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
10 月 23 日,特斯拉公布了自己的三季度财报。
有些意料之外的是,从营收角度来说,特斯拉实现了同比和环比的逆势增长,但盈利仍然承压。
直接看几个数据:
总营收 28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6%;
营业利润 16.24 亿美元,同比下跌 40.2%;
净利润 13.73 亿美元,同比下跌 36.8%;
营业利润率从 10.8% 下跌至 5.8%;
毛利率为 18%,低于去年同期的 19.8%;
自由现金流达到 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40%,创下历史新高。

部分数据可圈可点,比如三季度交付 49.7 万辆新车,创历史新高,税收优惠到期前刺激了购车需求。
即便如此,特斯拉三季度的盈利能力,依旧面临挑战,简单来说就是「卖得多,赚得少」。
财报里提到,价格竞争加剧、关税成本上升(4 亿美元),还有为刺激需求推出的低价车型,是导致盈利下跌的主要因素。
因为净利润不及市场预期,今日凌晨,特斯拉股价在美股盘后交易中,大跌近 5%。
汽车业务仍然是特斯拉的基本盘(汽车业务营收占 75%),不过在马斯克眼中,「卖车」早已不再重要。

在电话会议上,马斯克的发言几乎全程围绕几个点:FSD、Robotaxi、AI 硬件和 Optimus。
不难看出,特斯拉依旧处于切换赛道的「十字路口」,Robotaxi 和 Optimus 成规模之前,它要如何给自己的未来铺路?
让全世界用上 FSD
不妨先来看看马斯克的「宏伟蓝图」到了什么地步。
首先是,特斯拉 FSD 的用户群在不断扩大,付费用户占车队总数 12%。
截至 2025 第三季度,特斯拉 FSD 监督版的行驶里程已经突破 60 亿英里。
作为对比,二季度 FSD 监督版行驶里程为 10 亿英里。

别看占比不高,实际上对于特斯拉庞大的用户群体而言,12% 已经是不小的数字。
另一方面,FSD 也正在朝着无监督的方向迈进。
财报显示,到今年年底,德州奥斯汀大部分地区的 Robotaxi 将取消安全员,运营规模扩张到 8-10 个城市。
2026 年,无方向盘、无踏板的 Cybercab 将会量产,也可以看作是无监督版 FSD 进化的一个证明。

值得一提的是,FSD V14 并不会抛弃老用户,这是最让人惊喜的地方。
特斯拉 CFO 在电话会议上透露,公司正在计划给 HW3.0 硬件的用户开发 V14 Lite 版本,预计明年二季度推送。
这也就意味着,HW3.0 的软件生涯寿命已经长达 7 年。
即便计算平台每年都有大幅提升,但特斯拉没有放弃对过往硬件的支持,这一点值得各大车企借鉴。

除了软件上的升级,FSD 硬件的进化同样值得关注。
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透露了关于 AI5 的更多信息,比如由三星和台积电共同代工。
他对三星代工赞不绝口,甚至表示三星工厂的设备比台积电「略先进」。
引进多家供应商,对产能和保供有积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芯片混用代工厂带来的能效、性能差异,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争议。
类似的事件在 10 年前已经发生,为应对 A9 芯片的庞大需求,苹果首次同时引进台积电 16nm 和三星 14nm 两条产线。
由于两家工艺不同,同款芯片的性能差异巨大,导致当时的 iPhone 6S 的实际表现有显著分化。
用户无法通过外观或型号区分芯片来源,这种「盲盒式」的购机体验引发大量用户不满。
尽管马斯克号称 AI5 的性能是 AI4 的 40 倍,不同代工厂生产难免会影响实际性能。
同样是一款芯片两家代工,特斯拉的 AI5 硬件是否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暂不得知,但有苹果为先例,混用代工厂带来的争议不容忽视。
从特斯拉的电话会议看,汽车业务已经变成了「小透明」,尽管它仍然是特斯拉营收最多的部分。
无论是 FSD 还是能源业务,又或者是明年一季度发布的 Optimus V3, 即便被质疑「画饼」,马斯克还是给予它们无限大的信心和期待。

实际上,特斯拉大部分资源都倾注在这些业务上。
或许在马斯克看来,让这张「宏伟蓝图」落地,已经是他的「使命」。
卖车赚钱,但不重要
正如前面所说,特斯拉的重点并不在汽车业务上,甚至连电话会议上,对汽车业务同样「不闻不问」。
但「宏伟蓝图」走进现实显然还需要一些时间,在这之前,汽车业务依旧会是特斯拉的重点,尤其是营收。
利润率持续下滑难掩新车交付成绩的突出,甚至可以预计,「廉价版」车型和 Model Y L,还将持续刺激购买需求。
参考特斯拉 Model Y,根据易车榜数据,在中国市场,1-9 月份累计销量 292843 辆,虽然同比去年有 13.3% 的跌幅,但仍稳居头部阵营。
欣喜之中也有隐忧,盈利能力下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税收优惠到期导致三季度需求被提前透支,四季度卖车会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

另外,随着传统车企转型和新势力的持续发力,特斯拉汽车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Robotaxi 大规模量产、FSD 全面铺开、Optimus 产量飙升,这些未来很美好。
但眼下,卖车还是特斯拉最重要的任务,这是特斯拉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除了 Model Y L,有消息称「标准版」Model 3/Y 明年也将登陆中国市场,用更低的价格去吸引市场。
前者已经用「11 月产能阶段性售罄」的结果证明,后者「还在路上」。
马斯克究竟能否靠「宏伟蓝图」改变世界,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只知道,特斯拉还无法彻底从汽车市场竞争里走出来。
(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