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位 10-27
OpenAI IPO计划第一步曝光,奥特曼骚操作看傻华尔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OpenAI 距离 IPO 更近一步。

最新消息,软银批准了对 OpenAI 剩余的 225 亿美元投资,这笔融资的条件是 OpenAI 要在年底前完成重组,为上市铺平道路。

与此同时,奥特曼各种骚操作被曝光:

他绕过投行和律师,主要依靠自己的心腹和英伟达、AMD 等谈判,操盘了价值 1.5 万亿美元的芯片交易。

这种非常规的交易流程导致达成的协议缺乏详细的财务条款,以及构成循环交易,遭到分析师广泛批评。

如果 OpenAI 重组不成,拿到的钱会变少

软银这次是真的豁出去了。

第二笔 225 亿美元的投资,加上之前的 75 亿美元,对 OpenAI 总投资额已经达到 300 亿美元。

不过这笔钱可不是白给的,OpenAI 必须在年底前完成公司重组,从非营利组织转型为公益企业(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为 IPO 铺平道路。

这是 OpenAI 在 4 月份宣布的 410 亿美元融资轮的一部分,这轮融资直接把 OpenAI 的估值推到了 2600 亿美元。

不过软银也给自己留了后路:如果 OpenAI 年底前搞不定重组,投资额就会从 300 亿美元缩水到 200 亿美元。

奥特曼的 " 独狼 " 谈判术震惊华尔街

根据金融时报消息,奥特曼在谈判价值 1.5 万亿美元的芯片交易时,把 OpenAI 的投行顾问和律师团队都晾在了一边。

与英伟达、甲骨文、AMD 和博通这些巨头直接对话时奥特曼只带着几个核心高管:

总裁 Greg Brockman、首席财务官 Sarah Friar 和新晋基础设施融资负责人 Peter Hoeschele。

三人中 Brockman 是 OpenAI 的创始团队成员,之前在 Stripe 担任 CTO。

一位接知情人士评价道:奥特曼是愿景家,但 Brockman 和他的团队是真正促成这些交易的人,他很安静,总是在幕后,但当事情变得复杂时,Brockman 才是那个推动前进的人。

Sarah Friar 曾是高盛的股权研究分析师,在 Salesforce 和 Block 担任过高级财务职位,去年才从社交网络应用 Nextdoor 的 CEO 位置上跳槽到 OpenAI。

Peter Hoeschele 此前是德勤顾问,现在 OpenAI 负责提升算力供应。

最让华尔街抓狂的是,OpenAI 这些交易的财务条款都模糊不清。

奥特曼团队的理念是 " 技术第一,财务细节以后再说 "。

他们把交易设计成多年期合同,付款与各种里程碑挂钩,如果未来需求变化或资金枯竭,OpenAI 还能缩减芯片订单。

那么英伟达难道在谈判中也不带律师吗?还真是。

知情人士称 " 奥特曼和黄仁勋有很长时间的交情,他们经常交流,这笔交易基本上就是他们俩谈成的。"

双方达成了一个惊人的协议:英伟达向 OpenAI 投资 1000 亿美元,而 OpenAI 则承诺在英伟达身上花费 3500 亿美元购买 10GW 的芯片。整个谈判过程中,双方都没有寻求外部顾问的建议。

是勾肩搭背的关系

与 AMD 的交易其实几年前就开始谈判,这一次 AMD CEO 苏姿丰终于拿出了有诚意的条件:给 OpenAI 授予了以每股 1 美分的价格购买 AMD 高达 10% 股份的认股权证,作为交换,OpenAI 承诺购买 6GW 的芯片。

与甲骨文的 3000 亿美元五年期合作则始于一个巧合。2024 年中,甲骨文在德克萨斯州阿比林建设的数据中心原客户突然退出,时任甲骨文云基础设施负责人 Clay Magouyrk 立即找到 OpenAI,后者当即拿下了这个项目。

这些交易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依靠的是信任而非合同细节。奥特曼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化交易流程,减少对抗性。

但这些承诺的数千亿美元收入到底能否兑现,还是个未知数。

奥特曼正在扩充他的顾问团队,9 月份刚挖来了马斯克 xAI 前 CFO Mike Liberatore 担任业务财务官,或许还有更多的大交易还在路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奥特曼 软银 英伟达 华尔街 融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