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前天
20天直达欧洲 北极航道改写贸易地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10 月 23 日," 伊斯坦布尔桥 " 号缓缓驶入荷兰鹿特丹港,靠泊于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的终点站。

这是一次穿越北极东北航道的历史性旅程,它标志着这条连接亚欧的 " 冰上丝绸之路 " 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一个月前,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的首艘货轮从宁波舟山港启航,取道北极东北航道,抵达欧洲首站英国费利克斯托港时仅耗时 20 天。

过去,中国与欧洲间的海运需经马六甲海峡、红海及苏伊士运河,全程约 40 天。2023 年,红海局势紧张,商船被迫绕行非洲好望角,航程被拉长至 50 天。而如今,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竟比传统航线快一倍。

一方面,时效的跃迁让季节敏感型产品精准卡位欧洲消费节点,另一方面,极寒的气候还为精密仪器、新能源电池等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冷链保障。

其实,货轮的首航并非一帆风顺。从舟山出发到离开北极区," 伊斯坦布尔桥 " 号仅花了 15 天,甚至连破冰船都没有用到,但行至北大西洋时却突遭季节性风暴,出于安全考虑,船长选择减速航行,于是比计划到港时间延迟 2 天。这对直靠费利克斯托港提出了很大挑战,好在港口运营方帮忙反复协调,最终创下了中欧海运时长的新纪录。

很快," 伊斯坦布尔桥 " 号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原本要停靠的欧洲第二站——荷兰鹿特丹港遭遇罢工危机,不得不调整靠泊顺序。若不出意外,抵达鹿特丹港的用时可以与中欧班列相当,但优点是海运的运量远超铁路,单箱的运输成本可降低 30%。

更重要的是,在波白边境口岸关闭的 13 天里,有约 350 列中欧班列被阻隔在口岸两边。地缘风险之下,这条蜿蜒于地球顶端的冰上丝路,其商业化通航的战略价值尤为凸显。

早在 21 世纪初,各大航运公司已预见到北极航道开发会因全球气候变暖成为现实,纷纷启动可行性研究,北极东北航道首次从地理概念走向商业视野。

2013 年,中国商船踏上了这条航道,中远海运永盛轮从大连港启航,历时 33 天抵达鹿特丹,中国正式加入北极航运的开发行列。2018 年,法国达飞轮船率先开通周班快线,这一年北极航线货运量突破 1800 万吨。至 2025 年夏季,北极航道通航窗口期延长至 120 天,年通航船舶超 2000 艘。

如今," 冰上丝绸之路 " 在外贸业内的讨论热度逐渐攀升,经历了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的首航后,一些观望者也开始愿意尝试,而下一个航程的开启或许就是明年。

根据测算,破冰船的最高费用基本与苏伊士运河的过闸费用相当。目前北极每年的航运通行窗口在 7 月至 11 月,能发出约 16 个航次,预计到 2030 年北极航道将承担亚欧贸易总量的 8%,全年通航期有望延长至 240 天。

当然,北极航道的 " 冰下暗礁 " 同样不容忽视。尽管 20 天直达欧洲的纪录令人振奋,但要将 " 夏季航线 " 升级为 " 全年动脉 ",仍需跨越自然、地缘与技术的多重关卡。" 伊斯坦布尔桥 " 号后的接任者又会是谁?破局的关键应是国际协同、市场扩容与零碳革命的共同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北极 伊斯坦布尔 荷兰 中欧班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