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张勇 摄
县域强则全市强,县域活则全域活。在成都超 2.3 万亿元的经济版图中,简阳、都江堰、彭州等 8 市县是 " 关键变量 ",成为成都再出发的重要支点。
9 月 22 日,成都市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主要领导强调,要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推进重点产业链建设,加快强链突破,推动聚链成群,全面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能级水平。
这也对增强产业承载做好 " 立园满园 " 文章提出新的要求," 增强产业园区承载力吸引力,加快推动企业满园、产业提质。" 作为全市制造业的 " 战略增量 " 区域,简阳、彭州、金堂等 3 个全国百强县也迎来能级跃升的契机。
2025 年,彭州提出聚焦强产、聚人、兴城三个重点,全力建设成都市域副中心。2029 年,全面实现 " 千亿城、百万人 " 目标,省级园区破 1000 亿、市级园区超 150 亿。
这既是彭州跳起摸高,又是成都以县域经济为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2024 年 10 月 24 日,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启动 " 立园满园 " 行动,如今一年过去,彭州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2025 年前 9 月全市新引进项目 54 个,协议总投资达 251.55 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这背后,一座冲击 " 千亿城、百万人 " 的市域副中心正在蓉北悄然崛起,越发成为支撑全市制造业发展的 " 战略增量 " 之一。
聚链成群
" 领飞 " 成都," 低空 +" 撬动文旅融合
7 月初,成都彭州出现强降雨过程,河道水位明显上涨。龙门山镇、通济镇、桂花镇无人机值守机库随即启动,无人机沿河道、公路等对暴雨后地质状况进行排查,许多难以察觉的风险点被捕捉。
比如,彭州山区某段因水流冲刷而产生局部河堤开裂、松动,无人机巡查生成的坡边数字表面模型识别出潜在坍塌风险等。

成都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园 图片来源:苟小静 摄
这是彭州市低空智慧政务系统首次集中用于防灾防汛实战应急作业。" 我们拥有成都唯一的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天空之眼’,空域条件也是全市最好,所以成为全市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彭州市低空经济专班相关负责人说道,很多场景都是彭州先行打造,像低空物流、低空政务、低空应急、低空文旅等都是从彭州开始示范推广。
" 我们招引企业也主要是围绕场景来驱动,彭州有很多场景可以与企业合作。" 他说。
也正是在 " 天空之眼 ",每天都有上百架次的无人机在进行出厂前的 " 终极考核 ",也有全国各地的无人机反制企业进行测试。这也是全国唯一能进行攻防对抗测试的基地,吸引很多企业落地双湖科技园、航空动力小镇," 山下研发制造,山上直接测试 "。

彭州航空动力小镇
这是彭州建强产业园区,聚链成群,带动产业能级提升的生动体现。今年 6 月,成都印发《成都市加快提升低空飞行能力 培育低空经济市场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快探索低空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而彭州作为成都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正逐步承担起 " 领飞 " 的角色。
尤其是依托天空之眼 " 旗舰级平台 ",为全市低空经济企业产品测试、研发制造,以及场景的示范推广提供重要支撑。而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的 " 撬动力 " 也正在持续释放。
不久前,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举行,聚焦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彭州近年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市累计建成 152 个户外运动项目,总投资额达 218 亿元,形成涵盖赛事场馆、训练基地、特色民宿、智慧步道的全产业链,成为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重要牵引力。
特别是今年 5 月,彭州龙门山旅游度假区正式加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IMTA),向 " 世界级山地旅游目的地 " 加快迈进。彭州依托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及全国首个山地户外运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载体," 文化 + 商业 + 旅游 + 产业 " 全域模式的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

湔江堰 图片来源:高仕蓉 摄
比如,彭州打造全国首个山地户外赛事 " 低空综合保障解决方案 ",以及 " 龙门径 " 户外运动中心(白鹿站),为山地旅游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场景。
这也是彭州借助低空推动 " 文旅 + 百业 "" 百业 + 文旅 " 双向融合的缩影。依托 " 低空 +",越来越多的新场景开始进入试验、落地、推广,也为彭州加快建设成都市 " 副中心 ",构建成都都市新消费旅居目的地注入新的活力。
战略增量
锚定 " 千亿城 ",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在全国 62 个千亿县中,成都亟待 " 破零 "。而 8 个县市新城发展到 " 量变积累 " 向 " 质变突破 " 的关键时刻,彭州已经划定 " 千亿城、百万人 " 的线路图——
到 2027 年,GDP 总量突破 850 亿,园区营收省级均达 800 亿、市级均破 100 亿;到 2029 年,全面实现 " 千亿城、百万人 " 目标,园区营收省级均破 1000 亿、市级均超 150 亿。
这是一个 " 跳起摸高 " 的目标。2024 年,彭州 GDP 突破 714.6 亿元,工业总产值迈入千亿级,而 " 千亿城 " 就是要在五年内完成 300 亿元的跨越,在成都县域经济版图上提供更大的支撑力。
在此过程中,成都将承接先进制造功能性引领性项目,推动装备制造、先进能源、新型材料产业向简阳市、彭州市、金堂县倾斜布局,打造成都制造业 " 战略增量区域 "。

