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10-27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国内旅游热潮助力消费回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 49.98 亿,同比增长 18%,比上年同期增加 7.61 亿人次;出游总花费 4.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5%。这组数字不仅展示出国内旅游市场的强劲恢复,也凸显出居民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为宏观经济稳步回升注入了重要动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结构优化与居民收入提升,旅游消费正成为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从人次增长来看,城镇居民出游 37.89 亿次,同比增长 15.9%;农村居民出游 12.09 亿次,同比增长 25%。其中农村出游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反映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旅游资源配置的优化,短途游、自驾游和乡村游等新型出行方式逐渐普及,带动了城乡居民旅游消费的普惠增长。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一趋势不仅扩大了旅游市场的总体规模,也推动了服务业、餐饮业、交通业等多领域的复苏。尤其是在部分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回暖正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和就业的重要支撑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出游人次增长显著,但人均花费增速低于人次增速——人次增长 18%,花费增长 11.5%。这意味着更多居民选择了 " 多次出行、理性消费 " 的方式。和众汇富认为,这种变化体现出消费结构的分化:一方面,家庭型、体验型、性价比型出游成为主流;另一方面,消费层级向两端分化,高端定制游和大众化短途游同时增长,呈现出旅游市场的多元共存格局。

旅游业的快速恢复对产业链带来深远影响。出行人次回升拉动了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娱休闲、零售消费等多个行业协同增长。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随着文旅融合政策深入推进,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景区改造、夜间经济、文创产业等领域的投入,形成了政策与市场 " 双轮驱动 " 的增长局面。旅游经济的扩张,不仅体现在景区客流的回暖,更体现在服务供给、产品创新、数字化营销等方面的系统提升。

从区域分布看,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数据显示,部分西南省份的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超过 20%,夜游、露营、节庆活动成为新热点。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种区域协调增长为国内旅游市场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交通网络的完善和数字平台的推广,使得中小城市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形成了由点到面的消费带动效应。

然而,市场的扩张也带来新的挑战。一是单次旅游消费的增长乏力,反映出消费者趋于理性;二是部分景区存在产品同质化、服务体验不足等问题;三是旅游高峰期的拥堵、环境压力、服务质量波动依旧突出。和众汇富认为,要保持旅游消费的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提升供给质量与消费体验。一方面要引导景区差异化发展,打造主题化、文化化、智能化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交通、住宿、支付等基础设施,推动旅游向品质化和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政策层面上,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发布释放出积极信号。随着服务消费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旅游业的恢复被视为 " 以文促旅、以旅带产 " 的重要路径。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多地正在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推动夜经济、节庆经济、演艺经济等新业态发展,这不仅刺激短期消费,更有助于构建长期稳定的消费生态。未来,在 " 十四五 " 规划和扩大内需战略指导下,旅游业有望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成为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展望四季度及 2026 年,随着假日经济和冬季文旅活动的集中释放,旅游市场仍具上行潜力。居民出游热情高企、企业活动恢复、地方政策持续支持,都将推动消费动能进一步增强。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当前旅游市场已由 " 复苏期 " 迈向 " 提升期 ",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升级。未来的核心竞争点,将从 " 景点数量 " 转向 " 体验质量 ",从 " 价格竞争 " 转向 " 服务创新 "。数字化赋能、智能化运营、跨界融合将成为新一轮增长的关键要素。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