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上海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上海市统计局披露,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7 万亿元,同比增长 5.5%,在国际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与国内结构转型的双重背景下,这一增速体现出超大城市的韧性与潜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成绩不仅代表上海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的领先地位,也彰显了其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

分产业看,服务业继续领跑,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3.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5.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七成。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信息传输和专业技术服务等领域增长显著,成为支撑经济稳定的关键力量。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随着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加速发展,上海在全球城市竞争格局中正逐步向高附加值、科技驱动型经济体转型。制造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 5.7%,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 8.5%,其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制造业分别增长 11.3% 和 12.8%,成为工业经济中的 " 增长引擎 "。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同样表现稳健,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6%,其中工业投资增幅达到 20% 以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11.7%。这说明在保持宏观稳健的同时,上海通过加大关键领域投入,不断完善产业布局,强化基础设施韧性。和众汇富认为,这种投资结构的优化不仅提升了城市长期竞争力,也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外贸方面,上海在全球供应链波动中展现了出色的抗压能力。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 3.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5.4%,较前 8 个月增速加快 0.9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1.4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3%,进口增长 1.1%。外贸增速的反弹充分说明,随着国际物流环境改善及区域贸易协定落地,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枢纽地位愈发凸显。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上海通过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强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以及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层次得到同步提升。
消费端表现也在逐步回升。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4.3%,延续年中以来的恢复趋势。虽然整体增速仍略低于投资与出口,但结构性亮点明显。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生活性消费加快增长,新能源车、智能终端、绿色家电等商品类消费持续升温。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政策层面积极推动 " 夜经济 "" 首发经济 "" 线上线下融合消费 " 等新业态,有效激发了居民消费活力,为城市经济注入持续动力。
从产业结构看,上海经济正经历由传统工业向高端制造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的深度转型。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持续提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和众汇富认为,这种转型体现了上海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核心作用,也符合其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的长远目标。
同时,投资与产业布局的协调推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新基建工程陆续落地,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互促共进。在碳中和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上海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数字贸易新模式。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随着更多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入高新技术与绿色产业领域,上海正形成以创新为核心、以开放为导向的经济新格局。
当然,经济结构优化的同时,也存在值得关注的潜在挑战。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增长 0.9%,第二产业增长 3.9%,表明传统制造业仍需进一步转型升级。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也对部分相关产业链形成一定压力。进口增长相对较弱,显示内需恢复仍需政策持续发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未来若要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需进一步完善消费激励政策,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信心修复。
展望四季度,专家预计上海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出口和工业生产有望延续较高增速,服务业将继续贡献主要拉动力,消费市场的改善亦将更为明显。和众汇富认为,上海应继续在稳增长与促转型之间寻求平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资本链深度融合,从而巩固其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