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
在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相关负责人看来," 战略增量区域 " 是指能够为成都制造业发展做好支撑和保障,同时能创造经济增长新动能、突破现有发展瓶颈的核心发展空间。
" 彭州油、气、氢产能在全省名列前茅,我们是成都唯一的省级化工园区,为全市制造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化工基础原料,同时也承担着建设‘四川能源化工创新谷’的重任。" 她说。下一步将持续建强园区 " 成渝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础材料保障基地 " 功能,坚持做大做强现有能源化工产业,为成都市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等多个重点产业链做好支撑。
作为亚洲最大的石油勘探用各类金刚石钻头钻井技术服务商,成都百施特工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成都百施特 ")就是该园区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我们公司所有的石油天然气钻井相关工具都是在这里生产,今年上半年营收大概三千多万元,全年也将奋力争取 1 亿元的目标。也正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像中东、俄罗斯、伊朗,包括欧洲等地有一些市场前景。" 成都百施特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也是彭州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打造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的生动体现。去年 10 月,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彭州随即提出 "2+2" 园区体系,即——
四川彭州经济开发区和成都市唯一的省级化工园区——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 2 个省级园区,龙门山旅游度假区和天府蔬香农业产业园 2 个成都市级园区,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天府蔬香博览园
过去一年来,彭州持续优化产业园区 "1+4+N" 行动体系," 一园一策 " 地明确园区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创新构建 " 园中园 " 发展模式,推动新材料、低空经济、中医药等产业显示度不断提升。根据规划,到 2029 年,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四川彭州经济开发区均要实现营收 1000 亿元,龙门山旅游度假区、天府蔬香农业产业园要分别实现营收 200 亿元、150 亿元。
这也支撑彭州加快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加快突破,现代农业在全市的引领力也不断增强。彭州作为全国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常年种植蔬菜 82 万亩,产量 235 万吨,稳定供应成都市 40% 的蔬果需求。依托天府蔬香农业产业园,彭州推动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提档升级,力争到 2027 年,果蔬交易量达到 1000 万吨,交易额达到 800 亿元,辐射带动成都市、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蔬菜产业品种结构优化,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具影响力的蔬菜全产业链集群和保供基地。
从一定程度而言,"2+2" 园区将成为彭州加快打造 " 千亿城 " 的硬核支撑。
关键枢纽
彭派宜商,打造蓉北 " 磁极 "
"2011 年,我们在川大获批承担国家重大仪器专项,2016 年顺利完成。在推进产业化落地时,经过多方考察,基于彭州这边优越的营商环境,有力的政策支持,成熟的产业链配套,以及紧邻成都的区域优势,最终选择落户彭州作建立产业化基地。"
艾立本科技作为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在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深耕多年,其董事长段忆翔说道,目前成功研发 20 余款质谱、光谱以及 VOCs 医学诊断类系列产品,广泛用于医药卫生、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石油勘探等领域。
他透露,今年目前已经有订单 3000 多万元,相当于用半年多的时间超过了去年一整年的业绩,正处于快速增长中。我们机械加工的部分基本上是由当地供应商解决,同时我们生产的质谱仪也可以用于中草药的分析、环境分析等,在彭州也都有相应的需求。

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 图片来源:张勇 摄
一个个高成长性企业的 " 拔节生长 ",也映射出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的 " 肥沃土壤 "。在段忆翔看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彭州以及园区都做了很多支持性工作,在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上提供的全方位支持,为我们项目的快速落地和长远发展也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也在不断地协助彭州引进一些上下游企业,包括一些创新技术。" 他说。
这种企业与园区发展的 " 互馈 ",是彭州营商环境升级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彭州持续推出为企办实事十大攻坚举措,并聚焦 " 十心 " 服务,推动 " 立园满园 " 产业集聚与 " 五廊共治 " 全域共兴,擦亮 " 彭派宜商 " 品牌,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 " 催化剂 "。
比如,彭州以 " 有需必应 " 与 " 无事不扰 " 的精准平衡,为企业发展贴心护航,与企业携手培育产业生态,吸引力持续释放。
从更深层次看,彭州作为蓉北交通门户枢纽,正逐步成为一个新的 " 磁极 ",承接主城区教育、医疗、创新等资源外溢,并支撑蓉北区域联动德阳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成为成都产业要素向北辐射的重要支点。
彭州作为四川省中医药产业聚集地之一,推动以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为主承载区发展为全省起步最早、综合实力最强、三次产业链条最完整的中医药产业聚集地。目前,该园区聚集四川新绿色药业等医药健康企业 300 余家(包括中国医药百强企业 4 家),培育年销售过亿元中药单品 10 个,占四川一半,其产业竞争力可见一斑。
截至目前,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工业企业数量达 923 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 131 家。今年 1-9 月,实现规上工业产值 143.57 亿元,同比增长 6.6%,其中主攻产业(医药健康、装备制造、新材料)占比 70%,集群化发展的效应不断增强。
眼下,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正加速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中医药研发制造基地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彭州创新药产业链能级进一步跃升。" 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力方向,更是个好的发展契机。彭州以中医药为基础做了很多工作,也很有特点,下一步我们将用好园区这一大平台,对各种中药材性能研究基础上,更多地把中医药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包括分离、鉴别、监测等方面有更多的投入。" 段忆翔认为。
这些园区的加速发展,辐射外溢,也正是彭州全力建设 " 千亿城、百万人 " 的市域副中心的生动侧影。当前,彭州以制造强市为统领、以园区建设为核心,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赋能,积极建设先进能源、新型材料、医药健康、航空动力、低空经济等产业集群,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 " 排头兵 " 地位持续巩固。
从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国家重点航空动力产业集聚区,再到打造全国一流的中医药研发制造基地,种种迹象显示,彭州的城市能级和产业能级正在迎来新的跃升。
文 / 淡烻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