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5 日,第十一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正式开幕。本次会议以 "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创新 " 为主题,采用 " 线下研讨 + 线上直播 " 并行模式,推动学术资源突破时空限制,面向公众开放共享,彰显新时代学术传播的开放性与普惠性。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 200 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线上直播吸引数万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学生及数学爱好者参与互动,实现学术交流从 " 象牙塔 " 向 " 社会场 " 延伸。
本次会议将学术普惠作为核心议题之一,依托数字技术扩大传播半径。周向宇院士以 " 中华传统数学思想:传承与普及 " 为题,系统梳理中华古代数学的理论贡献。高端学术内容通过直播转化为公共知识资源,既提升了数学文化的传播效能,也为基层教师、学生提供了直面前沿研究的窗口,体现了学术服务社会发展的时代导向。
作为承办单位的天津师范大学,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领域具有深厚积淀,形成了以李兆华教授《中国数学史基础》等成果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教材与专著,并依托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数学史研究和数学教育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此次会议设置 11 个专题分会场,聚焦 " 国学与数学史 ""AI 与数字时代的数学史研究 " 等前沿方向,为学界构建了多层次、高密度的对话平台,展现出高校在引领学术合作、推动学科发展中的枢纽作用。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天津教育出版社作为协办单位,持续深耕教育出版与学术传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出版优质内容、支持学术活动,为学术成果的沉淀与推广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次研讨会将持续至 10 月 27 日,其间还将开展多场专题报告与跨界对话。线上线下联动的创新机制,让会议为弘扬数学文化、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注入新动力。记者 单炜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