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前天
历史首次!未来5年重磅主线出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哥吉拉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未来五年的金矿题材来了!

10 月 24 日,随着重大会议公报的发布,以及关于 " 十五五规划建议 " 的内容被广泛讨论关注,A 股市场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截至收盘,A 股三大指数集体走高,沪指收涨 0.71% 报 3950 点并续创 10 年新高,深证成指涨 2.02%,创业板指涨 3.57%,科创 50 指数涨 4.35%。

板块上,AI、芯片半导体、卫星、军工、航天、服务器等各种硬科技产业链概念板块集体爆发。其中 " 含航量最高 " 的航空航天 ETF(159227)放量大涨 2.59%,成交额较昨日激增 2 倍,盘中预估获超 1.3 亿资金净申购。

01

集体领涨

今天,军工及航天板块是除芯片半导体产业链之外,表现最强的核心热点方向。

航天智装今日强势一字板斩获 20CM 涨幅,航天环宇、中国卫星、航天长峰、上海沪工、中天火箭等多股强势涨停。

数据显示,今日国防军工板块主力净流入超 40 亿元,其中航空航天 ETF ( 159227 ) 同样净流入明显,目前已连续 5 日获得资金净流入,年内份额大增 7.74 亿份,增长率高达 183.45%,稳居同标的第一。

消息方面,10 月 23 日晚,四中全会公报正式发布。相较于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全会对 " 十五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着重提出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在其中首次新增的航天强国目标。这标志着航天产业从技术突破阶段正式进入国家战略优先级。

同时,全会再次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等目标要求。

十五五规划对 " 航天强国 " 的首次提及,为航空航天板块的上涨带来了重磅逻辑支撑。

此外,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介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10 月 23 日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直接提振市场对航天产业链的信心,中国卫星作为卫星研制核心标的,当日封死涨停,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交易热情。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这一政策信号将推动导弹、火箭、卫星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加速,预计 " 十五五 " 期间航天产业年均增速有望突破 20%。

中航证券表示,我国已进入 " 十四五 " 后期,伴随 " 航天强国 " 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其中,以导弹与智能弹药为代表的国防安全建设重要组成、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有望成为 " 航天强国 " 下的重要发展领域。

02

价值重估的契机

今天的航天产业链之所以能录得仅次于 AI 和芯片半导体产业的表现,除了上述提到的刺激因素外,另一重点原因是在近期的回调遇上新重大利好刺激的估值修复。

今年 1-8 月,军工和航天板块的表现堪称亮眼,景气程度远超往年绝大多数时候,主要原因是今年军工行业的基本面真真切切迎来了实质性的巨大商业化扩张落地,开始逐步走进 " 业绩驱动 " 的新周期。

9 月中旬以来,这两个板块随着阅兵结束、军贸订单等关键事件落地之后也出现了明显回撤。但实际上,驱动它们景气上涨的底层逻辑并没有发生转变,甚至不断有所加强。

比如军工产业,目前军贸已经确定成为了军工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核心引擎,这可以从今年不断获得海外订单的景气度看得出来。

据测算,2025 年中国军贸总额有望达到 4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并有望将逐渐打破西方在高端军贸市场的长期垄断,赢得更多海外军贸市场的订单。

其中,作为行业核心巨头的中航成飞下半年手握超 800 亿元订单,歼 -20 的交付量预计环比增长 30%,就连此前因交付进度调整略有承压的主机厂也在 Q2 迎来明显改善;另一巨头中航沈飞的二季度营收、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 50.8%、63.9%。这种 " 订单饱满 + 交付提速 " 的组合,让板块业绩回暖的确定性变得清晰可见。

众所周知,在 A 股市场的航空航天与军工板块在业务和概念上高度重合,两者关系就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航空航天产业链里面很多核心公司也都是正统的军工企业。

比如中航沈飞是 A 股唯一纯正歼击机上市平台,同时也是 C919 后机身、垂尾等部件制造的重要参与者;

航发动力是国内唯一全谱系航空发动机供应商,是歼 -20、运 -20 等主力战机的国产发动机配套企业,公司也参与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发,长江 -1000A 发动机已完成 C919 适航取证,20250 年装机量或达 50 台;

中航西飞更是 A 股唯一大飞机整机上市平台,是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总装商,运 -20、轰 -6K 等均由其总装生产,是 C919 核心供应商,参与 C919 机翼、机身等部件制造。

