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1 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经张伯礼院士授权发布了一则官方声明,称近期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冒用张伯礼院士名号的组织机构,包括 " 伯礼医堂 "" 伯礼国医馆 "" 张伯礼中医院 "" 张伯礼大药房 " 等。

" 这些机构均与张伯礼院士无关。" 声明称," 严重损害公众健康,造成医疗安全隐患,侵犯了张伯礼院士的合法权益。"
津云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截至发稿时,网络上仍存在上述侵权账号。
遍地 " 李鬼 " 机构,造成 " 医疗安全隐患 "
官方声明发布之后,津云新闻记者 22 日上午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发现,目前仍有上述 " 李鬼 " 账号存在。
抖音上,一个名为 " 伯礼医堂 - 诚锋 " 的账号 IP 属地显示河南郑州,账号简介是 " 传播中医文化 "。其主页最新一则短视频作品内容为 " 医学知识科普 ",视频中不乏 " 所有的疾病本质上都是细胞病 "" 用上 就能刺激肝脏细胞重新生长 " 等疑似误导性语句。
随即,津云新闻记者通过站内私信的方式询问该账号与张伯礼院士本人的关系,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另一 IP 地址显示为云南的 " 北京伯禮国醫 " 账号曾在 6 月 8 日发布了一则线下门店的开业视频,称 " 北京伯禮国醫开业大吉 "。评论区有网友提及 " 张伯礼医院 ",该账号回复称:" 嗯,弄个代理玩玩。" 津云新闻记者同样通过站内私信的方式询问其是否有官方授权,截至发稿时亦未收到回复。

津云新闻记者通过该账号发布的线下门店信息发现,这家位于云南宜良县的所谓 " 北京伯禮国醫 " 自称专做 " 小儿绿色疗法 ",曾在数月前公开售卖 " 三伏贴(汤)",除此之外店主还通过微信社群的方式进行相关运营,打出 " 想试试不依赖化学成分的天然调理?想了解植物干细胞 + 传统重要的温和力量 ?" 等极具引导性和误导性的宣传语。
除此之外,截至津云新闻记者发稿时,在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快手等社交平台,仍存在大量标注 " 伯礼医堂 "" 北京伯禮国醫 " 等字样的账号持续运营。

针对此类乱象,消费者张女士向津云新闻记者表示:" 这些都是靠着中医热度,赚‘昧心钱’的人。" 她说," 中医是 5000 年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东西,是多么珍贵的文化瑰宝。但是很多人打着‘中医’的旗号招摇撞骗,不仅坑了消费者,还糟蹋了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
对此,天津中医药大学发布的《严正声明》中明确指出,这些机构冒用张伯礼院士之名,宣传机构产品、培训、评审等内容,借机误导社会公众,严重损害公众健康,造成医疗安全隐患,侵犯了张伯礼院士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公信力,也涉嫌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实探相关注册地,未见 " 国医馆 "" 中医院 "
伴随着津云新闻记者的进一步深入调查,两家名为伯礼医堂(北京)国医馆、北京伯礼中医院的个人独资企业浮出水面。
社交平台上多位网友曾公开发布以 " 伯礼中医院 "" 伯礼医堂(北京)国医堂 " 为名联合举办的线下 " 赋能大会 "、线下 " 学术交流会 "。

从百度地图上搜索关键词可以发现,在广西南宁、山东临沂、河北张家口等地都有类似名义设立的机构,但这些机构都没有相应的预留电话号码,这与通常正规医疗机构留存官方详细资料的情况相悖。


津云新闻记者查询工商信息后发现," 伯礼医堂(北京)国医馆 "" 北京伯礼中医院 " 均为个人独资企业,前者成立于 2024 年 8 月 6 日,后者成立于 2024 年 10 月 18 日,两家企业注册资本同为 500 万元,都是从事卫生为主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企业投资人均为一汪姓投资人,工商系统所留手机号也一致。不同的是,两家企业注册地并不在同一地点。


22 日,津云新闻记者先后来到两家企业的注册地一探究竟。其中 " 北京伯礼中医院 " 显示的注册地为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隆新大街 3 号 3 幢平房 165。而实地探访后发现,该地址实际为一座大门朝东的院子,院门口柱子上挂着一块写有 " 晟十力孵化器 " 字样的牌匾。

进入园内,映入眼帘的是三栋建筑物,院内各建筑物未标注楼栋号。南侧建筑物是一家洗浴汗蒸馆、北侧建筑物是一家饭店,中间建筑物是一栋三层小楼,楼内房间大多为闲置状态,该楼一楼一间办公室外墙玻璃贴有 " 工商注册、代理记账 " 等字样,办公室内无工作人员。

" 连小诊所都没有 ",院内汗蒸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津云新闻记者,她在此工作一年左右,并不知道此处有 " 伯礼中医院 "。
津云新闻记者在院内走访查看,从院门口到院内,无明显与 " 张伯礼 "" 伯礼中医院 " 等相关的标识物。院内饭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该院内部深处还有一栋公寓楼,他未曾听说院内有医院相关的机构。
此外,该大院门卫室内保安亦向津云新闻记者证实,其在此工作多年,从未听说过院内有 " 伯礼中医院 "。

