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示范区线 3 标西岑站 - 水乡客厅站隧道区间 1 号联络通道顺利贯通。这是上海轨道交通首条采用机械法施工工艺的联络通道,为后续施工提供了新范例。
联络通道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施工,体现了绿色建造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相较于传统冰冻法,机械法施工具有适用场景更广、施工效率更高、绿色智能表现更为突出等显著优势,同时还避免了工后融沉对轨道工程的影响。
上海示范区线 3 标位于青浦区金泽镇,盾构区间左线长约 1467 米、右线长约 1522 米,隧道呈 "V" 字坡。区间采用两台 9 米级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自明挖区间工作井始发,推进至水乡客厅站完成接收。本次施工的 1 号联络通道线间距 40 米,埋深 23.6 米,采用直径 3.68 米的机械法顶管进行施工,自始发至洞门封堵完成,仅用时 15 天便顺利贯通。
施工过程中,面对大偏心机械法设备切削始发和接收复合管片姿态控制等难题,公司积极探索创新,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低疏散平台的特点,推动并联合厂家研发了具有定心导向作用的刀盘;针对联络通道接头长期运营期间易渗漏的问题,研究并应用了全新设计的接头形式。
项目团队围绕上海轨道交通新一轮建设 " 十个目标 " 工作要求,根据公司重大工程 "9+1" 风险管控要求及盾构设备管理规定,结合科研课题试点应用,严格落实机械法设备选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组织针对性应急演练。通过严格控制机械法施工参数、套筒油脂注入及触变泥浆减磨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砂性土地层渗漏等工程风险。
此次长距离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地面沉降最大值控制在 4.2 毫米、管节最大错台控制在 3 毫米,隧道区间无渗漏,工期较传统工艺大幅缩短约 70%。
上海示范区线全长 52.4 公里,途经闵行、青浦 2 个行政区,全线共设 10 座车站,列车最高运行时速 160 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构建起连接上海主城区、青浦新城与嘉善、吴江等地的快速交通骨架。作为沪苏嘉城际铁路上海段,上海示范区线不仅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门户线路,也是上海市域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