实际上,抛开军用航空和军工产业商业化的巨大进展,近年来中国民用航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提速也足够让人眼亮。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4 日,我国的 C919 大飞机在商业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进展,订单量早已突破 1500 架,就在本月,马来西亚亚洲航空抛出 100 架订单意向,这是 C919 在国际市场的再次重要突破,此外此前还有印尼鹰航、越南越捷航空等的意向协议,表明 C919 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逐步提高。

商业航天方面,航空航天作为关乎国家安全和科技竞争力的核心领域,早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布局。

自 2024 年以来,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 年)》和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纳入国家战略。北京、广东、上海等地方政府也相继发布行动计划,明确产业规模目标,并推动星箭研制、卫星组网和智能制造等环节发展。

再到如今 " 十五五 " 规划新增 " 航天强国 " 发展目标,加速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政策驱动更加明确。

目前我国已启动多个千颗级以上的巨型卫星星座项目。千帆星座规划完成约 1.5 万颗组网;GW 星座计划完成约 1.3 万颗组网;HONGHU-3 规划 1 万颗;洲际航天低轨卫星计划组网达 6000 颗卫星,总规划总量已超过 6 万颗。

2025 年上半年我国完成 35 次航天发射,同比增长 16.7%,并实现 100% 成功率,同时发射入轨卫星 152 颗,同比大增 92.4%,明显优于全球整体水平。

根据规划,到 2030 年和 2035 年中国低轨星座预计分别需发射 4508 颗和 28313 颗卫星,远超当前的年均水平,意味着未来十年将出现持续且密集的发射窗口。

而我国在低轨星座的庞大规划意味着未来将产生持续、大规模的火箭发射需求,直接支撑商业航天高景气度。

同时随着星座逐步进入规模化组网阶段,大量积压的需求将在未来集中释放,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链中最具确定性的增长动能。

根据中泰证券报告,2025 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7000 亿美元。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公司预测,到 2035 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 1.79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9%。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增长同样迅猛。公开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 2.3 万亿元,2025 年预计突破 2.5-2.8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20%。

未来五年,这个市场还将大幅度攀升。

这也意味着,上游的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及相关配套设备;到中游的商业发射、卫星测控、地面设备及终端和卫星运营及数据增值,以及下游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互联网等应用场景,在未来多年,都将迎来高度景气的发展契机。

03

如何布局?

回顾过去 A 股历次航天军工板块的景气周期波动,可以总结出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与国家五年规划深度绑定,过去数次明显周期中,市场对军工订单周期的反应呈现 " 预期先行、落地强化、兑现分化 " 的特征。从预期驱动、到五年规划定稿,再到订单集中释放,再到业绩兑现阶段,都呈现典型的政策驱动。

二是,在景气周期不同阶段,板块内部细分领域表现各异,订单释放初期,上游原材料和元器件因备货周期短,股价弹性更大;订单落地后,中游分系统和下游主机厂因订单规模大,业绩确定性更高,股价表现更稳健。甚至有时候,小市值企业涨幅明显大于核心龙头。

这两个特征,再叠加航天军工板块内,各细分领域中概念股非常多,就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投资者选股和择时的难度。

综合来看,通过相关 ETF 基金来布局往往是市场更加认同的稳健策略。比如航空航天 ETF ( 159227 ) 跟踪指数国证航天指数,堪称可以一键实现 " 军工 + 卫星 " 双轮驱动,其在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与国防军工权重占比高达 98.2%,是全市场最 " 纯 " 军工指数,同时该指数与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等热门主题高度契合——与申万二级行业的 " 航空装备 + 航天装备 " 权重合计超 68%,与军民融合含量高达 76.55%,与大飞机和低空经济的含量也均超 50%。

航空航天 ETF ( 159227 ) 前十大权重股成份股包含光启技术(超材料隐身技术)、中航沈飞(歼击机整机制造)、航发动力(航空发动机)、中航成飞(无人机系统制造)等。

在表现上,国证航天指数近 6 个月累计上涨 17.64%,领先全市场的军工类指数,其中航空航天 ETF ( 159227 ) 是跟踪该指数规模最大的 ETF,最新规模为 13.4 亿,年内日均成交额为 1.18 亿元,规模和流动性双双稳居同标的第一。

365 编辑器

▍往回顾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卫星 产业链 a股 半导体 芯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