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机无卡时代 " 仿佛到来了,但又和所有人想象的不太一样。
上周,苹果 CEO 库克在直播间里正式宣布纯 eSIM 手机 iPhone Air 将于 10 月 22 日正式在国内发售。有人兴奋预测," 插卡打电话 " 这件事再过十几年就会成为这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就像被 15 后问到:为什么说到 " 打电话 " 时用的手势是比一个 "6" 在耳边,而你只能感叹时光飞逝。几年后的孩子也会问,为什么家里的旧手机侧边有个带圆孔的小槽?
按理说 eSIM 的出现大大省去了你办卡的麻烦:未来买手机,开机后在屏幕上点两下,扫码激活 eSIM 卡,就能联网、打电话;去到另一个国家也不需要在线上办实体卡。
但当三大运营商接连宣布启动 eSIM 办理,兴致勃勃预定了 iPhone Air 的打工人才傻了眼:一个手机最多绑定两个 eSIM 号码;办理 eSIM 必须去线下营业厅,还得是手机号归属地。
" 明天你买的 iPhone Air 就到了,结果 eSIM 要回老家办。"
作为国内能买到的第一款纯 eSIM 手机,iPhone Air 在发售后的四天内迅速上演了一款现象级电子产品跌宕起伏的生命周期:
10 月 17 日,正式预售 5 分钟后,iPhone Air 首批货源就在官网售罄了。但很快,三大运营商 eSIM 的具体办理规则引起了关注,社交平台上买家们焦头烂额地讨论 "eSIM 到底该怎么办 ";10 月 21 日,日本瑞穗证券预测,因为销量不及预期,苹果将减少 100 万台 iPhone Air ——这当然和国际市场反响平平也有关。目前,京东苹果自营店上的 iPhone Air 四个颜色都显示货源充足。

iPhone Air 的屏幕有 6.5 英寸,比 17 Pro 更大,但厚度只有 5.6 毫米,比 17 Pro 薄了三分之一,重量也轻了近 40g," 最接近拿着一块玻璃的手感的手机 "。
但这部 " 史上最薄 iPhone" 其实相当奢侈:256g 的价格 7999 元,比普通版 iPhone 17 贵了 2000 元。只有一个主摄镜头,拍照变焦 2 倍。为了节省内部空间,原来分别位于机身顶部和底部的扬声器被集中到顶部,音乐低频的音质会受到一定影响。因为极致轻薄,电池续航能力也不及普通 iPhone," 掉电速度大概相当于用了一年的 iPhone 16 pro"。
"iPhone Air 终端在技术上的新颖之处有限 ",《日经新闻》指出。iPhone Air 也被认为是为苹果即将推出的折叠屏手机测试市场的 " 试验品 "。
但你能理解对于这部手机的兴奋:这几年手机的创新不能说没有,但普通人感知不强却是共识。屏幕刷新率涨了、镜头从 2 个变成 4 个,手机边框又变窄了几厘米,你只能从 " 工程学的进步 " 层面上为这些创新找意义。" 名义上年年都有新款,但看来看去改动最大的可能还是每年手机壳的新颜色 "。
比起这些," 超轻薄 " 和 " 手机不用插卡了 " 则是所有人 " 一听就懂 " 的创新点,还颇具 " 划时代 " 的意味。
而 iPhone Air 上纯 eSIM 的设计,目的也是为了省去机身内的卡槽空间,达成这台手机的极致轻薄。因为国内此前还没有过纯 eSIM 手机,iPhone Air 在中国的发售也延迟了一个月。
对于期待了 eSIM 很久的人来说,实体 SIM 卡早就是 " 马拉火车 " 般的产品了,而 eSIM 终于顶替掉了这匹马。
eSIM 对使用者更直接的影响是,你以后换手机号或者换运营商,不用等实体卡寄到,只需要注销旧的 eSIM,再激活一张新的。跨国旅游、出差也不用再提前买当地实体卡,在手机上买一个当地的 eSIM 号码就能解决。
因为不占用手机实体空间,一部手机可容纳的电话卡不再有严格上限。支持 eSIM 的手机通常可以同时写入 7、8 张卡,多国旅游时不再需要频繁插拔电话卡,打工人工作、生活、副业分开也指日可待。
以支持 200 多个国家地区使用的 eSIM 供应商 Airalo 为例,如果你要在手机里添加一张 Airalo 的 eSIM 卡,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1)下载 Airalo 的 App;
(2)在 App 里选择并购买你所在国家的 eSIM 套餐;
(3)点击 " 安装 eSIM"。有三种不同的安装方式:直接安装;二维码扫码安装、输入激活码手动安装,你都可以根据 App 上的安装指引完成安装;
(4)点开手机设置的 " 蜂窝热点 ",找到刚安装的 eSIM 电话号码,点击 " 打开 ",就完成了激活。
整个过程大致就像你在手机上新装一个 App,然后注册一个会员账号那么简单。

