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猎云网;文 / 长风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的颁发,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
长城汽车凭借《混动四驱智能越野系列乘用车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据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经国家登记的社会力量设奖,是我国汽车行业首个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登记的科技奖项,也是目前汽车行业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科技奖项之一,被誉为行业技术创新的 " 风向标 "。
本次奖项评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领衔,汇聚了行业泰斗、高校教授及企业总工共同参与,以严格的标准控制获奖比例。

事实上,这不是长城汽车首次获得类似奖项。
早在 2015 年,长城汽车就凭借全新 SUV 平台哈弗 H6 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当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而此次 Hi4 技术体系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科学技术奖设奖 30 余年以来,首次将最高荣誉授予混动技术领域,长城汽车在技术创新上的领先地位可见一斑。
据介绍,此次获奖的核心技术 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的主要突破在于解决了混动四驱领域的多项全球性难题。

Hi4 作为长城汽车全球首创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专为新能源全场景高阶驾驶需求设计。
其自主构建起 4 个混动四驱架构、9 套动力总成,搭载 iTVC 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实现驾驶模式主动寻优和扭矩的智能动态分配,带来全工况效率最优,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驾乘体验。
具体而言,Hi4 在动力系统、电池安全、越野性能三大领域实现革命性突破,开创了混动技术发展的全新格局,填补多个全球技术空白。
在动力系统方面,其全球首创双电机多挡串并联四驱技术体系,突破了双电机串并联构型无法实现四驱的技术瓶颈,并构建了可拓展的 Hi4 混动家族,可满足不同车型、不同场景的全方位需求。
同时,长城汽车开发了国内首款单电机 9 挡并联混动四驱系统 Hi4-T,填补国内混动硬派越野技术空白;并凭借全球首款耐高温双 VGT 增压器及高效燃烧系统,使 3.0T 发动机实现了全球最高工程热效率,解决了大排量发动机性能效率难以兼顾的问题,树立了动力科技的新标杆。
在电池安全方面,其全球首创的越野专用电池包,通过高安全关键技术,实现了同级产品中全温域功率最大与防护最强的卓越性能,综合安全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在越野性能方面,其底盘升降与反跳解耦的越野悬架技术,则实现了极致的通过性与操控稳定性;同时国内首创的稳定杆实时断开技术,进一步释放了越野潜力。
此外,长城汽车更开创性地研发了全地形智能识别与控制技术,融合先进算法与大数据模型,实现了 32 种越野场景、3 种城市场景的精准识别与匹配,以 99% 的识别精度从根本上解决了越野模式的误用风险,引领越野技术进入智能化新时代。
而这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自然绕不开长城汽车在知识产权方面奠定的技术底座。
截至 2025 年 9 月,该技术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22 件,涵盖构型、控制、发动机、电池、悬架、安全六大技术域,并参与制定了 9 项国家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此番获奖意义非凡。
Hi4 获得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不仅意味着行业对这一技术体系的肯定,更是对 " 中国智慧解决世界问题 " 的认可。
过去,高端四驱技术长期由国外品牌如吉普、路虎等主导,国内 SUV 产品多局限于城市前驱车型,性能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
现如今,长城汽车在四驱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突破,不仅书写出了长城汽车在越野车核心技术上的重要进展,更预示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正以成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四驱系统,改变依赖国外技术的局面,最终技术普惠全球消费者。
据悉,Hi4 通过架构创新 + 规模化生产,已降低四驱系统成本,推动家用 SUV 进入 " 四驱普及时代 "。
2023 年 5 月到 2024 年底,Hi4 技术体系相关车型累计销售 41 万辆,实现收入 913 亿元,税收 58 亿元,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增效。
曾经被外资垄断的 30 万元以上越野市场也发生巨变,2020 年到 2024 年,长城硬派越野车国内市占率从 10% 飙升至 52%,带动自主品牌整体占比从 26.9% 跃升至 80%。
可见,Hi4 技术构建的 " 性能 + 成本 " 双优势,已经改写了竞争格局,同时也带动了经济腾飞。
与此同时,在海外市场,Hi4 技术体系积极响应 " 一带一路 " 倡议,产品出口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19 个国家,也成为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的支点。
2025 年 1 至 9 月,长城汽车在澳洲市场累计销量达 39,343 台,同比增长 23.7%,市占率达 4.3%,澳洲市场已位居全品牌第七、中国品牌第一。
由此来看,从技术攻克到市场化突围,长城汽车正谱写中国车企的 " 创新故事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