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核心 IP 的超高人气与商业爆发力,叠加稀缺属性和海外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泡泡玛特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 " 香饽饽 ",股价在年内实现翻倍飙升。
在这波 IP 创富热潮的带动下,一家来自广东东莞、深耕 IP 食品赛道的企业,也紧随其后向港股发起冲击,欲分食 IP 经济的红利。
格隆汇获悉,近日,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金添动漫 ")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招商证券国际、中国银河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金添动漫聚焦 IP 趣玩食品领域,拥有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产品类别,以及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小猪佩奇等 26 个授权 IP,有零食界 " 泡泡玛特 " 之称。
如今 IP 食品领域情况如何?不妨通过金添动漫来一探究竟。
1
广东东莞冲出一家 "IP+ 零食 "IPO,由蔡建淳 100% 控股
金添动漫的历史可追溯至 2004 年,当时蔡建淳创立了上海添乐卡通食品销售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曾在 2016 年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代码:838200),后来在 2021 年自愿除牌。
公司员工超过 1000 人,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东莞拥有 60 多家 A 股上市公司及 10 多家港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在广东省内排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如果金添动漫能顺利登陆港交所,那么东莞又将新增一家上市公司。
金添动漫专注于提供充满乐趣且美味健康的 IP 趣玩食品,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在全国建有 5 大生产基地,拥有 26 个授权 IP 及超过 600 个活跃 SKU,其授权 IP 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小猪佩奇、猪猪侠、迪士尼、哪咤之魔童闹海等。
公司产品通常以零食为热门 IP 元素的载体,比如,印有奥特曼形象的蛋形定制包装、能够循环用做笔筒或收纳罐的蜡笔小新食品容器、哪咤之魔童闹海贴纸、可搜集柯南收藏卡等。

公司经甄选的授权 IP 及相关产品,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 2025 年 10 月 14 日,蔡建淳控制金添动漫 100% 的投票权,包括直接持股约 87.8%,以及通过东莞金澄、东莞金乐及东莞金喜控股。
金添动漫的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蔡建淳今年 58 岁,他通过在线学习方式完成了本科学习并于 2022 年 9 月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蔡建淳曾担任汕头经济特区裕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还在 2004 年创立上海添乐,在食品供应链行业拥有逾 20 年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2023 年及 2024 年,金添动漫分别宣派及支付股息每股 0.1 元及每股 0.18 元,而这些钱大部分进了大股东的口袋。
2
前五大授权 IP 产品贡献超 8 成收入,授权协议存在多种风险
金添动漫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 IP 趣玩食品。而 IP 趣玩食品属于非必需消费品,其需求随经济状况、社会趋势,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和食品安全的偏好变化而波动。
具体来看,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简称 " 报告期 "),公司来自糖果的收入占比从 23.8% 提升至 40.1%,饼干的收入占比超过 20%,膨化零食、巧克力的收入占比均超过 10%。

