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前天
安东聚变完成近亿元首轮融资,“人造闪电”加速聚变商业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近日,安东聚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安东聚变 ")宣布完成近亿元首轮融资。本轮由联想之星、啟赋资本、盘古创富、道翼资本、水木清华校友基金投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聚变驱动系统研发、前沿人才梯队组建、实验系统与测试平台建设等。

安东聚变成立于 2022 年,致力于加速开发全球首个聚变能源示范项目。公司采用全球首创的 Z 箍缩能源技术方案,发电并网路线方案完备,当前正全力开展聚变驱动系统装备的研发。

安东聚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工程专家彭先觉及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刘程联合创立,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原研究员、" 新一代人造太阳 "HL-2M 项目总工程师杨青巍担任公司总工程师。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国家电网、中国核工业集团、清华大学等,是国内首个开发 Z 箍缩聚变发电技术装备的硬科技商业化团队,具有丰富的自主研发经验、大型工程经验和多项知识产权。

Z 箍缩(Z-Pinch)作为一种利用脉冲大电流产生高强度 X 射线辐射的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装置结构相对简洁、可靠,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 X 射线,瞬间达到聚变门槛,提供聚变条件。从而避免了传统磁约束聚变装置需要长期维持高温等离子体稳定的世界性难题,也被誉为 " 人造闪电 " 技术。

在此基础上,安东聚变所采用的 "Z 箍缩 " 能源系统方案,通过脉冲大电流产生磁场,强大的磁场力驱动等离子体向轴芯箍缩内爆,在等离子体碰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强度 X 射线辐射,并将聚变燃料瞬时压缩并加热至点火条件,释放出大量聚变能量,实现聚变点火和聚变燃烧。以可调可控的方式连续重复这一脉冲过程(类似内燃机中火花塞点火),最终实现聚变能量的连续脉冲输出。聚变产生的高能中子将在外部包层被吸收并转化为热能,进入热交换系统后驱动蒸汽轮机,实现电力的稳定并网输出,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商业化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 Pacific Fusion、Fuse Energy、ZAP Energy,以及英国 First Light Fusion 等公司均选择 Z 箍缩作为聚变技术路线,并已获得大规模融资,印证了其巨大的商业潜力。CEO 刘程表示:"Z 箍缩是学术界可控核聚变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安东聚变的使命,就是要让 Z 箍缩能源方案率先在中国实现真正的落地,加速可控核聚变商业发电时代的到来。"

为此安东聚变制定了清晰的 " 三步走 " 战略:首先通过 " 雷震子 "、" 雷神 "、" 雷霆 " 系列驱动装置的研发加速实现聚变点火验证,并建立重频驱动器与核心器件的优化、迭代、量产能力;随后推动完成 Z 箍缩聚变点火 Q>1 及能源示范工程;最终实现并网发电。

预计未来三年,安东聚变将率先推出小型化脉冲功率源产品,率先进入加速器、中子源、核药和医疗同位素生产等市场,在国际聚变竞赛中展现出中国团队的商业化领先优势。

实现可控核聚变是我国核能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 " 双碳 " 战略的核心支撑。2024 年初,中国科技部、工信部、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已明确将聚变能源列为未来产业关键方向。

安东聚变团队兼具科研积淀、工程经验与商业化动能,凝聚了老中青三代科研人的智慧和力量。依托这一合力,安东聚变正加速推动中国原创聚变方案走向商业前沿,助力中国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核聚变 清华大学 融资 x射线 核工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