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日,钛动科技主办的 " 钛动全球增长生态大会 " 在广州举行。现场汇聚了来自 Google、Meta、华为云、智谱 AI、飞书等科技企业代表,以及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术机构专家,超过 500 位产业嘉宾共话 AI Agent 在全球商业增长中的落地与机遇。
大会最核心的发布,是钛动科技 CEO 李述昊 所提出的 "AI 上班论 " 与 " 双引擎战略 " ——以 MarTech Multi-Agent 平台 Navos 与 全球增长大模型 " 钛极(Tec-Chi)" 共同构建智能化出海的新底座。
李述昊的判断直接而明确:2025 年是 AI 应用元年。
在他看来,生成式 AI 的快速演进,意味着 AI 已完成了 " 九年义务教育 ",而当前阶段,是时候让它真正走入产业、走向岗位—— AI 要开始上班了。
钛动科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让 AI 从 " 懂原理 " 到 " 懂业务 "。
李述昊认为,大模型为 AI 提供了语言与认知的底座,但要让 AI 创造实质商业价值,需要让它掌握 " 本科级 " 的产业知识,比如品牌增长、跨境营销、消费者洞察等,这些正是钛动多年在出海生态积累的 Know-how。
李述昊将这一转变比喻为 " 第四次产业革命 " 的核心。他表示,前三次产业革命释放了体力,AI 革命释放的是脑力。
此次发布的 " 双引擎战略 ",或许是钛动科技向 AI 驱动公司转型的关键节点。
Navos(取自 Navigation + OS)是钛动自研的 MarTech Multi-Agent 平台,旨在为企业提供全球出海导航。它整合了市场洞察、创意雷达、广告监控与数据报告四大模块,能够实时捕捉全球市场变化,分析爆款素材,监控多平台投放,并输出定制化报告,让 AI 成为企业的数字投手。
钛极(Tec-Chi) 则是一套面向出海营销场景的全球增长大模型。其名字源于 " 太极 " 的哲思:AI(阳)代表智能能力的显性输出,BI(阴)代表数据资产的隐性积累。两者合一,形成持续迭代的智能增长飞轮。
据钛动科技技术 VP 陈德品介绍,钛极大模型基于钛动十年出海经验训练,覆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数据,形成了全球营销知识图谱,具备跨语言、跨文化的持续学习能力。
在 ICCV 2025 AdsQA 评测中,钛极的多模态理解能力已登顶业界 SOTA,成为广告与营销垂直领域的领先模型。
会场上,教育部长江讲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数学人工智能中心创始主任曾铁勇教授指出,一个好的 Agent 不只是能聊天,而是能主动工作、能带来产出。
钛动科技的 Navos 多智能体系统,与其想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能读取商品链接,自动识别产品特征与市场趋势,生成本地化营销方案;能结合文化语境生成广告脚本、匹配合适的达人;还能实时监控广告表现,当 ROI 下滑时自动关停低效投放。
在演示中,Navos 完成了过去十人团队需半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用一句自然语言指令即可执行。
钛动的业务起点是出海营销,但李述昊的演讲却深刻洞察了出海营销的新趋势。他提出了一个核心判断:AI 将帮助中国制造业从 " 卖便宜 " 转向 " 卖喜欢 "。
中国企业在供应链、工程师体系上具备全球优势,但在品牌与文化输出上长期受限。
AI 的出现,为消除文化差异提供了新的路径。
" 生成式 AI 读过几亿倍于人类的内容,它能理解文化,也能重新表达文化。"
李述昊认为,这意味着 AI 将成为中国品牌全球化的语言桥梁,帮助中国商品以情绪价值、社交价值赢得海外市场。雷峰网雷峰网雷峰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