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6 日,药明康德发布 2025 年三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公司 Q3 营业收入 120.57 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5.26%。在利润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15 亿元,同比增幅 53.27%。归母扣非净利润为 39.40 亿元,同比增长 73.75%。
化学业务仍是增长主引擎,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29.3%。其中,TIDES 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表现突出,收入同比暴增 121.1% 至 78.4 亿元。小分子 CDMO 业务稳健增长。
截至 2025 年 9 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的在手订单金额高达 598.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1.2%。这一数据为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财务表现:
2025 年第三季度(Q3)实现营业收入 120.57 亿元,同比增长 15.26%;归母净利润 35.15 亿元,同比增长 53.27%;扣非归母净利润 39.40 亿元,同比增长 73.75%。
2025 年前三季度(YTD)实现营业收入 328.57 亿元,同比增长 18.61%;归母净利润 120.76 亿元,同比增长 84.84%;
扣非归母净利润 95.22 亿元,同比增长 42.51%。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部分源于出售联营企业 WuXi XDC Cayman Inc. 部分股权获得 32.23 亿元的非经常性收益。
核心业务进展:
化学业务是增长的核心引擎,前三季度收入 259.8 亿元,同比增长 29.3%。
其中,TIDES 业务(多肽与寡核苷酸)表现尤为突出,收入达到 78.4 亿元,同比激增 121.1%,成为拉动增长的最强动力。
小分子 CDMO(D&M)业务收入 142.4 亿元,同比增长 14.1%,保持稳健增长。
测试业务表现疲软,收入 41.7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0.04%),主要受临床 CRO 及 SMO 业务因市场价格因素下滑 6.4% 的拖累。
生物学业务 增速放缓,收入 19.5 亿元,同比增长 6.6%。

多肽(TIDES)业务扛起增长大旗
分业务板块来看,公司的增长引擎和结构性分化十分清晰。
化学业务是当之无愧的增长核心,前三季度贡献收入 259.8 亿元,同比增长 29.3%。
细分来看,TIDES 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的表现堪称惊艳。
受益于全球多肽药物的热潮及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该业务前三季度收入达到 78.4 亿元,同比飙升 121.1%。公司服务客户数与分子数均有显著提升,同时提前完成了泰兴多肽产能建设,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已提升至超 100,000L,显示出公司在该高景气赛道的卡位优势。
作为基本盘的小分子 CDMO(D&M)业务保持了稳健,收入 142.4 亿元,同比增长 14.1%。
项目管线持续扩张,累计新增 621 个分子,总数达到 3,430 个,其中后期及商业化项目稳步增加。公司预计到 2025 年底,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过 4,000kL,产能扩张仍在进行时。
在手订单激增,但业务板块冷热不均
截至 2025 年 9 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的在手订单金额高达 598.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1.2%。这一数据为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预示着未来几个季度的收入增长拥有极高的确定性。
从地域分布看,公司对海外市场的依赖依然显著。前三季度,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 31.9% 至 221.5 亿元,而中国客户收入则基本持平,仅增长 0.5%。
不过,在化学业务高歌猛进的背后,其他业务板块则表现平平。测试业务前三季度收入为 41.7 亿元,同比微降 0.04%。
其中,临床 CRO 及 SMO 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6.4%,财报解释为 " 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 "。生物学业务则实现了 6.6% 的温和增长,收入为 19.5 亿元,继续扮演着为公司 CRDMO 模式引流新客户的角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