负债率始终高企,分别为 67.3%、66.4%、69.1% 和 69.46%。负债高企主要源于贷款和借款增加,公司称是为 " 增强流动资金、支持业务需求 ",包括增持香山股份、股份回购、生产扩张及海外业务拓展等。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总资产 681.6 亿元,负债总额却高达 473.4 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 293.1 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达 120.18 亿元,偿债压力不小。

更值得注意的是利息压力。

均胜电子面临利息压力

2022 年至 2024 年,均胜电子利息支出分别为 9.32 亿元、11.21 亿元、11.30 亿元,利息支出占净利润比例高达 236.55%、103.51% 和 117.59%,显然处于盈利与债务失衡状态。

此外,与很多智驾供应商相同,均胜电子也面临客户集中度高问题。

显然,此次均胜电子赴港上市,既是对布局全球化的需求,也是进一步融资的需要。

03  进军机器人市场

今年以来,均胜电子宣布全面布局具身智能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凭借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积累的经验,公司已基本搭建完成机器人部件总成解决方案,陆续推出机器人域控、AI 头部总成、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等产品。

均胜电子机器人布局

均胜电子已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RIVR 等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客户达成合作,产品已送货或批量供货。东吴证券评价称,公司凭借汽车产业技术迁移优势,正成为机器人行业重要的零部件总成供应商。

均胜电子的战略转型早有征兆。

据悉,均胜电子早在 2023 年就开始相关布局,2024 年正式启动机器人业务准备工作。今年年初,公司董事长王剑峰提出 " 再创业,创新前行 " 的战略口号,将公司定位为 " 汽车 + 机器人 Tier1"

4 月,均胜电子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汇集了来自全球知名院校的专业人才。同期,公司宣布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

均胜电子转型机器人具有技术同源优势。

机器人的智能表现主要体现于移动智能、操作智能、交互智能三大领域。汽车产业成熟的智能驾舱技术,在核心能力上与机器人产业链开发存在高度适配性,具备显著的技术复用价值。

以智能座舱领域为例,均胜电子已拥有的多模态 AI 交互解决方案等技术储备,让其发展机器人业务具备一定优势。

均胜电子机器人产品

目前,均胜电子在机器人领域已有一定推进。

今年 9 月 18 日,均胜电子与瑞士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 RIVR 宣布达成战略合作。RIVR 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机器人初创公司,专注开发用于 " 最后一公里 " 配送的四足机器人,其背后投资人是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

这或许也是均胜电子相中 RIVR 的原因,公司相关产品可以从 RIVR 和亚马逊身上找到商用落地的训练场和应用场。

从汽车零部件到智能驾驶,再到机器人领域,均胜电子正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港股上市如若成功,将为这家正在转型的公司提供更多弹药,以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与沉重的债务压力。

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广阔前景,为均胜电子提供了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的可能,当然这条路上同样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均胜电子 机器人 招股书 港交所 收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