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财经 刘治颖 10 月 22 日,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化股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华泰国际、建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滨化股份始建于 1968 年,是一家综合型化工集团。公司的业务领域包括氯硷化学品、碳三碳四化学品及湿电子化学品三大核心板块,核心产品包括烧硷、环氧丙烷、MTBE、电子级氢氟酸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 2024 年收入计,滨化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粒状烧硷、食品级片状烧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及氯丙烯生产商,按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产能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环氧丙烷民营生产商。公司亦是国内少数能够制造用于先进半导体工艺的电子级氢氟酸的生产商之一。
氯硷化工行业是基础原材料产业,利用原盐和电力生产烧硷、氯气和氢气。这些主要产出物作为进一步化学反应的基础,通过加入其他物质生成更广泛的氯硷化学品。氯硷化工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烧硷、氯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氯醇法)及其他(如 PVC、氢、氯、过氧化氢)。
于 2024 年,中国烧硷的产能、产量及消费量分别达到 50.2 百万吨、43.7 百万吨及 40.6 百万吨,2020 年至 202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2.9%、4.4% 及 3.6%。中国烧硷的销售收入由 2020 年的人民币 623 亿元增加至 2024 年的人民币 1,211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8.1%。于 2029 年,中国烧硷的产能、产量及消费量预计将达到 57.3 百万吨、51.0 百万吨及 48.2 百万吨,2024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2.7%、3.1% 及 3.5%。中国烧硷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人民币 1,711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7.2%。

烧硷的主要下游用途是生产氧化铝,2024 年氧化铝佔其总消耗量的 27.6%。氧化铝是铝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上游原材料,建筑业是其最大的终端应用市场。此外,烧硷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化纤、水处理、造纸、锂电池及制药等行业。
碳三化学品产业链是以碳三烃为核心原料,采用丙烷脱氢 ( PDH ) 、选择性氧化、聚合等一系列化工过程,生产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高附加值衍生产品的一体化产业体系。这条产业链的核心价值在于专注丙烯的生产和转化。作为上游加工的主要目标产品,丙烯同时亦是合成众多下游化工产品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因此,丙烯是碳三产业链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产品。
中国丙烯的产能、产量及消费量于 2024 年分别达到 69.7 百万吨、53.4 百万吨及 55.4 百万吨,2020 年至 202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11.6%、9.6% 及 8.8%。中国丙烯的销售收入由 2020 年的人民币 704 亿元下降至 2024 年的人民币 553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5.9%。预计到 2029 年,中国丙烯的产能、产量及消费量将分别达到 96.5 百万吨、74.3 百万吨及 75.2 百万吨,2024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6.7%、6.8% 及 6.3%。中国丙烯的销售收入预计将于 2029 年达到人民币 640 亿元,2024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3.0%。

湿电子化学品,又称高纯试剂或工艺化学品,是指杂质离子及微粒数量符合严格标准的化学试剂。它们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材料之一。湿电子化学品属于电子化学品的一个分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和光电子的湿法工艺,包括用于湿法蚀刻、清洗、显影同剥离工艺的各种液体化工材料。根据应用,湿电子化学品可分为通用化学品和功能性化学品。
电子级氢氟酸是电子化学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子级氢氟酸的产能、产量及消费量于 2024 年分别达到 915.0 千吨、411.8 千吨及 395.0 千吨,2020 年至 202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24.7%、28.8% 及 29.8%。中国电子级氢氟酸的销售收入由 2020 年的人民币 1,126.3 百万元增长至 2024 年的人民币 3,414.7 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32.0%。于 2029 年,中国电子级氢氟酸的产能、产量及消费量预计将分别达到 1,605.0 千吨、799.0 千吨及 774.3 千吨,2024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11.9%、14.2% 及 14.4%。中国电子级氢氟酸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人民币 7,464.5 百万元,2024 年至 202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6.9%。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