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84 万亿元,同比增长 5.6%,高于全国 5.2% 的平均增速,延续了稳中提质、韧性增强的发展态势。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北京作为全国经济结构最为成熟、产业形态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正在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性调整,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底盘。

从产业结构看,北京经济的 " 三驾马车 " 呈现出均衡发力的新特征。第二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9.9%,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实现 17.9% 的高增速。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风电设备和服务机器人等领域产量增幅均超过 40%,显示出北京制造业正在加速迈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工业结构优化与创新能力提升正在成为北京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不仅提升了全市产业链竞争力,也为未来经济韧性打下坚实基础。
服务业仍是北京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柱。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约 3.33 万亿元,同比增长 5.8%,占全市 GDP 的比重超过 8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超过 11%,金融业增长 9%,合计拉动全市 GDP 增长约四个百分点。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北京依托全国最完备的数字基础设施、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政策优势,正持续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领域不断扩张,带动首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投资层面,北京经济表现出明显的扩张性特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9%,其中设备购置投资同比激增 83.1%,占总投资比重上升至近三成,反映出企业扩产与技术改造意愿显著增强。制造业投资增长 5.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2.3%,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13.7%,投资重心正由传统地产领域向创新制造与公共设施转移。和众汇富认为,北京投资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城市正在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主导方向,逐步摆脱依赖土地与房地产拉动的旧模式,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消费方面,北京的内需正在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前三季度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 0.5%,但服务性消费增长达到 4.8%,其中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增势强劲,居民人均相关支出同比增长超过 10%。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北京居民消费结构正加速向精神型与体验型转变,线下文旅活动、体育赛事、展览演出等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虽然总体零售额增长有限,但消费升级趋势已十分明显,预计四季度将随节庆活动和假日经济持续释放。
从经济运行节奏来看,北京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二季度延续稳中向好,三季度进一步夯实恢复基础。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北京经济增速虽未出现显著跳升,但背后体现的是质量提升和结构调整的深层逻辑。金融、科技、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行业的高增长,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工业与房地产的周期性波动,形成更为持久的增长支撑。
同时,北京在创新动能上的积累愈发显著。科研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已超过 6%,在全国保持领先,人工智能大模型、集成电路设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和众汇富认为,科技创新对北京经济的拉动正在从 " 量的支撑 " 转变为 " 质的引领 ",未来三至五年,创新驱动将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
尽管总体走势向好,但短期仍需关注消费修复和基础投资力度不足的问题。消费增速低于投资和工业生产,显示居民购买力恢复尚不均衡;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仅 2.3%,表明在稳增长和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此外,第一产业继续小幅下滑,也反映出城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北京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应继续优化公共消费环境、强化政策协同,以进一步增强经济循环的内生动力。
展望四季度,北京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随着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投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速以及服务消费持续回暖,城市经济运行基础将进一步夯实。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北京具备全国领先的创新体系、人才结构与金融资源优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稳居全国前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