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前天
乡村全面振兴实践样本:从资源聚变到产业裂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秋高气爽,当高挂枝头的青色柿果逐渐变为深黄色,丰收的季节已悄然来临。10 月 23 日," 富平有好‘柿’—富平县湾里村柿子产业融合庆丰收活动 " 在陕西富平湾里村举办,在湾里村柿子未来工厂建成投产一周年之际,湾里村正在经历着一场全方位的 " 聚变 ",柿子未来工厂夯实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基础,柿染柿漆、国际青旅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与此同时,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不断涌现的本土人才,更让湾里村的振兴之路走得坚定且坚实。

富平县湾里村柿子产业融合庆丰收活动现场

资源 " 裂变 " 富平柿子走上产业化快车道

对于地处关中大地的富平湾里村而言,当下的 " 聚变 " 源于多年前的 " 裂变 "。

2014 年起,中国三星响应国家 " 精准扶贫 " 号召,启动 " 三星分享村庄 " 产业扶贫项目,包括河北南峪村、贵州白岩村、四川干埝村、陕西湾里村等 13 个村庄开启了以产业发展、人才培育为核心的乡村振兴进程。从此,资金和资源在这些村庄聚集,本地人才得以快速成长,求发展、勇创新的氛围愈来愈浓厚,具有自我 " 造血 " 能力的本土产业逐渐壮大,激活了沉睡的乡村。

陕西富平县地处陕西省中部,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县薛镇湾里村由于位置较偏、地少人多,且远离交通要道,一直以来都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乡村。不过,当地是世界闻名的柿子优产区,其特产富平大尖柿是柿树中的名优品种,富平柿饼口感好品质佳、营养丰富,更是享誉海内外的地方特产。

2018 年,中国三星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就富平柿饼产业扶贫项目达成合作,首先聚焦土壤改良和科学种植,从源头提升柿子产业的发展潜力。此后," 富平促发柿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在湾里村成立,中国三星又为当地建起冷冻库和晾晒棚。从此,特色产业从单纯生产和销售柿子鲜果,逐渐延伸到柿子种植技术培训、农资供应、柿子采收、柿饼加工和销售等业务," 裂变 " 效应也从这枚小小的柿子开始。

富平湾里村村民采摘柿子

2019 年,湾里村村支书赵毕锋参加了由中国三星组织的村带头人访韩活动。这次访问为他提供了一个拓宽视野、学习乡村产业发展经验的机会,也让他深入了解韩国尚州 " 柿饼村 " 等多个特色农业基地的发展理念、运作模式,并将它们融汇到湾里村的发展探索中。

湾里村柿子产业稳步发展,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商标、包装和运营团队,到 2023 年前后,一个以本土资源为基础的地方特色产业初具雏形。此后,为助推产业发展 " 更上一层楼 ",中国三星通过资金帮扶、引进技术,帮助当地建设具有现代产业加工能力的 " 未来工厂 "。

2024 年 10 月,占地 2600 平米的未来工厂竣工投产,该工厂清洗、分选等多个环节都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分选削皮车间配备了国内领先的清洗风干分选设备,创新的削皮去蒂机保证了果肉的洁净,同时,垂直部署的柿皮传送线也使得削皮效率倍增,让以往每天最多削皮 2000 斤的加工能力陡然提升了一倍以上。

这一现代化工厂拥有自研专利技术的柿饼晾晒室,让柿饼可提前 20 天上市,并有效解决发霉、上霜慢的问题。创新的送风风道与排风设计确保受风均匀,而集除湿、制冷、换新风于一体的机组则提高了除湿效率,通过自动控制温湿度,既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 柿子未来工厂 " 自动化分选车间

" 柿子未来工厂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加工新技术,促进了富平柿饼标准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冬对未来工厂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工厂的建成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

融合 " 聚变 " " 柿食柿色 " 衍生多产融合生态

如果说未来工厂的成功运营,标志着湾里村的柿饼产业从 1.0 阶段进入 2.0 阶段,那么围绕柿子衍生发散出的文化艺术交流、乡村人才培养以及文旅实业,则让这个村庄进入 " 聚变 " 的新阶段。

2023 年 9 月,湾里村合作社经理杨维娜随中国三星 " 分享村庄 " 项目参加了第二次村带头人访韩活动,学习交流后,杨维娜看到韩国乡村农产品发展经验后,深受启发,开始探索推动湾里村产业升级和三产融合的信心。杨维娜从利用废弃的青柿子作为染色原料入手,在当地政府、第三方科研院所的帮扶下,投身到柿子漆、柿染产业的发展中。

" 村带头人访韩 " 活动期间,杨维娜参观农博会柿子深加工产品

柿染是从唐代就有的植物染,这一 " 绿色染料 " 不仅与人体亲和,而且色泽独特,能让布料呈现出类似皮革的质感。在当地柿漆、柿染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吸引了众多返乡和外来人才,不断积聚外部资源。

原先从事二手车检测行业的刘耀鹏回到家乡湾里村,从零开始学习柿漆制作与柿染上色技艺,而今已成为熟练掌握精湛柿染手艺的 " 匠人 "。曾经从事房地产行业的陈晨,扎根到湾里村投身柿染产业,她以非遗植物染布为切入点,并在西安建立了工作室,通过线上平台推广销售柿染布,而今月销售额已超过十万。

湾里村 " 柿食柿色 " 产业蒸蒸日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部资源,也让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有了更多触点和方向。

2023 年 10 月,中国第一家柿染艺术馆在湾里村正式开馆。当日,湾里村举行 " 柿食柿色联合展演秀 ",西安美术学院学生以一场精彩绝伦的柿染服装秀,生动演绎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的碰撞盛宴。

不断发展的柿饼柿染产业,为湾里村的妇女提供了在家门口增收的新途径,至 2024 年 9 月,村合作社已助力 6563 人次实现就近就业,社员家庭平均增收超过 6000 元。独特的 " 柿食柿色 "IP,也正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025 年 10 月,西安美术学院发起的 " 柿染文创开发微专业 " 正式揭牌,研学基地也同步在湾里村落成,该院服装系教授潘璠致力于构建柿染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让地方资源和技艺传承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

不仅如此,三星也将其乡村人才培训基地 " 未来教室 " 落地在湾里村,提升乡村基层治理与带头人带领产业发展的能力,使整个村庄成为开放、互动的教育空间。

如今,湾里村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合作高校、乡村培训人员等外来人员的持续增多,对集中住宿、配套服务的现实需求日益迫切,湾里村国际青旅由此应运而生,这也是坐落在中国乡村的第一家国际青旅。青旅计划联动未来教室、艺术培训、美院合作、艺术展览等资源,进一步吸引更多青年群体深度参与乡村体验。

" 湾里村成功的核心是裂变和聚变‘双效应’协同的结果。我们始终遵循‘小产品大产业’的思路,从柿子的全生命周期发掘其价值。把柿子的价值裂变到多个产业分别发展,逐个推动其落地、发展和升级。在产业多元蓝图制订后,我们发动多方力量凝心聚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依托‘合作社及村民主导 + 爱心企业赋能 + 社会组织专业化实施’的原则,多方形成的聚变效应。" 中国三星副总经理张剑表示。在实现 " 聚变 " 发展的道路上,富平湾里村已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国三星 " 分享经营 " 的企业理念也在湾里村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三星 陕西 乡村振兴 技术培训 韩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