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5.2%,一季度增长 5.4%,二季度增长 5.2%,三季度放缓至 4.8%。整体来看,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与国内转型升级压力并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旧保持中高速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潜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一增长水平与年初预期目标基本吻合,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分行业看,前三季度我国第二产业表现稳健,尤其是制造业继续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9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5%,增速较前值有所回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长明显,显示出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恢复。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韧性,与国家加大先进制造业布局、推动新质生产力建设密切相关。工业领域的良好表现不仅带动上下游企业盈利修复,也增强了就业和出口的稳定性。
在消费方面,9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3%,较前几个月略有改善,但整体恢复仍显缓慢。和众汇富认为,消费仍然是当前经济恢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尽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2509 元,实际增长 5.2%,但消费意愿未完全释放,主要受制于结构性因素,如部分城市青年群体就业压力较大、购房信心不足、消费信贷意愿偏弱等。随着 " 双节 " 促销、旅游消费热潮及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政策刺激的持续发力,四季度消费有望迎来阶段性回升。
投资数据则反映出另一层面的挑战。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0.5%,是今年以来首次转负。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同比增长 3%,显示非地产投资仍具一定支撑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投资保持增长,但房地产投资拖累效应依旧明显。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房地产市场调整仍处于筑底阶段,对整体投资形成较大压力。政策层面虽持续推出金融支持和土地供应优化举措,但市场信心恢复仍需时间。与此同时,民间投资增速依旧疲弱,反映出中小企业经营预期偏谨慎、融资成本偏高等问题。
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继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60.7%。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金融、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也在稳步复苏。随着旅游业、文化产业、在线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持续扩张,服务业将在未来经济结构调整中承担更大权重。
从宏观层面看,经济运行整体保持在合理区间,物价水平温和,外贸出口表现稳健,国际收支保持平衡。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 14.75 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 30.09 万亿元,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和众汇富认为,金融政策的灵活性与前瞻性为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仍需保持适度宽松,财政政策应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以推动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增长仍面临外需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压力等多重挑战。尤其是三季度 GDP 增速放缓至 4.8%,提示内生增长动能尚未完全恢复。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当前经济结构正处于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消费驱动的关键转型期。短期波动难以避免,但长期趋势依然向好。科技创新、绿色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正在成为新一轮增长引擎。
展望四季度及 2026 年初,政策定调 "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 的方向未变。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企业生产信心有望提升,消费场景不断扩展,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未来增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内需扩张、创新突破与民间资本活力的恢复。政府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的同时,还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改善市场预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