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前天
不累还能“暴击”内脏脂肪!这种运动还没试过就亏大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最近,一种名为 " 超慢跑 " 的减脂方法在社交平台火了。有网友称,这种运动方式不仅轻松易行,还能消耗内脏脂肪,堪称 " 懒人也能瘦 " 的理想选择。

顾名思义,超慢跑就是 " 超级慢的跑步 "。它慢到什么程度?可能比你快走还要慢!但千万别被它的 " 龟速 " 所欺骗,在康复与运动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这种低强度、零门槛的 " 温和 " 运动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为什么这么慢的跑法,反而能成为很多人推崇的运动方式?超慢跑到底有哪些好处?

多慢才称得上超慢跑?

简单来说,超慢跑是 " 跑 " 而不是 " 走 "。它用一种几乎不会让你感到心肺负担的强度,温和地激活你的跑步肌肉群和心肺系统。

低强度运动在促进细胞层面的健康适应(如线粒体生物发生)方面扮演着基础而关键的角色。超慢跑正是这种理论的完美实践。

那么,什么样的慢跑才称得上是超慢跑呢?

极低的速度:时速大约在 4~5 公里 / 小时,相当于快走的速度。

极低的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 50%~60%(一个简单的估算公式是:(220- 年龄)*50%~60%)。在这个心率区间,你能够轻松地与他人交谈唱歌,被称为 " 谈话速度 "。

标准的跑姿:尽管慢,但它保持着跑步的技术要领——始终有一只脚会离地,存在短暂的 " 腾空期 "。这与快走(总有一只脚着地)有本质区别。

超慢跑的 5 个好处,你要知道!

高效代谢调节,精准靶向内脏脂肪

有研究指出,低强度有氧运动在减少内脏脂肪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内脏脂肪是多种代谢疾病(如 II 型糖尿病)的元凶。

超慢跑所在的强度区间被证实能高效动员脂肪酸,特别是对深层的内脏脂肪进行 " 精准打击 ",对改善代谢健康尤为有益。

对关节友好,生物力学的胜利

一项生物力学研究证实,跑者可以通过调整步频(如增加到每分钟 170 步以上)来显著改善着地力学,从而减少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负荷。

超慢跑所倡导的 " 高步频、小步幅 " 正是这一原理的应用,它能将冲击力分散至下肢肌肉,从而保护关节软骨和韧带,是一种 " 聪明 " 的跑法。

提升运动依从性,重塑积极生活方式

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通过智能设备数据证明,任何强度的活动都比久坐有益,而 " 轻度体力活动 " 总量的增加与死亡风险降低显著相关。

超慢跑因其无痛、愉悦的特性,极大地降低了人们的心理门槛,使 " 动起来 " 变得简单,从而能有效打破久坐行为,提升全天的活动总量,这对于长期健康至关重要。

优化心血管功能,降低疾病风险

针对冠心病患者的一项研究发现,规律的低中强度体力活动能显著改善临床结局。超慢跑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期安全有效的运动选择,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心率,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预防疾病复发。

促进心理健康与认知功能

运动神经科学指出,低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有效减轻焦虑、改善情绪,并促进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脑区(如海马体)的健康。超慢跑过程中放松、近乎冥想的状态,能帮助我们释放压力,清空思绪,实现 " 身心同步 " 的健康效益。

超慢跑 vs 慢跑 vs 快走

一图看懂三者区别

结论:超慢跑在安全性、可持续性和健康收益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它不仅是入门者的完美选择,更是很多追求终身健康人士的基石性运动。

如何开始你的第一次超慢跑?

姿态定成败:学习 " 忍者 " 步伐

核心收紧,身体微微前倾,想象头顶有一根线拉着你。

步幅是关键:放弃 " 迈步 " 的想法,而是想象脚在热锅上快速交替点地。步幅越小越好,脚掌在身体正下方轻盈落地。

步频是灵魂:目标是每分钟 170~190 步。可以使用节拍器 APP 或搜索 " 跑步 180 步频音乐 " 来跟练。

运用 " 谈话测试 " 与 " 微笑法则 "

这是你的天然强度调节器。在跑步时,你应该能不带喘气地完整说出一段话,或者脸上能保持轻松的的微笑。一旦感觉呼吸急促,立刻减速。

采用 " 阶梯式 " 进阶方案

第一周:超慢跑 3~5 分钟 + 快走 5 分钟,重复 4 组。

第二周:超慢跑 10 分钟 + 快走 3 分钟,重复 2~3 组。

一个月后:尝试连续超慢跑 20~30 分钟。

秘诀:重在规律,而非单次时长。每周 3~5 次,效果远胜于周末一次跑很久。

最后,哪些人群十分适合超慢跑呢?哪些人群又需要特别谨慎呢?

适用人群

· 久坐不动的现代人:打破静态生活的第一步。

· 体重基数大或肥胖人士:安全启动减肥计划的首选。

· 中老年朋友:维持心肺功能、骨密度和肌肉量的 " 黄金法则 "。

·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II 型糖尿病):卓越的辅助康复手段(开始前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生)。

· 运动损伤康复期患者:作为重返正常跑步的过渡桥梁(请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禁忌与注意事项

(以下人群需在医学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 急性疾病期:如发烧、严重感染等。

· 不稳定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未控制的心衰、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等。

· 平衡功能障碍严重者:需在安全环境(如跑步机扶杆)或有人陪伴下进行。

超慢跑,用温和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 " 持久、更安全、更快乐 " 的健康解决方案。

现在,就系好鞋带,用一种比散步更悠闲的 " 跑 " 姿,去迎接那个更轻松、更健康的自己吧。记住,在健康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方向和不间断的脚步。

大量燕子滞留,不少冻死街头,它们为啥来不及往南飞 ?

房东收房时发现蓝色瓶子,为何惊动了警方?

                    监 制丨李绍飞                     

                          编 辑丨单镜宇                              

  审 校丨刘雅虹    

  来 源丨科普中国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糖尿病 社交平台 生物 有氧运动 公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