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东西
作者 | 陈骏达
编辑 | 云鹏
智东西 10 月 23 日报道,今天,在 Gartner 发布 2025 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之际,Gartner 高级研究总监闫斌与智东西等少数媒体进行了沟通,梳理了这一技术成熟度曲线背后折射出的中国 AI 产业发展现状。
Gartner 认为,生成式 AI 和代理型 AI 是该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两大核心主题,共同塑造了 2025 年中国 AI 发展的主要趋势。闫斌详细分析了大语言模型、AI Agent、AI 就绪型数据、AI 治理、复合型 AI 等五大关键技术的所处的阶段。

2025 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大语言模型已经走到了期望膨胀期和泡沫破裂低谷期的交界。
对此,闫斌解释道,经历了 OpenAI 引发的热潮和 " 百模大战 " 后,当前大模型性能的提升速度逐渐放缓,市场关注度从峰值回落,未来方向包括精细化、小型化及垂直领域深化。
2025 年,Agent 成了 AI 领域的热门新概念。Gartner 将 AI Agent 定义为自主或半自主的软件实体,使用 AI 技术在数字或物理环境中进行感知、做出决策、采取行动并实现目标。
闫斌认为,AI 智能体可以依托其自动化能力,革新消费、工业、数据分析、内容创作和物流等众多行业和应用场景。同时还可以实现智能决策,并能够与周围环境进行智能交互。
不过,他也强调,目前 AI Agent 正处于炒作的顶峰,当前多数所谓 "Agent" 实为 "Agent Washing",即仅改名为 Agent,而无实质升级。真正的 AI Agent 应具备感知、决策与行动的闭环能力,而目前大部分类似系统尚处初级阶段。
在企业落地 AI 能力的过程中,AI 就绪型数据至关重要。闫斌认为,无论是对 AI Agent 还是大语言模型而言,机器学习领域的经典原则—— " 垃圾进,垃圾出 " 依然适用。
AI 治理成为生产部署后的核心议题:随着大量企业将生成式 AI 投入生产环境,企业也需要建立规则政策、组织机制和技术监管手段(如安全护栏等),确保 AI 行为可控可信。
闫斌认为:" 新一轮生成式 AI 的实施将高度依赖复合型 AI。" 复合型 AI 是指组合利用(或融合)多种 AI 技术来提高学习效率,并生成层次更丰富的知识表示。复合型 AI 提供了更丰富的 AI 抽象机制,并最终提供了一个能够以更有效方式解决更广泛业务问题的平台。
复合型 AI 可以将 AI 的力量赋予更广泛的企业机构——许多企业机构拥有深厚的人类专业知识,但无法访问大量历史或经过标注的数据。此外,这一方法还有助于扩大 AI 应用的范围,提升此类应用的质量,使其能够应对更多类型的推理挑战。其他优势包括提高可解释性、内在韧性,以及支持增强智能。
闫斌预测:" 到 2027 年,优先考虑 AI 就绪型数据的准备而非生成式 AI 模型开发的中国企业中,80% 实现的业务价值将是同行的两倍;到 2027 年,通过正式建立 AI 治理而在生产环境中扩展生成式 AI 和代理型 AI 用例的中国企业,其实现的业务价值将比没有建立治理架构的企业高出 50% 以上;到 2028 年,构建于 2023 年之前的中国数据和分析(D&A)平台中,50% 将由于与生态系统脱节而被淘汰。"
结语:百模大战退潮,中国 AI 产业迈入新阶段
Gartner 的最新技术成熟度曲线,折射出了中国 AI 产业的发展现状。当前,AI 产业或许已经从追求技术热点的模型竞赛阶段,逐步转向注重数据基础、治理体系和实际业务价值的新阶段。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夯实数据根基、构建治理框架、推动技术与现有流程和业务融合,或将成为企业在 AI 浪潮中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