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10 月 27 日讯(编辑 潇湘)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耗资数万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已逐渐蔓延至发展中国家——推动这一趋势的部分动力源于学术界称为 "AI 去殖民化 " 的理念。
其核心思想简单明了:昔日列强从殖民地掠夺石油等资源,却仅给予当地微薄利益。而如今,剥削者变为了美国科技巨头——发展中国家正力求确保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财富不只单单惠及硅谷。
许多国家的相关法规,已要求谷歌、Meta 等科技企业必须在本国境内处理本地数据。这促使相关企业选择在这些国家的本土建设或租赁数据设施,而非依赖全球基础设施。发展中国家还希望这些投资能创造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并通过就业机会培育本土人才。
印尼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自来水不可饮用、停电时常发生、全国人均年收入仅 2200 美元,但在雅加达郊区,巨型、无窗的数据中心建筑正拔地而起,内部密布着英伟达最新的人工智能芯片。
这些设施标志着印尼正意外崛起为人工智能热点地区——该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将以每年 30% 的速度增长,规模将达 24 亿美元。
" 相关模式正在形成——它必须对国家更加公平,"Indosat Ooredoo Hutchison 的首席执行官 Vikram Sinha 表示。该公司是一家部分国有的印尼电信供应商,正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数据中心项目。
AI 去殖民化
人工智能去殖民化是数据主权概念的延伸——该理念在斯诺登揭露美国科技公司协助政府监控外国领导人后获得关注。欧盟于 2018 年率先制定数据保护法规,此后多国纷纷效仿。
各国法规因国情而异,但核心原则是:如果一家发展中国家的银行想要让一家美国科技巨头存储客户数据并用人工智能进行分析,那么该银行必须与一家服务器位于本国境内的公司合作。
这些规定,加上本地企业对人工智能计算的真实需求,使得一些欠发达国家如今正成为人工智能繁荣的受益者——包括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谷歌最近已承诺在五年内投资 150 亿美元,在印度建设一个人工智能中心。亚马逊云服务则正斥资 50 亿美元扩建在泰国的基础设施。
研究公司 Mordor Intelligence 称,印度尼西亚的数据中心去年收入为 3.74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六倍。
印尼第二大电信供应商 Indosat 正大力押注这一新领域。其首席执行官辛哈(Sinha)坦言自己受到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鼓舞——后者在去年访问雅加达期间大力倡导 " 主权 AI"。黄仁勋当时在 Indosat 活动上表示:" 任何国家都不能坐视其自然资源——国民数据,被提取、转化为 ( 人工 ) 智能后再进口回国。"
辛哈在晚宴上向黄仁勋请教时,对方给出的箴言令他一直铭记于心:" 若坚信某件事,就全力以赴。"
对辛哈而言,这份信念正是 AI ……
Indosat 目前已计划到 2028 年,将其具备人工智能功能的服务器功率从目前的 20 兆瓦增加到 500 兆瓦,这些服务器将位于拥有备用电源的数据中心内。研究公司 DC Byte 指出,作为对比,美国弗吉尼亚州枢纽现有及规划中的总容量约为 3.8 万兆瓦。
行业经验法则显示,每兆瓦功率需 1000 万美元投资——这意味着 Sinha 需投入 50 亿美元。他认为,印尼本土化运营模式可将成本压低至该数字的 70%。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