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软银 CEO 孙正义(左)与 OpenAI CEO 山姆 · 奥特曼
10 月 26 日消息,软银集团董事会已批准向 OpenAI 追加投资 225 亿美元,这是其总投资计划中的第二笔拨款。此举标志着软银将完成对这家 AI 领军企业总额高达 300 亿美元的阶段性投资。
据悉,这笔投资的最终落实以 OpenAI 完成特定的企业重组为前提。该重组将使 OpenAI 转型为一家公益公司,为其最终公开上市扫清障碍。软银的这一决策表明,其对 OpenAI 顺利完成重组持乐观态度。
根据今年 4 月披露的投资条款,若 OpenAI 未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重组,软银有权削减投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融资对 OpenAI 的估值已达 2600 亿美元(不含本轮融资额)。
据悉,这轮融资由软银主导、总额为 410 亿美元,其中软银投资达 300 亿美元。此前,软银已在首轮出资中向 OpenAI 投入 75 亿美元。其他投资机构,包括 Dragone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和 Thrive Capital,共同贡献了 110 亿美元。如今,软银剩余的 225 亿美元投资也已获批。
这笔巨额资金将主要用于应对 OpenAI 持续攀升的 AI 模型研发和运营成本。据该公司预测,其计算支出将在今年达到 160 亿美元,明年更将飙升至 400 亿美元。为支持长远的技术突破,OpenAI 还预留了直至 2030 年、总额高达 1000 亿美元的专项计算预算。
财务数据显示,OpenAI 去年末账面现金为 76 亿美元。公司向投资者透露,预计今年运营支出将超过 80 亿美元,明年将达到约 170 亿美元。尽管面临巨额支出,OpenAI 在资本市场仍备受追捧。近期其员工股转让交易显示,公司估值已攀升至 5000 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OpenAI 的 IPO 可能仍需数年时间。这主要源于其独特的公司架构:2015 年成立时采用的非营利组织模式,使得早期投资者和员工持有的是利润分配权而非传统股权。
若重组顺利完成,这些权益将转换为公益公司的标准股份,涵盖去年 66 亿美元和今年 410 亿美元融资轮的所有参与者。不过,在此之前,OpenAI 仍需完成两个关键步骤:与重要投资方兼商业伙伴微软达成新协议,并获得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
其中,微软与 OpenAI 正在完善收入分成协议的具体条款。根据现有安排,微软可获得 OpenAI 总收入的 20%,并拥有在 2030 年前向其客户转售 OpenAI 技术的权利。双方已于上月就深化合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同时,该重组方案需要获得特拉华州和加州总检察长的批准。部分关注 AI 伦理的非营利组织担忧此次重组可能削弱 OpenAI" 为造福全人类开发 AGI" 的初心,正积极游说监管机构,要求确保原非营利组织在新实体中保持控股权。
今年早些时候,OpenAI 已就部分关切做出承诺:非营利组织将继续保持对营利实体的控制权,并获得价值不低于 1000 亿美元的股权,约占重组后公司总股本的三分之一。
此外,OpenAI 正应对联合创始人埃隆 · 马斯克提起的诉讼。这位特斯拉 CEO 在 OpenAI 早期曾注资数千万美元,现试图阻止此次重组,指控公司背离创立初心。OpenAI 已要求法院驳回相关指控,并提起反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