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探 10-23
好莱坞年度巨屎!快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关注我,淘好片,刷好剧

电影特效史有许多丰碑。

第一部怪兽科幻片《失落的世界》,尝试定格动画技术、微缩模型的拍摄方式。

《金刚》融合定格动画、接景、后投影技术、微缩模型等技术手法,开创特效片之先河。

《2001 太空漫游》,被誉为 "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幻与奇幻电影 "。

慢镜、微距拍摄模型、仿无重状态的摄影…全片没有使用一寸电脑特效。

《星球大战》导演乔治 · 卢卡斯都对它脱帽致敬:

" 斯坦利 · 库布里克拍出了终极科幻电影,而对我来说,未来要有人拍出更优秀的作品会非常困难。在技术层面上,《星球大战》可以与之相比,但就个人而言,我认为《2001》远远超越。"

今天要聊的这个电影系列,堪称是 " 电影史第一部赛博空间题材电影 "。

搁到当下,它看起来特效平庸、剧情低幼拙劣。

但回到上世纪 80 年代,它的手绘动画 + 计算机成像动画 + 实拍的拍摄方式,可谓概念超前。

它就是《电子世界争霸战》三部曲,AKA ——

「创 系列」

Tron

1982.7.9~2025.10.17

平庸

1972 年,游戏发行商雅达利开发了一款名为《乓》的投币街机游戏。

这是一款模拟乒乓球比赛的游戏,玩家通过控制乒乓球拍上下移动来反弹乒乓球,夺取高分以击败对手,倘若未能反弹乒乓球,对手得分。

导演史蒂文 · 利斯伯吉尔受到这款游戏的启发,打算制作一部将计算机和游戏相结合的电影。

" 我意识到这些技术非常适合将电子游戏和计算机的视觉效果带入大银幕中,而那一刻这整个概念在我脑海中闪现。

你知道的,每个人都在 70 年代做背光动画。那是个迪斯科的外观,我们想,如果我们这个角色有着霓虹灯线,那是我们的创战士——电子创。而实际的情况是,我看到了《乓》 ,且我说,好,那是他的舞台。此外,我对早期阶段的计算机动画很感兴趣。"

导演史蒂文 · 利斯伯吉尔成立动画工作室,为了动画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这个项目,还制作了一支以 " 创 " 为主角的 30 秒 demo。

他转头又想加入实景拍摄,于是项目从动画电影变成了融合背光元素、计算机动画的真人电影。

后来,他拿着分镜和小样前往华纳兄弟、米高梅、哥伦比亚影业化缘,结果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接盘。

最后,还是迪士尼抛出橄榄枝。

不过,在重新编写剧本和分镜过程中,史蒂文 · 利斯伯吉尔对金主很不爽。

" 我们惹到了命脉——沃尔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他们将我们视为外部的细菌。我们试图招募几名迪士尼的动画师,但没有人来。迪士尼是个封闭的组织。"

《电子世界争霸战》的故事可以看成电子游戏版的《绿野仙踪》。

凯文 · 费林(杰夫 · 布里吉斯 饰演)曾是计算机公司 ENCOM 的工程师。

由于他被公司副总裁艾德 · 迪林杰剽窃了游戏,果断选择离职,开了一家游戏厅。

为了找到迪林杰剽窃的证据,他开发出黑客程序库鲁(Clu),试图入侵 ENCOM 系统。

ENCOM 程序员艾伦 · 布莱德利、女友萝拉与凯文 · 费林是莫逆之交。

艾伦提议,借助他开发的自治安全防卫系统 " 创(Tron)",可以与 ENCOM 的中央控制程序对抗。

于是,他们深夜潜入 ENCOM,准备黑入系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凯文 · 费林连上计算机之后,ENCOM 的中央控制程序发射激光将其数字化,导入了名为 " 网格(Grid)" 的电子世界。

