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商业 前天
拼多多还是不碰网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拼多多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或许,回望来时路,才能更好地看清它。

2015 年,拼多多成立。这一年,正是移动互联网的 " 分水岭 ",4G 开始普及,广大下沉市场用户涌入互联网,微信一年激增约 2 亿用户。

也是在这一年,网贷运营平台增长上千家,同比增长 65%,绝对增量创历史新高。

这之后,网贷行业经历过狂热、低谷和深度调整,如今,网贷不仅是传统电商的标配,甚至是大批 App 的标配和赚钱利器。

艾瑞咨询近日发布的《2025 年中国网络助贷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去年,我国互金助贷余额冲到 3.5 万亿元,5 大互联网头部平台占据了 76% 的市场份额。这之中,有一家互联网头部平台日赚 235 万元,赚钱能力超过大多数 A 股上市公司。

在网贷行业,这些互联网头部平台表现如此强势,一个关键原因是拥有海量用户,因此网贷行业有一个 " 得用户者得天下 " 的说法。

这些年,拼多多用户数不断跃升,到去年,年活跃买家已近 10 亿,接近国内网购用户总量的上限,这一超级用户规模无疑是互金圈所渴望的。

但是,拼多多始终没有下场,从 2015 年到现在,拼多多坚持不碰网贷,可谓 " 有所不为 "。从发展历程看,拼多多对外清晰证明了,即使不做网贷,也可以在激烈的电商市场博弈中越战越强。

" 有所不为 " 背后,其实是拼多多的 " 本分 " 哲学,专注于电商主业,日复一日深耕细锄,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全力夯实平台基石。可以说,不碰网贷这个赚钱利器的拼多多,才是社会需要的拼多多。

不碰网贷背后,凭效率转动主业增长飞轮

拼多多不碰网贷,自有商业逻辑和价值判断。

先看商业视角,网贷虽然赚钱,但赚钱效率也需要具体对照分析。这是因为,网贷并不是将资金投放出去,坐等收益即可,而是和其它业务一样,也有诸多成本,包括获客成本、资金成本、风控成本、催收成本、坏账损失等。

进一步来说,既需要在成本端形成优势,也需要有较强的运营能力,网贷公司的赚钱能力才更猛。

以助贷平台 " 乐信 " 为例,它通过消费分期模式一度在互金领域广受关注,但其赚钱能力没有想象中的强悍。数据显示,乐信员工约四五千人,去年营收 142 亿元,相比之下,拼多多员工 2.3 万人,去年营收超 3900 亿元,人均创收能力远超乐信。

事实上,抛开乐信,纵观中国整个互联网行业,拼多多的人均创收能力也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前列,被媒体称为 " 人效典范 "。

拼多多之所以拥有领先的 " 人效 " 能力,是因为将效率做到了某种极致,快速匹配需求与供给。今年 1 月,民生证券发布研报,复盘拼多多崛起的过程及发展现状时,特别提到 " 极致效率 " 是其崛起和发展的关键。

那么,拼多多是怎么提升效率的?

从用户需求端看,成立时,拼多多采取拼团模式,价优叠加信任,将高性价比落到实处,激活了下沉市场的购物需求,建立、夯实了 " 价优 " 的消费心智。

值得注意的是," 价优 "、" 低价 " 不等同于 " 低端 ",也不只是吸引农村人口。举个例子,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消费者时常去山姆等超市购物,但这不影响他们渴望、购买经济实惠的产品。从这个视角看,拼多多是以 " 价优 " 无差别地满足了城乡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做到了需求平权。

从供应端看,拼多多直连消费者和工厂,工厂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生产,去除中间环节,减少库存积压风险,加快商品流通效率。

比如,在农产品上行领域,拼多多将传统的 6 层农业流通链路(农地→产地收购商→多级批发商→区域分销商→城市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创造性地压缩为 2 层链路(农地→消费者 / 商超)的直连模式,同时,在平台流量的推动下,降低成本,扩大销量。

在市场中,商家不是孤立的,它们大多处于某个产区、产业带,后者正是拼多多作为平台的关键着力点。

近些年,拼多多深入上千个农牧产区和产业集群,包括广东惠东女鞋、山东平度假睫毛、江苏东海穿戴甲、广东汕头服装、内蒙古酸奶糕等,向下做深、做透,推动产业带转型升级,进一步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促进供应链效率的跃迁。

以平度假睫毛产业为例,拼多多对当地的假睫毛商家进行全方位扶持,商家依托平台洞察新需求,研发新产品,往往一个爆品就可以突破百万级销量,累计带动数十万宝妈在家门口就业,整个产业带也发展到百亿规模。

不难看出,从消费者到商家,再到产业带,拼多多逐一直击需求,全面提升效率,从而实现了平台整体效率的提升。

这不是终点,作为平台,拼多多持续发力,去年相继推出百亿减免、新质商家百亿扶持计划,既降低技术服务费,提供流量支持,还通过高效、易用的工具和服务为商家赋能,进一步帮助商家降本、提质、增效。

