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前天
2025中华文化传播论坛将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5 中华文化传播论坛议程

主办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华夏传播研究会 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 岳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农分中心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编辑部 《华夏传播研究》编辑部 《汉字文化》编辑部 《三明学院学报》编辑部

会议时间:2025 年 10 月 25 日(星期六)8:00-18:00

线下会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会议室 A301

线上会场:腾讯会议

开幕式 8:00-8:20

主持人 毕 耕(华中农业大学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教授)

致辞人 田北海(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

伍 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总编、高级编辑)

全体合影

主题论坛第一场 8:20-10:00

主持与评议人 毕耕(华中农业大学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教授)

报告人(每人发言不超过 15 分钟)

1. 王仁忠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之理念与途径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2. 郭志岩 海外中国文化传播路径探析 英国华威大学

3. 梁 霞 美国汉学家金守拙(肯尼迪)先生的历史贡献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4. 张先广 《易经》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

5. 周 俊 城市国际传播:以文化驱动城市全球化发展 德国明斯特大学

6. 章于炎 新闻再创新:多媒体和人工智能促进当代新闻故事讲述 美国密苏里大学

主题论坛第二场 10:10-11:50

主持与评议人 李利民(华中农业大学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报告人(每人发言不超过 15 分钟)

1. 周树华 人工智能感知:东西文化鸿沟与传播 香港中文大学

2. 谢清果 论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华文明传播 厦门大学

3. 郝 雨 " 新子学 " 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 " 中国式 " 精神之基 上海大学

4. 孙蕾蕾 历史文化类节目的当代创新、数字美学与沉浸式传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5. 何云艳 翻译官的文化角色:唐通事与中日之间的文化传播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

6. 李威侃 繁简转换在古籍数字化中的谬误与对策 台湾海洋大学

主题论坛第三场 14:00-17:30

主持与评议人 杨敏艳(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中文系主任、副教授)

报告人(每人发言不超过 15 分钟)

1. 高 静 汉语词汇的具象本源与语义抽象化 武汉商学院

2. 关 楠 AI 生成的中国旅游宣传片对印尼消费者意图的影响分析 印尼慈育大学

3. 朴莱莎 人工智能与创新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融合 哈萨克斯坦阿里 - 法拉比大学

4. 江凤香 泰国南邦国际科技学院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新路径探析 泰国南邦国际科技学院

5. 刘晓玲 智能传播赋能中华文化教育的路径研究 菲律宾侨中学院

6. 周作菊 湖北大学生知音文化传播研究 湖北大学

7. 谢 晨 陈旭光 从空间符号到文化认同:语文教材的中华文化传播机制研究 湖北理工学院

8. 刘着之 亭台楼阁与诗词歌赋的交互传播初探 岳阳学院

9. 林 静 从盛唐到安南:李白豪放诗风在越南的接受与流变 厦门理工学院

10. 任 婧 田恩铭 高丽李奎报《开元天宝咏史诗》对杜牧咏史诗的接受与新变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11. 阮氏玉华 中国文化研习在越南中企的需求、问题与对策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

12. 杨敏艳 国际中文教育的文化传播内涵与实践路径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主题论坛第四场 14:00-17:30

主持与评议人 乔同舟(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广告学系主任、副教授)

报告人(每人发言不超过 15 分钟)

1. 田 艳 华佳楠 中华文化传播活动类型化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2. 聂 祎 智能时代中华文化传播的路径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

3. 石振宇 人工智能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国际传播的价值、挑战和突破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4. 张俊英 " 一带一路 " 视域下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5. 曹雨佳 中国传统文化 IP 叙事的 " 共情价值 " 与 " 全人类共同价值 " 陕西师范大学

6. 严胜英 白居易《长恨歌》的哲学观及其传播初探 文华学院

7. 林玉惠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珠算国际传播的发展与实践 黄冈师范学院

8. 廖声武 沈阳 文旅中介视角下的非遗传播模型研究 湖北大学

9. 赵珞琳 莫树欣 游戏《恋与深空》对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 华中农业大学

10. 崔玉谦 宗晓杰 保定市运河文化底蕴及历史文化价值探析 保定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11. 王 林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及其传播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

12. 周治南 倡导文明互鉴,构建和谐社会 中华大学语文网

主题论坛第五场 14:00-17:30

主持与评议人 方宪(华中农业大学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报告人(每人发言不超过 15 分钟)

1. 杨 颖 互惠观视域下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的理性思考 北京体育大学

2. 陈 旭 基于 5W 模式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

3. 郭子涵 " 中国归国者 " 的对日福文化传播 中国社科院大学

4. 淡安娜 以影载道 : 山水精神在电影《只此青绿》中的跨媒介呈现 武汉大学

5. 李旷怡 微短剧驱动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新路径 中国传媒大学

6. 文锦鹏 道情皮影戏视角下 AIGC 赋能中华戏剧非遗数字化转型 华南理工大学

7. 赵士元 太极拳在欧美国家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北京电影学院

8. 李颖铮 数智出版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价值导向与实践路径 北京外国语大学

9. 薛 岩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微观实践:华人海外扶贫短视频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10. 王嘉星 两版迪士尼《花木兰》的海外传播对比研究 香港大学

11. 高文静 短视频时代中越文化交流困境、成因与破局路径研究 郑州大学

12. 王瑜媛 赵界凡 人工智能赋能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英国巴斯大学

闭幕式 17:30

主持人 毕 耕(华中农业大学)

报告人 李利民(华中农业大学) 杨敏艳(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乔同舟(华中农业大学) 方宪(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2025 年 10 月 20 日

传播即形象,演讲如播音,务必请注意:

1. 请将演讲稿制成 PPT 课件,在腾讯会议屏幕共享处播放,讲完即刻退出。

2. 请使用台式或笔记本电脑,不要使用手机,务必出现讲话图像,以便拍照。

3. 请注意出镜形象,务必正对镜头,平视屏幕,头像大小适中。请勿把电脑放在高处,以免抬头仰视,影响画面效果。

4. 开始演讲时,让标题和作者页面停留时间稍长,以便拍照。

5. 会议中注意关闭声音,不要说话与弄出声响,也不要打开摄像头。

6. 严格遵循规定时间(15 分钟以内),不要随意拖延。

7. 严禁在会议中发布其他无关信息,并请使用以下虚拟背景。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华中农业大学 大学 美国 中央广播电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