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本论 前天
为什么企业家都热衷上视频播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莉拉

如果要细数近一年高频创造热点、带来话题的内容生态,那视频播客必然有一席之地。

在乌镇戏剧节又一年在各大社媒出圈时,B 站成为其视频播客合作平台,《乌镇十日谈视频播客特辑》创造了一个戏剧人、跨界参与者与 up 主的交流场域。随后,10 月 25 日,央视新闻官宣,将与 B 站就本届主持人大赛合作共创视频播客主题环节,共同研究议程设置和环节设计。

从今年开始,B 站的视频播客创造了太多名场面。

拿最近来说,罗永浩与影视飓风创始人 Tim 的对谈仅上线两周,就创造了 470 万播放量,7.2 万弹幕;鲁豫的视频播客《慢谈》对话易立竞、陈奕迅、窦文涛的内容,也都突破 300 万播放量,在全平台引起讨论。

一种新的内容形态出现,必然会面对质疑与争议。视频播客也因为 " 播客 " 二字上了不少枷锁——受众群体狭窄?看惯短视频 / 短剧的用户还愿意为长内容买单吗?以及与播客一样也很难变现?似乎唯一的 " 流量路径 " 就是依赖名人效应?

但其实 B 站的野心从来不是做播客的视频版,而是用视频播客的形态,做真正优质的长访谈节目。正如视频播客的弹幕和评论区,最高频出现的其实是 " 深度内容 "" 下饭节目 "" 时长好评 "。

显然,观众也早就跳出了 " 播客 " 的固有认知,把这些内容当成了一档档鲜活、有料的追更必选。

不止名人访谈,B 站多的是不同赛道的 " 细糠 "

提起 B 站视频播客,很多人先想到的都是那几档出圈的节目:于谦大爷那档《多新鲜呐》、鲁豫《慢谈》《罗永浩的十字路口》。除了 B 站站内,切片内容可谓在全平台刷屏了。

不可否认,这些大咖对话是赛道的 " 门面担当 ",一次次把视频播客推至热点话题的中心。

但只要点开 B 站视频播客的热榜往下翻,就会发现另一番天地。没有高国民度、认知度的名人撑场,各个赛道的 UP 主、KOL 依靠精准内容,照样圈住了自己的受众,拆解方方面面的话题与兴趣领域。

最接地气的当属多人生活化聊天赛道,UP 主王一块的视频播客颇有接地气版《锵锵三人行》《圆桌派》的即视感,固定的三人班底围坐一桌,聊的都是职场社交、志愿填报这些普通人最关心的话题。

《" 不会说话 " 怎么办?低情商人群的自救指南!》一期里,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拆解说话之道,从 " 什么是情商 " 到 " 低情商解法 ",闲适聊天,插科打诨间全是干货。

UP 奇客张小呆则瞄准了人生迷茫期的年轻人,选题放在毕业季、创业期、求职等每个普通人的转折点上,不管你是已经上班的牛马还是正在埋头读书的大学牲,都能在里面找到共鸣。

更深度、垂直的时政领域,有 up 苏恒台湾的《野礼会客室》,走的是简约硬核路线。机位对准主持人和硬核的两岸政论嘉宾,深入解析两岸议题,信息密度拉满。弹幕里 " 求科普 "" 涨知识了 " 的互动不断,成了时政爱好者的固定 " 打卡点 "。

游戏玩家的需求也被精准覆盖,薯条电台的 " 直播转点播 " 模式很讨巧。主播边玩《僵尸毁灭工程》边聊人生,话题从 " 打游戏的热情 " 飘到 " 斗胆聊聊爱情 "。

这种 " 进可看操作,退可听聊天 " 的设定,让游戏区的朋友找到了用弹幕对话,和主播跨服聊天的感觉。

音乐历来是最适合做 " 播客 " 类节目的赛道。

小娱就通过火出圈的那首《不得了 freestyle》(王齐铭)关注了 SoulSenseTWH 的视频播客。访谈和现场即兴唱歌穿插着的形式,创造了一个独立音乐的视频电台,成了小众音乐人的宝藏安利节目。

曾经用 AI 预测高考题,写高考作文的百大 UP" 图灵的猫 ",在视频播客中对话各家平台的 AI 技术大佬,让自研的 AI 动漫模型能够被视频画面展示,让科技内容也能靠通俗访谈圈粉。

生活、科技、音乐、时政、游戏……生长在 B 站自身一个个板块中的视频播客,也有着 B 站独特的生态特性,他们在不同的用户土壤中生长,长成完全不同的模样。

这些不同赛道的播客,共同构成了 B 站视频播客的多元生态。它不像传统播客那样局限于更精英视角的话题,也不只有罗永浩鲁豫这样的明星才能支撑。

每一档视频播客都有自己的受众,接地气有接地气的玩法,学院派也有学院派的表达,在弹幕和评论区,我们能看到不同圈层、不同身份的用户,创造着不同视频播客的互动风格。

播客同质化、名人效应的审美疲劳,从不是 B 站面临的问题。反而这么多年下来,多元创作者一直是 B 站的杀手锏。这些由创作者决定底色,而显得 " 五颜六色 " 的内容,这才是视频播客能持续生长的底气。

别只当它是播客:长访谈才是 B 站的核心 ACE

内容单一还不是对 B 站视频播客最大的误解。真正的刻板印象,恐怕还是把它只当成 " 带画面的播客 "。

不少人都在替 B 站焦虑:播客本就受众偏窄,变现又难,在这个基础上增加拍摄、剪辑成本,到底图啥?有人甚至下结论,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小众玩法。

但这何尝不是一种 " 狭隘 " 的字面意义的理解,如果换个视角,或许我们能找到 B 站究竟图什么?

