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0 月 20 日,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而他的新身份更是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在各种猜测中,王自如的全新身份也终于在今晚得以揭晓——其将在雷鸟担任 AI 产品顾问。
10 月 23 日晚,王自如联合 15 位电影学院学生,亮相雷鸟新品发布会,并在现场对新品雷鸟 Air 4 系列进行盲测,得出结论:雷鸟 Air 4 系列的显示评分甚至超过了专业的工业级大屏幕。


雷鸟 Air4 Pro,图源:VRAR 星球拍摄
在官方的描述中,雷鸟 Air 4 系列被称为" 头戴电视新物种 "。其机身仅有76g,只有普通墨镜大小,却是全球首个支持 HDR10 显示的智能眼镜。它还具备独立的画质芯片和 B&O 联调四扬声器,是市面上性能最强的观影 AR 眼镜。

当全球科技界仍在探讨"AR 眼镜的 iPhone 时刻 "何时来临时,雷鸟创新已经用实实在在的新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颗定制芯片带来的画质革命
一直以来,AR 眼镜领域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矛盾,那就是移动设备的体积限制了硬件的性能,导致画质体验难以媲美传统屏幕。过去,AR 眼镜领域大多通过提升显示模块技术或提升光学算法来提升整体画质,而雷鸟创新这次又多加了一层 Buff。
此次,雷鸟创新联合全球领先的画质芯片公司Pixelworks,双方联手打造了全球首颗专为 AR 眼镜设计的画质芯片"Vision 4000"。

这颗芯片的出现,代表 AR 眼镜不再是一款被动适配各个场景的 " 通用型 " 硬件设备,而是成为了一款为穿戴影屏提供专业场景服务的设备。
在定制芯片的驱动下,雷鸟 Air 4 系列可以精准解决画质、音质与沉浸感的系统性问题。最直接的提升体现在对 HDR10 画质的支持上。内置 Vision 4000 后,雷鸟 Air 4 系列实现了高达 1200 nits 的峰值亮度和两倍的亮度动态范围。

更重要的是,它支持 10.7 亿色的色彩输出,相比普通设备的 1600 万色,色彩丰富度提升了 64 倍。这种提升意味着用户看到的画面更接近导演在创作室中调色的原始效果,色彩过渡会更平滑,细节层次也将更加丰富。

而对于网络上占绝大多数的 SDR(标准动态范围)片源,雷鸟 Air 4 系列内置的 AI 实时 SDR 转 HDR 技术能让普通视频也获得 HDR 般的观感,这在实际使用中极大地扩展了优质内容的范围。
这些画质优势的底层支撑,源自雷鸟与 TCL 联合研发的" 孔雀光引擎 2.0"以及全新的显示方案。在核心显示部件上,设备采用了新一代双层结构的 Micro-OLED 屏幕,其参数达到了行业天花板级别:拥有 1200nits 的峰值亮度、200,000:1 的超高对比度,并覆盖 145% sRGB 与 98% DCI-P3 广色域。这不仅为 HDR 效果提供了扎实的硬件基础,也让色彩呈现更为饱满和真实。

在直接影响佩戴体验的光学系统上,这套方案实现了 49 的角分辨率(PPD),能有效降低屏幕颗粒感,配合 120Hz 的高刷新率,共同构成了一个清晰、流畅且极具沉浸感的 135 英寸巨幕视觉体验。此外,14 × 7mm 的 Eyebox(眼盒)让用户在佩戴时不用因为频繁调整视角而影响观看,而 15% 的低光污染设计则进一步确保了画面纯净度。汇聚了 19 年画质调校经验的技术进行集合,才有了最终极其出色的画质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王自如现场盲测的结果也颇具象征意义:领先于工业级大屏幕的显示评分,足以说明,一款消费级 AR 设备的显示效果,已经具备挑战专业领域设备的能力。

音画及算法等多维度提升,重新定义 AR 影音标准
对于一款观影类穿戴式设备来说,画质是第一要义,但音质也同样重要。雷鸟 Air 4 系列作为首批支持 B&O 调音的 AR 眼镜,在音质表现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首先,在硬件配置上,Air 4 系列设备配备了四颗扬声器,采用超大面积高分子振膜单元和独立的 DAC 芯片来驱动声音。但这仅仅是基础——为了调出更好的音效,雷鸟创新的音频工程师专门远赴丹麦,与 B&O 声学工程师进行联合调音,带来了大声压级动态表现。
为了解决眼镜音频易泄露、损耗大的痛点,雷鸟创新还与 B&O 共同开发了全新的导音鳍配件。能够通过独特的导管传音技术,让声音直达入耳口。这样一来,声音能够减少 80% 的损耗,以最大效果保留声音的细节,实现入耳级耳机的沉浸式效果。