按产品类别划分的收入明细,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不过,与泡泡玛特以自有 IP 为主不同,金添动漫的大部分 IP 趣玩食品是根据授权协议开发的,绝大多数授权协议要求公司支付最低 IP 版权费,但在某些情况下,版权费可能高于产品的实际销售额。
同时,公司与 IP 所有者或授权方的合作通常是非独家的,这可能会限制公司的竞争优势。而且 IP 授权协议通常为期一至三年,公司可能无法续签现有授权协议。
此外,IP 趣玩食品的销售,高度依赖于 IP 的认知度和受欢迎程度,如果市场不再喜欢公司现有的授权 IP,或意外出现围绕这些授权 IP 的负面舆论,可能会影响金添动漫的销售业绩和声誉。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金添动漫来自前五大授权 IP 相关的 IP 趣玩食品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 90%、88.7%、85.9%、85.7%,占比较大。
IP 食品产业链上游包括 IP 所有者及 IP 授权方、农产品原料厂商、辅料及包装供应商等。参与者包括 " 哪吒之魔童闹海 " 出品方光线传媒、运营 " 蛋仔派对 " 的网易游戏等。
中游环节将上游的 IP 资源转化为具体的食品和玩具产品,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等。参与者包括泡泡玛特、金添动漫、名创优品等。
下游通过商场超市、专卖店、电商、杂货店和其他渠道,将产品送达消费者,实现 IP 食品的市场价值。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金添动漫的供应商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及 OEM 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同期总采购额的 29.1%、26.6%、20.6% 及 24.4%。
公司的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零售商、电商渠道。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拥有 2600 家多经销商,触达全国逾 1700 个县,县级覆盖率超 60%。同时,金添动漫还与鸣鸣很忙、万辰等量贩零食店,以及名创优品、美宜佳、永辉超市等其他零售店合作销售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向经销商销售产生的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从 95.2% 降至 55.1%,而向零售商直销产生的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从 3.5% 上升至 43.2%。
此外,金添动漫还通过抖音、拼多多、天猫、淘宝、京东、小红书及快手等第三方平台的自营网店直接向终端消费者出售产品。但多重销售渠道可能相互竞争,导致不同渠道之间出现蚕食效应。
3
行业竞争激烈且分散,金添动漫为中国第四大 IP 食品企业
近几年,金添动漫的业绩呈增长趋势。其中,2023 年由于推出与小马宝莉有关的新 SKU,以及公司策略性拓展向零售商直销,尤其与鸣鸣很忙及万辰等量贩零食店合作,使产品销量上升,推动公司收入增加。
2024 年公司推出小马宝莉及蜡笔小新相关新 SKU,带动产品销量上升,加上强化与量贩零食店的合作,以及量贩零食店在 2024 年进行门店网络扩张,公司收入也同比增加。
具体来看,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 1-6 月,金添动漫的收入分别约 5.96 亿元、6.64 亿元、8.77 亿元、4.44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26.6%、32.6%、33.7%、34.7%,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 0.37 亿元、0.75 亿元、1.3 亿元、0.7 亿元。

公司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节选项目,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毛利率方面,2023 年得益于生产设施(于 2023 年全面达产的金添实业生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以及主要原材料及包装材料的价格下降,公司毛利率明显提升。2024 年由于毛利率相对较高的零售商直销产品销售占比上升,公司毛利率有所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末、2023 年末及 2025 年 8 月末,金添动漫分别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 8240 万元、1.02 亿元、190 万元,而流动负债净额状态可能使公司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
2024 年中国 IP 食品市场规模为 354 亿元,随着更加多元化口味和设计的 IP 食品投入市场,IP 食品在中国零食市场中的渗透率有望提高,预计 2025 年至 2029 年市场将以 18.5%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 2029 年达到 849 亿元。
其中,IP 趣玩食品同时满足了消费者 " 吃 " 和 " 玩 " 的情绪价值,2024 年市场规模为 115 亿元,预计到 2029 年 IP 趣玩食品市场将达到 305 亿元,2025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20.9%。

中国的 IP 趣玩食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正逐步从低龄段、品类单一、质量层次不齐的阶段向全龄段、产品多元化、精致化及健康化的方向演变。
竞争格局方面,中国 IP 趣玩食品市场竞争激烈且分散,按收入计算,2024 年前五大企业占据了 16.7% 的市场份额。且中国 IP 食品市场的竞争格局正经历结构性转型,昔日由百事公司、玛氏、亿滋国际、雀巢等海外品牌主导,如今国内企业凭借产品创新与文化融合的双重优势,正迅速迎头赶上。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收入计算,2024 年金添动漫分别是中国最大的 IP 趣玩食品企业和中国第四大 IP 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 7.6% 及 2.5%。
整体而言,经过多年发展,金添动漫已经在我国 IP 趣玩食品领域占据一定市场地位,通过推出新产品,以及加强与量贩零食店的合作,近几年公司收入呈增长趋势,但依然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IP 授权的不确定性。未来,公司能否持续创新 IP 运营模式、平衡健康与趣味,格隆汇将持续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