随后,津云新闻记者又来到 " 伯礼医堂(北京)国医馆 " 注册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觅凤路 7 号 1 号楼一层 647 号,前往实地进行调查。当天傍晚,津云新闻记者抵达该注册地址定位处,发现现场并非医馆,而是一片农田,方圆五十米内未见任何建筑物,也未发现与 " 伯礼医堂(北京)国医馆 " 相关的标识或场所。
津云新闻记者在周边走访时了解到,该地点位于大兴区采育镇凤河营村。一位本地村民表示,自己长期居住于此,但从未听说过附近有 " 伯礼医堂(北京)国医馆 " 的存在。

多次遭名义冒用,AI 合成视频伪造 " 院士带货 "?
事实上,这并非张伯礼院士首次遭遇名义冒用。
今年 3 月,网络便流传多段 AI 生成的虚假视频,画面中 " 张伯礼 " 不仅现身推荐某含烟酰胺、二裂酵母的美白护肤品,还声称 " 国货雪意(或雪域)专门针对脸黄问题 "。
" 这些内容全是假的。我从来没用过这个护肤品,我也没做过这方面的宣传,更没研究过,所以里边完全是编造的。" 张伯礼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澄清。事实上,这类虚假视频是利用了 AI 技术,模拟张伯礼院士的形象和声音进行虚假宣传,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针对此类乱象,张伯礼曾对公开表示:" 觉得它(假视频)对我的影响还是第二位的。更可怕的是这些东西它误导消费者,对老百姓造成的影响,你是又花了钱,有的时候还是买了假药,影响老百姓的健康,同时也违反国家的法律,破坏市场秩序。当然我们专家的形象受到玷污,我们确实也很气愤,但是又很无奈。"
津云新闻记者发现,除了张伯礼院士之外,奥运冠军全红婵、孙颖莎,企业家雷军、于东来,医学专家张文宏,以及影视明星靳东、杨幂、刘亦菲等公众人物都曾遭遇 AI 冒名顶替,被不良商家用于直播带货、营销推广相关产品等用途。
今年 2 月,胖东来商贸集团发布 " 胖东来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 ( 四 ) ",称目前网络和实体经营中出现大量利用胖东来名义的各种侵权行为。而在更早的 2024 年 11 月,胖东来商贸集团就曾发布声明,称公司在第三方网络平台发现多个账号,未经授权擅自利用 AI 技术手段生成于东来先生的声音,并对于东来先生或公司享有著作权的视频内容进行非法剪辑和篡改,加入 AI 生成声音及误导性文案后发布,对公众造成误导和混淆。
9 月 8 日,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公开发文称:今年一季度我们发现平台出现大量利用 AI 仿冒 " 于东来 " 语音、形象,违规营销带货的账号和内容,这些黑灰产的行为不仅侵犯了相关企业的权益,还严重误导了消费者。封禁这 1000 多个黑灰产团伙账号的同时,我们还把相关线索举报给了监管部门。经过调查,泉州市丰泽区市监局没收相关企业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15 万元。AI 带来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被很多黑灰产盯上,针对这些滥用 AI 的行为抖音一直在重点治理。对于相关违法违规内容,欢迎大家共同监督。
9 月 1 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制定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要求,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分为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两种形式。显式标识需以文字、声音、图形等方式明显呈现,隐式标识则通过技术措施嵌入文件数据中。
" 现在的 AI 技术太‘真’了,普通人实在是很难分辨,尤其是打着名人、专家的旗号发布的内容,很容易‘带歪’消费者。" 一位网友表示。
根据天津中医药大学发布的《严正声明》显示:" 对于冒用张伯礼院士姓名的组织及个人,本单位已经收集证据,并将依法向有关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报案处理,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责任。"
同时天津中医药大学也提醒广大社会公众提高警惕,仔细甄别各类组织机构的真实性及合法性,切勿轻易相信非正式渠道发布的信息,避免受到损害,损害健康。
津云新闻记者也咨询了法律相关人士,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冒充张院士的机构和个人违反了多项法律规定:
首先侵犯了张伯礼院士的姓名权。未经许可擅自使用 " 张伯礼 " 姓名及近似名称,用于机构命名、商业宣传,属于 " 盗用、假冒 " 他人姓名的侵权行为;利用 AI 合成院士肖像、声音进行宣传的情况,侵犯了张院士的肖像权。涉事机构和个人还宣传 " 植物干细胞提取物刺激肝脏细胞生长 "" 天然调理 + 传统中药 " 等内容,无科学依据支撑,属于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违反《广告法》对广告真实性的要求,同时侵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若这些机构通过 " 加盟代理 "" 线下赋能大会 " 等名义收取费用,虚构与院士的合作关系骗取大量财物,此时可能构成诈骗罪。
(津云新闻记者 彭俊勇 实习记者 韩煦 李杭朔)
【此前报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