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东西
作者 | 三北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 10 月 22 日报道,全球顶级未来学家、《失控》作者凯文 · 凯利(Kevin Kelly)近日到访中国,开启了充实的杭州行。他漫步西湖、在德寿宫演讲、体验无人机送咖啡、与众多机器人互动 …… 这位白胡子智者的行程充满了对东方创新热土的好奇与探寻。
而在这一系列行程中,他多次提及 " 空间智能 " 与 " 智能眼镜的未来 ",并首先到访了中国 AI 眼镜独角兽企业 Rokid 乐奇公司。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访问,更像是一位预言家对未来图景的一次实地验证。而 Rokid 乐奇,正是他眼中映射那个未来的关键样本。
凯文 · 凯利(右一)到访 Rokid 乐奇并与创始人兼 CEO 祝铭明(中)会面
一、智能眼镜的 "iPhone 时刻 " 将至
在杭州未来生活节上,凯文 · 凯利与 Rokid 乐奇创始人兼 CEO 祝铭明的圆桌对话成为了焦点。
对话中,祝铭明说看完开场机器人演奏的那一刻,在想该不该鼓掌。因为 OpenAI 创始人阿尔特曼曾告诉大家,不要对 AI 说谢谢,它们只是工具。那么,人类该如何跟 AI 相处?
对于这个问题,凯文・凯利表示,正因为 AI 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所以人类更应该好好地表现自己。这与他前几天在上海的 2025 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中的演讲观点不谋而合:人类应学会如何与 AI 共生。

凯文 · 凯利(右)与祝铭明(左)畅聊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凯文・凯利看来,人与 AI 共生的起点,或许正是祝铭明所佩戴的智能眼镜。
凯文・凯利在上海的演讲中谈到了 " 空间智能 "、" 情绪智能 " 和 "AI 智能体 " 三大方向,都与 AI 眼镜设备息息相关:
空间智能:AI 将在三维世界中学习和运作,智能眼镜是最佳载体;智能眼镜也能促进 AI 发展,使 AI 能够移动并完成开车、生产等活动。
情绪智能:AI 将能感知人类情感,通过眼镜等设备读懂 " 惊讶、困惑或喜悦 ",产生更强大的情绪联接;
AI 智能体:未来将出现成千上万相互协作的 AI 智能体(Agent),构成 " 看不见的智能社会 ",AI 智能体经济也将应运而生。
" 我们最后都会戴上 AI 眼镜 …… 这个眼镜目前的发展情况还差五年。" 凯文・凯利说。
这一论断并非即兴之言,早在今年 5 月出版的新书《未来 10000 天的可能》中,他便预言了智能眼镜将逐步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代主流计算平台。更具颠覆性的是,他曾公开表示:" 智能眼镜将是下一 iPhone,如果让我下注,我可能会押中国公司胜出,而不是苹果。"
而在德寿宫的演讲中,凯文 · 凯利两次郑重提及 Rokid 乐奇,并坦言 " 看好智能眼镜的形态,就像 Rokid 乐奇 "。这份看好的背后,是他长期以来描绘的 " 镜像世界 "(The Mirrorworld)愿景——一个与现实世界精准映射、并叠加了数字信息的混合现实空间。

凯文 · 凯利在演讲中多次提及智能眼镜
在他看来,智能手机的方寸屏幕无法承载这个无缝融合的数字层,它割裂了现实与虚拟。而智能眼镜,特别是像 Rokid 乐奇这样通过透视技术将数字信息直接锚定于真实环境的设备,恰恰精准地回应了这一需求,实现了凯文・凯利所预言的 " 现实成为界面本身 "。
他的到访与体验,正是对这套解决方案可行性的现场验证。
他将杭州行的首站深度访问放在了 Rokid 乐奇总部,与祝铭明进行了长时间交流,并亲自佩戴体验了 Rokid 乐奇的多款产品。当虚拟界面与物理空间在他眼前无缝融合时,这位思想家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凯文 · 凯利(右)与祝铭明(左)畅聊
他所看到的,是 Rokid 乐奇所代表的、一条通往 " 镜像世界 " 的必经之路,一种构建更和谐人机关系的文明尝试。他的到访与认可,是对 Rokid 乐奇作为 " 下一代人机交互定义者 " 这一身份的有效验证。
二、中国智能眼镜势头正猛,预言照进现实
凯文 · 凯利的预言,正在中国智能眼镜强劲的发展势头上得到回响。
知名行研机构 IDC 预计,到 2029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 4000 万台,其中中国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2024-2029)将达到 55.6%,增速位居全球首位。
以 Rokid 乐奇为例,从今年 2 月产品引爆市场,到开售即售罄、五天卖空 4 万台,再到在海外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上创下 45 天突破 361 万美元的全球智能眼镜品类历史新纪录,Rokid 乐奇眼镜的成长轨迹清晰地印证了市场对智能硬件新形态的热情高涨,以及凯文 · 凯利对硬件爆发趋势的判断。