但当国内三大运营商终于宣布 " 开展 eSIM 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 ",网友把 eSIM 规则研究来研究去,无奈得出结论:在国内目前要办一张 eSIM,比实体 SIM 卡还要麻烦。
在实体卡都可以线上开卡的时代,eSIM 却还必须 " 人证到场 "。无论你是想把原来的手机号转到 eSIM 上,还是新开一张 eSIM 卡,目前你都必须带上身份证,亲自到线下营业厅办理。截至 17 日下午 1 点,联通 eSIM 在线预约人数已达 19.5 万人。
你以为拿到 iphone Air 代表着你比其他人先一步跨入移动设备的未来,结果办理过程,却让你梦回移动网络尚不发达、坐两小时大巴去城里办电话卡的 2005 年。截至 21 日,三大运营商都不支持 " 跨省办理 eSIM",要把原来的手机号转为 eSIM,你还要回到手机号的属地办理。也就是说,如果你人在北京,就办不了湖北手机号的 eSIM。而现实是,很多人可能高中、大学时就已经开始用现在的手机号,早就已经不在手机号的归属地生活。
即便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曾在官方公告上提到 " 可以跨省 ",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客服却会明确拒绝你。21 日晚上 8 点,中国移动公众号发布 " 异地用户可前往线下营业厅办理 eSIM" 的公告,但 22 日早上,中国移动客服在电话里给我的回复仍是," 内部办理文件没有更新,依然不允许跨省办理 "。

图源:小红书 @duck_neck
为了获得更完整的使用体验,以往会有不少人特地找代购买港版、美版的 iPhone,如今在 Air 上也行不通了——港版和其他国家版本的 iPhone Air 没法办理三大运营商的 eSIM。想用其他版本的 Air 在国内打电话,你还得办一张另一个国家的 eSIM,再开通漫游。
科技爱好者 Alex 上个月买了港版 iPhone Air,他说,目前很多港版 iPhone Air 用户选择的方案是在 RedteaGo 网上购买可国内使用的 eSIM。相比国内流量贵一些,每月 40 元,只有 10G 流量,好处是办理快捷:打开网站,买一个流量套餐,再用手机扫描一个 eSIM 二维码,就安装好了。
但他决定再入手一台国行 iPhone Air," 主要想体验一下国内新奇且繁琐的 eSIM 办理流程。"
等你到了营业厅,具体办理 eSIM 的过程实际不超过 5 分钟:把手机和身份证交给营业厅工作人员后,报出旧号码,工作人员在电脑上写入,实体 SIM 卡会自动停机。如果办理新卡,则是工作代替你线上操作,给你一个 eSIM 的二维码,你用手机扫码,eSIM 就被自动安装进你的手机——和上述网站的操作流程一样。
" 线上无实体开通 " 是 eSIM 最大的优势,如今形同虚设。而 eSIM 的第二大优势——多卡多待,也丧失殆尽,因为目前国内版本的 eSIM 手机 " 最多支持同时开通两张 eSIM 卡 "。

于是用 eSIM 出国旅游陷入了相当尴尬的境地:如果你有一张国内 eSIM,要去国外旅游,那依然得去一个国家换一张 eSIM,和实体 sim 卡没啥区别;而如果你在国内就有 2 个电话号码,因为 eSIM 无法像实体 sim 卡那样随时取出又插入,一旦注销就无法恢复,就意味着你的这台手机没有空档再写入一张国外的 eSIM 卡,你只能买原有运营商的漫游。
因为目前的 eSIM 必须经由运营商办理,如果你想注销旧的 eSIM,也必须到线下营业厅,由工作人员操作。实体 SIM 卡时代,如果旧手机坏了,你只需要把卡取出来,插入新手机。但 eSIM 手机一旦坏了,你要把号码迁移到新手机上,也需要再跑一趟营业厅。
" 现阶段的 eSIM,就是把实体 SIM 卡的卡针交到了营业厅手上。"
但看似 " 过于新奇让运营商们手足无措 " 的 eSIM,其实早就不是新东西了。
苹果、小米、oppo 等各大品牌的智能手表很早就推出了可安装 eSIM 的版本,也就是运营商们所说的 " 一号双终端 " 业务。安装了 eSIM 的智能手表,可以接听电话,和手机共享流量。当然,同样是可打电话的可穿戴设备,小天才电话手表采取的仍然是实体 SIM 卡,科技感和未来感上就稍逊一筹。
现在街上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智能车锁里也装载了 eSIM,以实现远程批量管理。
据 ABI Research 统计,2023 年,eSIM 在智能手机中渗透率为 21.3%,在可穿戴设备中为 5.2%,在平板电脑中为 4.3%。全球范围内,主流手机品牌的新机型 eSIM 已经是标配。根据 eSIM 提供商 Saily 的统计,苹果最近发布的 33 种机型都支持 eSIM。2018 年的 iPhone XS,苹果用的就是 " 实体 SIM 卡 + eSIM" 的方案,在 iPhone14 系列上更是彻底砍掉了实体卡槽。而在安卓手机里,三星已经推出了 44 种 eSIM 机型,小米也有 18 种——当然,这些机型都只在非中国大陆地区销售。
所谓的 eSIM,其实是嵌入式 SIM 卡,把原本独立的 SIM 卡结构集成到设备芯片上。2011 年,苹果公司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 eSIM 专利,2014 年,它就已经出现在了英美市场发售的 iPad Air 2 和 iPad Mini 3 平板电脑上。