把视线挪到大洋彼岸,海外的视频平台,视频播客的影响力早已超越播客范畴。

以海外头部视频播客《The Joe Rogan Experience》为例,其播客内容不限于文化、时政、商业等多个赛道,每一期观看量基本保持在 100w 上下,邀请过马斯克、特朗普等世界级影响力的嘉宾,成为现象级访谈 IP。

节目内容看似是 " 聊天 ",实则是场专业 talk show,即清谈节目、谈话节目,让嘉宾、观众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电视节目形式。

在海外,这种内容形式本就具有庞大的受众圈层与文化影响力。《艾伦秀》《鸡毛秀》《柯南秀》以及《荷伯报到》等各种各样的长访谈、话题性节目经久不衰。视频播客更像是这种土壤下,生长出来的新产物。

传统的访谈又少了点和年轻人的贴近感、新鲜感;播客本身又存在语境和受众比较狭窄的问题。

国内正缺乏这样一片土壤,B 站想要孵化的正是这样一块中文长访谈视频节目的新生之地,力图做出有 IP 价值、能长久流传的深度访谈内容。

以声音为主体的播客呈现的信息量始终有限,视频播客能够形成更生动的交流和更深入的互动氛围。嘉宾的表达更从视觉、听觉两者呈现,进入谈话的空间,理解彼此的语言,在这种互动中观众常常会收获更多信息。

于谦大爷的视频播客里摆满了各种二次元周边,就是对《多新鲜呐》这档节目的一种元素表达:一个 " 老顽主 " 体验年轻人的 " 新鲜玩意儿 ",聊谷子就展示谷子,聊围棋就摆上棋盘。

鲁豫与易立竞对谈的那期播客中,易立竞回忆起北漂时的自己,依然会哽咽,而这种哽咽是长达 10 秒的静止画面,体现在她的表情与肢体上,单靠声音是难以完全共情的。这段也成为了这期播客最出圈的切片之一。

与《鸡毛秀》《肥伦秀》一样,往往访谈嘉宾一个出圈环节的切片会带来大量的社媒讨论,再引流到正片。

仅仅是 Tim 送给罗永浩 iphone17 的一个切片在 B 站也有高达 14 万的播放量,就可以见得,好玩的环节自有其传播力。

长访谈节目中,往往拥有个人特质鲜明的主持人,他们的风格、赛道、策划和表达,都会吸引喜欢这种风格的观众。在这一点上,B 站更有话语权。

B 站视频播客靠着创作者的原本的内容生命力,把深度内容做得有了烟火气。up 主成了嘉宾和观众之间的连接点,观众追更当然就是认 up 主 / 播客主的表达、风格和态度。

在这些不同特点、与创作风格 up 主垂直赛道的切口下,视频播客能通过内容带来更广泛的社会情绪共振,实现更大范围的内容传播。

小娱长期关注的 up 主 " 天才女友 GG" 就从 " 时尚社会学 " 这个切口讨论着更广泛的社会议题,访谈时尚女魔头苏芒、社会学者沈奕斐,既玩了更广泛的时尚话题,又深入到消费主义这种与年轻人息息相关的热门议题中。

另一方面,B 站基于内容生态里各个板块及社交玩法的协同,能衍生出更多长尾话题,这些长尾的讨论为内容带来持久的生命力。

不同调性的 up 主和嘉宾可以充分再 B 站的视频播客里玩 " 跨界 ",毕竟前有谦大爷跨界吃谷、尝试地偶的打样,后有《乌镇十日谈》里徐志胜和丁一滕被聚起来,既谈喜剧又谈戏剧。

这也是央视和乌镇戏剧节选择 B 站合作视频播客的原因。央视看中的是长访谈对传统内容的年轻化改造潜力,乌镇戏剧节则盯上了它能深度触达戏剧爱好者的能力——这种精准又有深度的连接,是其他形式难替代的。

当我们用长访谈视频的标的去看视频播客,变现这件事也并非如想象中那么难。

B 站本就有充电内容付费的渠道,粘性用户的付费意愿高。

那些喜欢长访谈内容的黏性用户,往往有着多元的品牌消费需求,并主动在自己的圈层分享、制造话题。被视频播客画面中的 " 同款 " 种草,让品牌与视频播客一同出圈,或许会成为常事。

当然 B 站视频播客,还会有很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一档有生命力的节目会不断创新、不断填充新的内容。

B 站视频播客或许需要更有环节、话题设计、明确的节目内核,让娱乐性、话题性和跨界的看点都具备。这些有主题、有设计的环节性玩法会带来记忆点,有强记忆点的东西才能吸引更多观众。

于谦的《多新鲜呐》就很能打破 " 视频播客 " 的固有想象。

对谈虎扑女神战英那期节目,就有个关键词盲盒的玩法,不同盲盒抽出不同关键词,带出访谈人物的人生故事和生活态度。既有娱乐性又有话题点,减弱 " 纯聊天 " 的松散感,就很能打破 " 视频播客 " 的固有想象。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视频播客的制作水准和商业化模式都会进一步成熟,或许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空间、棚;有更有趣的节目环节和制作方式,将节目真正延伸为一场 "show",成为国内全新的内容生态。

毕竟,从 " 纯聊天 " 到 " 访谈节目 ",才是长久之道,而真诚的长访谈节目,始终会是观众需要的优质内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b站 罗永浩 乌镇 鲁豫 普通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