除了硬件的顶级规格,雷鸟 Air 4 系列在软件和算法上也进行了创新。其首次推出的 AI 3D 功能,能够通过 AI 分析,将普通的 2D 视频一键转换为 3D 格式,为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沉浸观看模式。换言之,以后看 3D 电影,就无需专门去找 3D 片源,使用 Air 4 系列进行一键切换即可。
得益于行业领先的画质和音质,雷鸟 Air 4 系列能支持电影、游戏、短视频以 HDR 巨幕的形式呈现。不仅如此,在兼容性方面,雷鸟 Air 4 系列几乎覆盖了用户所有的日常设备:从支持 DP 输出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到 Switch、PS5、Xbox 等主流游戏主机,这种 " 全设备兼容 " 的特性,让它真正成为了一个可随身携带的、即插即用的 " 口袋巨幕 "。

这似乎也成为了生活于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影音游戏爱好者的福音。这类用户画像的人群,通常是爱奇艺、Bilibili、YouTube 和 Netflix 等主流平台的深度用户,同时也习惯于使用 Switch、PS5 或高性能游戏本进行娱乐,每周投入在影音与游戏上的时间稳定而可观。正是基于对这一用户群体的深入洞察,设备在兼容性上做了这样的充分考量。
Air 4 系列对几乎全场景设备的兼容,意味着用户无需改变任何使用习惯,就能在他们熟悉的平台和内容上,立即获得此前只有在特定场景下才能体验到的沉浸式视听效果。对于追求高品质娱乐效率与体验的新知青年而言,它无疑提供了一个即插即用的便捷升级方案。

当然,除了这类爱好者人群,雷鸟 Air 4 系列的便携性让其同样适用于更普遍的用户。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休息时的随便看看,都能随想随用。
从国产冠军到全球领导者,雷鸟创新正走向更大的市场
从硬件配置,到专业性能、内容生态,再到使用体验,雷鸟 Air 4 系列为整个 AR 眼镜领域递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但雷鸟创新的实力,不仅体现在一款产品上。
不久前,雷鸟旗舰产品 X3 Pro 成功入选美国《时代》杂志 "2025 年度最佳发明 " 榜单,与苹果、华为等科技巨头同台竞技。这一全球性的权威认可,标志着中国 AR 品牌已在技术创新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市场数据则给出了更客观的证明。根据权威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发布的报告,雷鸟创新已经以 39% 的全球市场份额,登顶了 AR 眼镜市场第一。同时,在整个更大的 XR 市场(包含 VR 头显和 AR 眼镜)中,它也超越了苹果,位列第三。这标志着雷鸟创新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定义者,在全球视角下也拥有了足够的话语权。

但即使如此,未来的道路依旧长远。当前,在很多专业讨论中,采用 BirdBath 光学方案的产品有时会被认为不是 " 真正的 AR 眼镜 ",更像是一个便携大屏幕。但正是这一看似妥协的产品定位,或许正是帮助 AR 眼镜走向大众消费者的关键一步。
用户只有先认识、先体验到这种空间显示类产品,才能理解和接受全新的产品形态,AR 眼镜大时代才有可能真正到来。雷鸟深谙此道,同时也在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合作,持续推动 AR 眼镜的价格下探。
价格是对于用户而言最为敏感的一环,同时也是 AR 眼镜产品普及的关键一环。2024 年 10 月,雷鸟 Air 3 系列将主流 AR 眼镜的价格首次带入 2000 元以内,直接引爆了市场。同年双 11,该产品斩获 XR 行业单品销量第一,店铺销量环比 618 增长 220%。

雷鸟 Air 3S,图源:VRAR 星球拍摄
当然,在消费级层面需求增长的同时,对产能和供应链的需求也同步加大。在这一方面,雷鸟创新已经开始布局。2025 年,雷鸟在长三角的光学和整机两大生产工厂正式落成,为其规模化生产夯实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雷鸟已经构建了一个强大的产业生态圈,联合了高通、应用材料、腾讯、阿里巴巴、B 站、Unity、Meta、谷歌、微软等全球战略伙伴,覆盖了从微显示、芯片、半导体到软件内容的整个产业链。这为其持续创新和引领行业变革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小结:AR 的关键性时刻已经到来
当国际巨头 Meta 发布其首款带显示的 AR 眼镜,却因技术不成熟而不得不在单目、小屏幕上做出妥协时,雷鸟通过 Air 4 系列展示了其在显示等核心技术上实现的实质性反超。
这款产品不仅仅是参数的堆砌,更是从技术底层对 AR 观影体验的一次创新性升级。它出现的意义,是为了将 AR 眼镜从极客的尝鲜玩物,升级为普通人触手可及的 " 随身超级影屏 ",实现了 AR 观影类产品从 " 能用 " 到 " 好用甚至爱用 " 的关键性跳跃。
AR 的终极形态或许仍在探索,但雷鸟 Air 4 系列清晰地指明了一个方向:通过解决最实际用户的痛点,在画质、音质、佩戴和价格上找到最佳平衡点,让先进技术先服务于最广泛的需求。
对于期待 AR 普及的消费者和行业而言,更切实的感官突破或许比一个遥远的概念更值得关注。
文 / 清月泠
扫码加客服微信

商务合作|13146398132
爆料投稿|13146398132
媒体合作|13341147250
往期精彩推荐



VR / AR 星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