手机制造商和模组厂商们自然欢迎 eSIM 的到来。
从手机制造的趋势来看,eSIM 普及,就意味着未来的手机内部会有更多空间留给其他新能提升——以往手机 " 挤牙膏 " 式的迭代,部分也是因为手机的各种模组已经做到现阶段的 " 最小 " 了,很难再找到物理意义上的 " 创新空间 "。
eSIM 的技术并不复杂,也发展了将近 15 年了,但为什么迟迟没在中国推广开?
通信运营商们的态度是一个重要原因。
eSIM 在美国推广时,最初运营商们都不愿意推出支持 eSIM 的网络套餐。中国联通研究院高级研发工程师仇剑书在接受《中外管理》的采访时解释道,美国运营商通常会售卖类似国内 " 合约机 " 的 " 锁卡机 ",也就是一台手机只能用一家运营商的 SIM 卡。SIM 卡 " 一对一 " 绑定用户,运营商可以更好地掌握用户数据、控制资费套餐等等,换卡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运营商用户的流失。但现在有了 eSIM,用户可以随时自己在家 " 携号转网 ",运营商们很难像以前一样靠一个电话号码、一台设备圈住用户了。
但和美国情况不同的是,对于中国用户来说,电话号码承载的身份信息更加复杂、重要,几乎是每个人的 " 网络身份证 ",虽然 eSIM 可能降低更换运营商的门槛,随时转换运营商似乎很难成为一个主流选项。" 而且换来换去就那三大运营商,能有多大的区别呢?"Alex 说道。
而在技术和商家层面," 如何保证开卡业务链绝对安全可控 " 或许是运营商们担心的另一大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eSIM 的技术漏洞,通过虚假身份信息批量注册 eSIM 号码,用于电信诈骗和垃圾短信群发。
另外,标准不明确也让运营商们在 " 试验阶段 " 畏畏缩缩。eSIM 此前在国内的标准对很多应用场景的需求不能满足,同时尚有一些执行标准和执行方案需要明确,运营商也需要时间和成本搭建 eSIM 的配套办理流程、培训业务人员。

图源:微博 @sunbelief
但 Alex 相信,办理 eSIM 的繁琐流程只是暂时的。10 月 16 日,OPPO 宣布 Find X9 Pro 卫星通信版将于 11 月开售,将首次支持 eSIM。据《证券时报》,Vivo、荣耀、华为也都有发布 eSIM 手机相关规划。苹果也表示,他们未来将在中国大陆推出 eSIM 快速转换功能,切换设备无需再跑营业厅,通过该功能把 eSIM 切换到新设备上,
" 等这些手机都发布了,要是人人都得去营业厅办 eSIM,营业厅也承受不住这样的人流 ",Alex 预测道。
至于此前不少人猜测的,为什么首先在国内发布 eSIM 的不是国产的华为,而是苹果,Alex 一本正经地猜想:" 华为一般领导爱买,或者买了送领导,你让领导办个手机卡还要亲自带着身份证去线下营业厅,非常不合适;但你让我们这些用苹果的科技迷为了一部新手机跑营业厅,我们怎么也还是会去。"
参考资料:
1. 中外管理杂志,《谁挡了手机一卡多号的步伐?eSIM 卡会被扼杀还是成时代赢家?》,2018.12
2. 日经 · 中文网,《拆解 iPhone Air》,2025.10
3. 爱范儿,《专访 Apple eSIM 团队:有更多空间,就有更多创新|明日产品后视镜》,2025.10
4.The New York Times, The SIM Card Is Going Away. That Might Be Annoying. 2024.03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