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们,周一开门红 ~
A 股市场全线爆发,沪指年内再创新高,盘中最高冲至 3999.07 点,距 4000 点大关仅一步之遥。

(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业内指出,近期中美关系释放一系列缓和信号,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重磅文件出炉,短期来看,政策明确性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中长期而言,为 A 股提供了清晰的增长路径,有望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夯实牛市基础。
亚太市场集体走强,日经 225 指数史上首次涨破 5 万点,韩国 KOSPI 指数首次突破 4000 点大关。
日经 225 指数 75 年来首次突破 5 万点大关,创历史新高,推动股市飙升的动力来自市场对新任首相支持刺激政策将带动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及美国在与他国的贸易协议谈判上传来了 " 好消息 "。
...
随着美联储降息,在央行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最近出现久违的重大信号!
跨国资金正以 5 年来最快速度回流。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9 月银行结售汇顺差达到 510 亿美元 ( 约合人民币 3627 亿 ) 。
这一数据创下 2020 年 12 月以来的单月最高水平。同时大幅高于前两个季度 122 亿美元的累计顺差。
简单说,就是过去停留在海外的资金,开始回流了。
结汇是企业或个人把外汇换成人民币,售汇则是用人民币买外汇。顺差就说明市场上 " 换人民币 " 的需求远大于 " 换外汇 " 的需求。
9 月银行结汇规模达到 2647 亿美元,而售汇为 2136 亿美元,中间的 510 亿美元差额就是结售汇顺差。
因此,无论是境内企业还是境外资金,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正在提升。
这波顺差主要有两股力量在推动:
首先,企业加快速度抛售美元。
过去几年,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资金倾向于选择高利息美元,随着美联储开始降息,年内美元指数下跌 8.70%,从年初的 110 附近跌至 7 月的 96 左右,不少持有美元的企业选择卖出。
过去 " 持汇观望 " 的企业,现在开始倾向于将外汇换成人民币,从 " 囤美元 " 到 " 换人民币 " 的转变,推高了结汇规模,推动了这波顺差。
其次,部分境外资金开始回流中国市场。
去年以来,上证指数大幅上扬,从点上升至 4000 点附近。随着经济数据企稳、股市回暖,在外资流入背景下,跨国资金开始重返中国。
外资对中国市场兴趣正持续升温。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 931 亿美元,已连续 4 个季度保持净流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步伐加快。
有分析指出,结售汇顺差达到 510 亿美元,显示出市场对人民币的乐观情绪正在上升,9 月份离岸人民币触及去年 11 月以来最强水平,出口企业加速结汇可能为人民币提供进一步支撑。
如此背景下,9 月的结售汇数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表明资金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增强。
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亚洲研究主管 Khoon Goh 表示,结售汇净顺差表明流入中国的资金正在增加,这有助于支撑人民币,同时出口商的结汇也在加速。
他认为,随着央行倾向于人民币走强并推动中间价上调,今年剩余时间可能会看到出口商结汇比率进一步上升,这将导致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刺激下,美股三大指数上周全线反攻,均创出历史新高。
四季度,关键的一周来了!
本周,全球市场将再迎 " 央行超级周 "。
10 月 30 日,美联储将举行议息会议,市场仍然普遍预期将再次降息 25 个基点。
10 月 30 日,日本央行与欧洲央行将同日公布利率决议。市场对日本央行的加息预期强化,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央行按兵不动。
数据发布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市场将聚焦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措辞,以捕捉未来利率下调幅度与速度的信号。
此外,华尔街高度关注美联储是否会在此次会议决定终止量化紧缩。
超级财报周来袭!
10 月底,美股市场将迎来 " 七巨头 " 中最集中的一波财报潮,微软、Meta、Alphabet 将于 10 月 30 日发布季度业绩,苹果与亚马逊则紧随其后于 10 月 31 日发布。
这一轮财报放榜,不仅检验各巨头在 AI 竞赛中的真实成色,更将为第四季度科技股的整体走势定下基调。
LSEG 高级研究员 Tajinder Dhillon 预计," 科技七巨头 " 本季利润增长 16.6%,而其他标普 500 指数成份股公司为 8.1%。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