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鳗财经》文 / 电鳗号
10 月 21 日,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红板科技 " ) 主板 IPO 申请,进行了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补充了研发及废料、行业技术竞争等问题。红板科技本次 IPO,拟发行不超过 21791.7862 万股,募集资金 205687.74 万元,主要用于 " 年产 120 万平方米高精密电路板项目 "。10 月 24 日,上交所公告,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年 10 月 31 日召开 2025 年第 48 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此次会议将审核红板科技的首发申请。
《电鳗财经》经调查研究发现,该公司招股书存在很多疑点,尤其是 " 一股独大 " 引发内控危机、关联交易与分红疑云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一股独大 " 引发内控危机
据招股书,红板科技控股股东香港红板持有公司 95.12% 的股份,Same Time BVI 持有香港红板 100.00% 的股份,叶森然持有 SameTime BVI 的 100.00% 的股份,因此,叶森然间接控制公司 95.12% 的股份,支配公司 95.12% 的股份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红板科技曾为香港上市公司协鑫新能源 ( 原 " 森泰集团 ",2014 年 5 月更名,股票代码:0451.HK ) 子公司,存在发行人的部分资产来自于上市公司的情形。
2017 年 8 月,协鑫新能源与叶森然完成相关出售事宜。红板科技实际控制人叶森然通过持有 Same Time BVI100% 股份取得发行人有关资产。
实控人控制超九成表决权,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公司决策的高效性,但也可能导致 " 一股独大 " 的局面,削弱其他股东的话语权和决策参与度。这种股权的高度集中 ( 也即 " 一股独大 " ) 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这类企业往往会出现掏空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财务造假等损害中小投资者的违法违规问题。
天眼查显示,公司实董事长叶森然周边风险有 91 条,另有历史风险 1 条,预警提醒也多达 50 条。在环保处罚方面,江西省环境保护厅于 2015 年 3 月 20 日对红板科技进行了调查,对总排口和车间排口外排废水分别取样监测。责令其加强对外排水污染物的治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并决定对公司作出罚款 54.4761 万元的行政处罚。2021 年 9 月,因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被江西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处以罚款 2.5 万元。
业内人士称,股权集中、" 一股独大 " 被视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绊脚石。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如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某一自然人或者家族,公司治理结构弱点将更加突出。如此一来,公司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怎能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 ?
业绩增长却现金净流出
招股书披露,2022 年 ~2024 年 ( 下称报告期 ) ,红板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 22.05 亿元、23.40 亿元、27.02 亿元 ,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41 亿元、1.05 亿元、2.14 亿元,存在一定波动。从上述财报数据可见,2023 年公司 " 增收不增利 ",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 25.53%。2024 年公司经营业绩则实现 "V 型反转 ",营收增长率达 15.5%,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翻倍,激增 103.8%。民生证券作为此次 IPO 的保荐机构,在电子元器件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但值得关注的是,民生证券与红板科技的合作恰逢公司经历 2023 年业绩低谷后、2024 年业绩大幅反弹的敏感时期。这种时机的选择,不免让市场对业绩真实性和可持续性产生疑虑。
需要注意的是,2024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超 1 亿元,由 2023 年的 5.78 亿元降至 4.71 元,同比下滑 18.5%。赚的钱,全在别人的口袋里。
负债和应收账款才是红板科技真正的 " 资产 ":
应收账款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5.91 亿元、7.21 亿元、8.73 亿元,应收账款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28.21%、32.42% 、34.00%,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且占比逐年上升。而且,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合计占应收账款期末总余额的比例分别为 50.51%、44.56%、36.19%。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也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在资产负债方面,2022 年末、2023 年末及 2024 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 ( 合并 ) 分别为 54.31%、54.06% 及 54.29%,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关联交易与分红疑云
红板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多项历史沿革问题,可能成为监管审核的焦点。
关联交易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向关联方租赁房产和采购服务的情形。其子公司红板电子向关联方 Dyford Industries Limited、叶森然等租赁房产用于经营,报告期内每年支付租金 148.80 万港元。
同时,公司向关联方东悦酒店及场地租赁方采购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报告期内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 215.31 万元、136.65 万元和 185.51 万元。虽然公司声称交易价格公允,但此类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公允性历来是证监会问询重点。
在资产负债结构上,公司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始终维持在 54% 左右的高位。在如此高的负债率下,公司却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别分红 6000 万元、7800 万元,累计分红 1.38 亿元。这种 " 举债分红 " 的行为可能引发监管对公司财务管理的质疑。
实际上,红板科技曾为香港上市公司协鑫新能源 ( 原 " 森泰集团 " ) 子公司。2017 年 8 月,协鑫新能源与叶森然完成相关出售事宜,叶森然通过持有 Same Time BVI100% 股份取得发行人有关资产。这种从上市公司分拆的背景,可能引发监管对资产独立性、同业竞争等问题的关注。
红板科技 IPO 能否顺利完成 ? 我们拭目以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