结果是,商家赚钱,用户得实惠,平台规模跃升,锚定高质量发展。

从过去发展路径的复盘看,拼多多得以持续转动增长飞轮,关键变量正是平台效率。

而电商主业效率高,为拼多多提供了 " 有所不为 " 的实力和底气。因此,拼多多做网贷的必要性低,加上网贷还有合规等风险,不碰网贷可谓务实且明智。

继续做清醒的长期主义者

拼多多不碰网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拼多多是坚定的长期主义者,其看到了现在及未来的变化,从而用长期主义的视角夯实主业的护城河。网贷对于拼多多来说,属于不愿意做,也压根没进入战略视野。

拼多多看到的 " 变化 " 是什么?在去年的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 CEO 陈磊表示,现阶段,消费者的需求出现 " 理性、分层 " 的趋势,这要求平台在实惠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以及更丰富的消费场景的需求。

这也容易理解,在电商行业狂飙多年后,尤其是拼多多将效率和性价比做到极致后,电商竞争逐渐进入相对饱和的新阶段。该阶段的一大趋势是,除了价优、实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获得更高品质的商品、更有价值感的消费体验。

看起来,这只是目前市场的一种趋势,背后却彰显了市场竞争的本质。经济学家周其仁曾直指:" 市场竞争争什么?是争客户,争客户的好感,你有而对手没有的东西,会令客户更有好感,这样的客户开发永远没有止境。"

就电商行业而言," 客户 " 就是广大消费者,不管是商家,还是平台,都需要争取消费者的 " 好感 ",而要消费者 " 更有好感 ",既要有更多的优质商家,也要有更加良好的电商生态,二者合力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面对这一市场趋势,从实际行动看,拼多多致力于加速人货场价值链提升。

今年 4 月,拼多多正式宣布启动 " 千亿扶持 " 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超千亿元资金及资源,从需求侧激励、供给侧改革、平台生态优化三大方向发力。

拆解来看,在需求端,加强体验升级,百亿补贴扩容方面,在原有补贴的基础上新增 100 亿元消费券,通过 " 折上折 "" 加倍补 " 等玩法撬动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拼多多扩大了百亿补贴品类,将补贴范围扩散至日用百货等类目,使补贴触达更多消费者,实现 " 全面普惠 "。

在供应端,拼多多继续为千万商家降佣增效,全面扩大对中小商家、新质商家以及品牌商家的扶持力度,并启动 "2025 多多好特产 " 专项行动,通过全链路数字化升级、地标品牌培育、产销对接创新,持续推动农产品上行。

上述策略的关键在于,拼多多凭借一套 " 组合拳 ",掌握了更多的优质供给资源,加强了对供应链上游的布局,最终的落脚点是,更多优质产品直达全国消费者,更多地标品牌加速成长。

以农产品中的云南昭通土豆为例,当地盛产的黄心土豆口味好、营养价值高,但因为地理位置上的 " 痛点 ",此前只能以初级农产品销售。近几年,拼多多商家在当地开厂,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研发出不同口味的薯片,在平台扶持下,一跃成为 " 网红薯片 ",凸显品牌效应,带动当地 1.1 万户农民增产增收。

不只农产品,其它类目同样如此。比如,在义乌,小商品产业存在低门槛、低利润、同质化严重等痛点,为此,拼多多针对商家系统予以专项升级,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消费需求洞察,为商家筛选出一批具有爆款潜能的产品。

有了平台的托举,义乌商家对潮玩收纳盒、微波炉加热盖、按压式冰格等小商品进行研发创新,很快实现新突破,很多单品的利润获得了 4 至 5 倍增长。利润增长之余,不少小商品商家开始向品牌化发展。

需求端、供应端之外,拼多多还加强生态优化,大幅下调技术服务费,进一步下调大家电、二手数码等多个类目的店铺保证金,同时给出海商家提供供应链稳定性保障,为商家开拓海外市场护航。

综合来看,多管齐下,全面进击,拼多多放大了消费者利益和平台的社会价值,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共赢。

正如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 CEO 赵佳臻所言,随着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平台生态效用持续显现,产业侧加快实现新质转型,用户侧的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供需两侧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显然,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征战,专注主业,向上、向新而行,是拼多多的责任担当,亦是使命所在。而网贷显然不在拼多多的长期关注视野中。

对于拼多多来说,无论是出于商业逻辑、价值判断,还是夯实主业护城河,可以预见,未来大概率依旧不会碰网贷。

这个判断背后,归根到底,是拼多多的基因决定的,拼多多希望本分、专注地持续做对的事情,为用户和社会创造更多正向价值。从这个视角看,拼多多一直是那个冷静、清醒的长期主义者。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拼多多 互联网 乐信 a股 上市公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