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小巧玲珑、一个正好够吃一顿的 " 贝贝南瓜 " 成为了许多人的心头好,它的质地像栗子一样粉糯,常常在健身爱好者吃的轻食里占据一席之地。
好吃只是贝贝南瓜的优点之一,它热量低、膳食纤维含量高,非常适合替代一部分主食或甜食。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名叫贝贝南瓜
却不是真的 " 南瓜 "
南瓜在美洲被驯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6000 多年。最早进入中国的南瓜自东南沿海登陆后扩散,古人认为它 " 种出南番 ",故取名为 " 南瓜 ",也有别名 " 番瓜 ",另有 " 倭瓜 "" 窝瓜 "" 饭瓜 "" 金瓜 " 的叫法。
市面上常见的南瓜,往往大小相差悬殊,形状有长有圆,颜色也是红绿黄白皆有。为什么同样叫南瓜,差别还挺大?
原来,广义的 " 南瓜 ",是南瓜属植物的统称,这个家族的成员约有 20 多种,其中被人类驯化的栽培种主要有 5 种,包括狭义上的南瓜(又名中国南瓜)、笋瓜(又名印度南瓜)、西葫芦(又名美洲南瓜)、黑籽南瓜和墨西哥南瓜。在我国主要栽培的是前三种,它们之间互相杂交,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家族成员。
常见的 " 老南瓜 " 属于中国南瓜,长筒型的叫蜜本南瓜,扁圆形的叫磨盘南瓜。老南瓜个头硕大,味道虽甜,水分含量也比较高,蒸熟后的口感比较稀软。

贝贝南瓜在植物分类上属于笋瓜。笋瓜起源于较为寒冷的美洲安第斯山脉附近,它的耐寒性更好,果实含糖量更高。别看贝贝南瓜个头小,但它所属的笋瓜家族却能结出硕大无朋的果实,单个笋瓜最大可达 1200 多千克。
由于中国南瓜和笋瓜在外形和口味上非常接近,通常依靠果柄和花脱落后形成的 " 肚脐 " 进行区分:南瓜的果柄有五棱,上细下粗,笋瓜的柄是圆柱形,粗细基本均匀。南瓜的果脐是比较明显的一块不规则凹陷,笋瓜的果脐是一个小圆点或是小圆环。不过,随着它俩的杂交品种越来越多,这些特征也就不太明显了。

常见的西葫芦似乎只有长筒型一种,实际上它还有天鹅型、哑铃型、飞碟形等 " 不走寻常路 " 的果实形状。一些旅游景点售卖的飞碟形 " 莲花果 "" 太阳果 ",号称是太空种子,其实是观赏用的西葫芦。

西葫芦和黄瓜一样,都以食用表皮青绿的嫩果为主,很少有人看到它完全成熟后变黄的样子。不过,有一种西葫芦的变种 " 搅瓜 " 却是完全成熟后再吃的,它主要在上海崇明和江苏、安徽的一些地区栽培,又名金丝瓜。老熟的搅瓜表皮和瓜肉都是黄色的,蒸熟后切开,用筷子搅动瓜肉,内部的纤维很快变成了一条条金黄色的 " 粉丝 ",口感脆韧有弹性。

日常餐桌上,除了西葫芦比较容易区分开来,外形和口味相当接近的南瓜和笋瓜就很不容易分辨了,统统被归入 " 南瓜 " 的范畴。
贝贝南瓜卖得贵,
所以营养比大南瓜更高?
尽管许多商家都标榜自己出售的是最正宗的 " 贝贝南瓜 ",消费者也把小南瓜一律称为 " 贝贝南瓜 ",但实际上,市面上的 " 贝贝南瓜 " 并没有经过商标注册,因此凡是外形、口感相近的,都被纳入 " 贝贝南瓜 " 的范畴。
贝贝南瓜原是日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口感型迷你品种,最早在上海引进种植,名叫 " 惠和一号 ",这种迷你南瓜通常被视为正宗的贝贝南瓜。现在,国内正在不断面向市场需求和栽培条件,开展更多类型迷你南瓜新品种的培育,让大家买到的 " 贝贝南瓜 " 颜色、口味更加多样。
贝贝南瓜的售价高,主要因为它的种植和管理成本高。相比普通的大南瓜,贝贝南瓜种子的价格更贵,从下种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为了保证瓜的外形美观,避免长成 " 歪瓜裂枣 ",育苗、移栽和管理花费的人力物力也更多。

贝贝南瓜比较贵,那它的营养会更好吗?实验表明,贝贝南瓜的蛋白质含量达 25.030 毫克 / 克、多糖含量为 3.106 毫克 / 克,在各类南瓜中位居前列。贝贝南瓜的维生素含量也很优秀,维生素 A 含量约为 1.7 微克 / 克。贝贝南瓜的含水量较低,接近薯类,约占 80.95%;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果肉硬度较大,这成为它口感粉糯的重要原因。不过,贝贝南瓜毕竟是南瓜的一种,它的营养含量并没有到 " 远远超过大南瓜 " 的程度。
贝贝南瓜的热量约为同等重量米饭的 30%、馒头的 15% 左右,虽然热量比较低,但不代表它没有热量。至于能否吃贝贝南瓜减重,摄入的量才是关键。如果用贝贝南瓜替代一部分主食或是甜食,并合理搭配饮食营养结构,确实有助于减重。但是,贝贝南瓜里含有较多的淀粉,而且它的美味也诱惑着人们不知不觉间吃多。要是一口气吃上两三个,再来几碗大米饭,体重自然是不降反升。

贝贝南瓜怎么吃?
小巧的贝贝南瓜,最适合原汁原味的烹饪方式。整个儿洗干净蒸熟,或是直接放在微波炉里 " 转 " 熟,绵密香甜;切块和米饭一起焖,代替一部分主食,香气扑鼻;连皮切成月牙形,加入少量淀粉、盐和黑胡椒粉抓匀,放进空气炸锅烤熟,不逊色高糖高油的甜点;挖去里面的籽儿,将它当成容器,放入鸡蛋牛奶蒸成连 " 盅 " 一起吃的美味甜品,或是填入用调料腌好的排骨一起蒸,都格外美味。

至于加入大量油脂和糖的咸蛋黄焗南瓜、奶油南瓜汤,虽然更香甜好吃,却有着高热量的缺点,不建议经常吃。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各种南瓜美味做法!
参考文献
[ 1 ] 王加龙 , 孙秋菊 , 马坤 , 等 . 不同品种南瓜品质分析及其加工适性评价 [ J ] . 上海蔬菜 , 2025, ( 04 ) .
[ 2 ] 葛宇 , 韩文昊 , 刘大伟 . 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回顾和展望 [ J ] . 中国蔬菜 ,2016, ( 04 ) .
[ 3 ] 王珊 , 杨小慧 . 好吃又好看 迷你南瓜的背后故事 [ N ] . 东方城乡报 , 2024-08-23 .
[ 4 ] 同样是南瓜,它们凭什么贵很多?哪些南瓜将成主流?中国蔬菜公众号 .2025 年 6 月 10 日 .
[ 5 ] 朱美乔 . 如何科学食用南瓜界的 " 糖炒栗子 "? [ N ] . 中国食品报 ,2024-08-28.
策划制作
作者丨瑶华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丨王康 北京植物园科普中心主任 北京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植物学会会员
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
策划丨甄曦
责编丨甄曦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相关推荐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 " 转载 "

点亮 " 推荐 "
一起涨知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