为了逃出电子世界,凯文 · 费林联合创等程序,通过了光轮机车、投掷背光身份盘、大战拱门飞行器等重重关卡。

最终,在与网格世界的中央控制程序和艾德 · 迪林杰开发的命令程序萨克(Sark)大战中,成功逃出。

从故事梗概不难看出,《电子世界争霸战》的叙事稍显平庸,无非就是一个为了回到真实世界、打败反派的冒险故事。

再包装一些背光线条,就成为了 " 电影史第一部赛博空间题材电影 "。

以目前的眼光来看,它确实有点雷人。

殊不知,上世纪 80 年代的观众也不吃这一套。

当初,迪士尼之所以投资《电子世界争霸战》,是因为想尝试制作一些大胆题材的作品。

结果,1700 万美元的天价预算,着实吃瘪了。

1982 年的暑期档,《电子世界争霸战》只斩获 3300 万美元的票房。

而当年暑期大热门《E.T. 外星人》拍摄成本 1050 万美元,全球票房达到 6.19 亿美元。

假如再算上后来的重映,总票房目前已达到 7.93 亿美元。

相比之下,《电子世界争霸战》干脆找个地缝钻进去吧。

它从未大获成功,一直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祛魅好莱坞

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坊间一直传闻迪士尼拍摄《电子世界争霸战》续集。

直至 2010 年,《电子世界争霸战》的第二部作品《创:战纪》才正式上映。

叙事方面,延续前作故事线。

ENCOM 掌门人凯文 · 费林让公司成为电子游戏的龙头老大后,离奇失踪。

儿子萨姆 · 费林(加内特 · 赫德兰 饰演)为了追查父亲下落,来到父亲昔日的游戏厅工作室,阴错阳差地误入虚拟世界:创界。

这个虚拟世界是凯文 · 费林一手打造的完美世界,包括 " 网格 "(The Grid)、" 外荒 "(The Outlands)、" 模拟海 "(The Sea of Simulation)等区域,而且还繁衍出虚拟生命埃索人(ISO)。

然而,由凯文 · 费林打造的虚拟助手克鲁(Clu)背叛旧主,夺取了创界的控制权,甚至想要组建网络大军,进攻现实世界。

在埃索人葵拉的帮助之下,萨姆 · 费林找到父亲,准备一起回到现实世界。

面对敌人的重重狙击,老角色 " 创 " 也突然恢复意识,协助旧主。

最终,萨姆 · 费林带着葵拉回到现实,父亲与敌人同归于尽,留在了创界。

抛去虚拟科幻的外壳,《创:战纪》故事大致可以一句话概括:

儿子半夜去父亲的游戏厅,歪打正着找到了失踪老爸。

儿子打赢电脑程序,抱着一位美女回到现实;而父亲使用吸星大法,为儿子牺牲自己,诠释父爱的伟大。

虽然《创:战纪》故事老套,但在上映时,许多观众都夸它那令人炫目的视觉效果。

"3D 效果是继《阿凡达》之后的另一巅峰 "

" 不看后悔一辈子,近年科幻片最吊没有第二。"

" 要神马剧情,3D 效果更是真人电影里看过最立体的了。"

当年,大家很吃好莱坞这一套。

随着第三部《创:战神》的上映,风向彻底逆转。

叙事重启,虚拟世界冒险故事变成一场无聊的商战。

前副总裁艾德 · 迪林杰的后代另起炉灶,成为 ENCOM 的死对头。

孙子朱利安 · 迪林杰开发战斗程序 " 阿瑞斯 ",企图用 3D 打印技术,将虚拟世界的武器带到现实。

不过,他的造物技术面对时限,不到半个小时就魂飞烟灭。

ENCOM 掌门人已经变成亚裔,伊芙 · 金。

她从前 CEO 凯文 · 费林遗留的旧程序那种,找到 " 永久程式码 ",破解了时限。

预感到对手领先自己,朱利安 · 迪林杰耍阴招,召唤战斗程序 " 阿瑞斯 " 及其手下 " 雅典娜 ",除掉伊芙。

然而,阿瑞斯背叛主人,与伊芙联手大战朱利安 · 迪林杰和雅典娜。

最终,阿瑞斯获得永生,成为人类。伊芙则继续运营 ENCOM,研究虚拟技术。

说实话,《创:战神》对虚拟数字人的立意,过于浅薄。

AI 的自我意识觉醒竟因为几滴雨、几段女主角的回忆片段,就开始向往人类生命,从而违背指令。

虚拟生命渴望体验人类生活的命题,已经老掉牙了。

再换个角度想,人类一直渴望摆脱时间的枷锁、肉体的灵笼,为啥虚拟生命就渴望找一具肉身体验人生?

这不是倒行逆施嘛。

此外,视觉风格与《创:战纪》没有区别。

霓虹光带,夜店风,活脱脱的一部光污染电影。

而随着国内特效电影技术的突飞猛进,观众对于这种特效早已脱敏祛魅。

昔日猛吹的好莱坞大片,早已沦为烂大街的旧货色。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

作为创系列电影,《创:战神》的核心角色创,竟然消失不见了。

创创去哪里了?难道主创忘记片名里的创指的是谁了?

既然忘记了,那就别带这个片名呗。

据说,《创:战神》制作成本是 1.8 亿美元,将要亏损 1.327 亿美元。

这就是福报吧。

拍得难看,吃相更难看,我建议,把迪士尼抬走吧。

看更多精彩影评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5/10/23

监制:探长

Supervisor:Tan Zhang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迪士尼 计算机 导演 星球大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