Rokid 乐奇眼镜在海外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上创纪录
更为深远的是,中国智能眼镜的应用场景正从消费电子领域快速走向广阔的行业应用。近日,在浙江,舟山、海宁、杭州等多地的交警已经配备了 Rokid 乐奇眼镜,用于快速识别预约车辆、协助寻找走失儿童等实际场景,让 " 空间智能 " 真正走进街头。这款设备不再只是极客的玩具,而是成为了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的实用工具。
从消费级爆品到行业效率工具,Rokid 乐奇的成长轨迹,几乎就是中国创新力量的缩影。
三、中国公司为何被凯文 · 凯利看好?Rokid 乐奇是典型样本
凯文 · 凯利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在智能眼镜的赛道上,他 " 押注中国公司胜出,而不是苹果 "。
这番论断背后,并非空泛的赞誉,而是基于对全球创新范式变迁的深刻洞察。以 Rokid 乐奇为典型样本,中国智能眼镜公司被看到的产业逻辑清晰浮现:
首先,丰厚的人才储备与浓厚的创新氛围是催化剂。
Rokid 乐奇所在的杭州,这里不仅是互联网重镇,更是中国创业创新活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孕育着蓬勃的创业生态。Rokid 乐奇团队本身就是一个缩影,从 OS 系统总工程师石文峰这样荣获 " 余杭工匠 " 称号的技术尖兵,到整个研发团队对技术难关的死磕精神,构成了其最核心的人才优势。
其次,也是最核心的,长期的技术深耕与全栈自研能力是根基。这正是 Rokid 乐奇能够与国际巨头掰手腕的底气所在。一家员工数百人的创业公司,其背后是长达十余年对 AR 赛道的技术深耕所形成的深厚壁垒。与资源雄厚的科技大厂不同,Rokid 乐奇走的是一条 " 小而美 " 的专注路径,将有限资源集中于关键技术的突破上。
从早期一体式 AR 眼镜到自研全栈 XR 操作系统 YodaOS,Rokid 乐奇积累了完整的技术栈。
以 YodaOS-Sprite 系统为例,它不仅是 Rokid 乐奇眼镜实现提词器、实时翻译、实时导航、AI 问答、支付等复杂功能的 " 大脑 ",更具备了低功耗、响应快、易扩展的核心优势。在系统底层架构上的创新,使得 Rokid 乐奇眼镜在 AI 问答上拥有极高的扩展性,可灵活配置通义千问、DeepSeek、豆包等国内领先大模型,并在端侧快速完成意图识别,将用户需求分发给最合适的模型,最终为用户带来 " 响应特别快,对话交流无比流畅 " 的直观体验。
在全栈技术的基础上,Rokid 乐奇攻克核心硬件技术,实现了极致集成。
比如在硬件方面,Rokid 乐奇持续攻克如衍射光波导等显示核心技术。正是这种对技术的 " 死磕 " 精神,使得 Rokid 乐奇能够将显示、音频、摄像头、AI 助手等复杂功能集成于仅 49 克的极致轻量机身内,被业界评价为 " 螺蛳壳里做道场 "。
回忆起创业初期的技术攻坚,Rokid 乐奇系统工程师石文峰形容是 " 摸着石头过河 ",在 AR+AI 交叉领域的 " 技术无人区 " 中探索。无论是为了解决蓝牙连接稳定性问题而深入钻研 1000 多页纯英文技术文档并最终通过 MFi 认证,还是为了给视障人士打造 " 慧眼 " 识别播报功能而进行的贴心设计,都体现了这支技术团队的匠心与坚持。
最后,强大、灵活的供应链与开放的 AI 生态是放大器。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最灵活的消费电子供应链体系,这意味着中国公司能以惊人的效率将创新 idea 转化为量产产品。同时,中国蓬勃发展的大模型生态为 Rokid 乐奇提供了强大助力,其产品能快速兼容并优化通义千问、DeepSeek、豆包等国内领先模型,形成了软硬件协同优势。
这种由品牌公司引领创新、供应链高效响应、AI 生态开放协同的模式,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Rokid 乐奇这类厂商对技术和高品质的追求,反过来也在倒逼和滋养供应链的成长与升级,而这种紧密协同与快速迭代的能力,是受制于全球架构、转身困难的国际大厂所难以比拟的。
正是这种集人才、技术、供应链与开放生态于一体的综合优势,塑造了 Rokid 乐奇身上那种 " 野蛮生长 " 的活力。这种活力,恰恰是催生智能眼镜新范式所需要的土壤。
结语:智能眼镜之战,中国公司已站上潮头
当科技的预言照进产业的现实,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智能眼镜成为下一代主流计算平台的趋势已不可逆,它正成为全球科技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赛中,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敏捷的生态优势和强大的文化自信,中国公司已经不再仅仅是参与者,而是有力的引领者。
凯文 · 凯利的到访与背书,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以 Rokid 乐奇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所选择的创新路径的巨大潜力。正如 Rokid 乐奇所坚信的那样:" 我们不是在追赶苹果,我们是在共同开创一个苹果也未曾见过的未来。" 智能眼镜之战,潮头已立,而中国公司,正站于其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