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名的 " 最后一关 " 已落下帷幕,但这场 " 择校战役 " 还没到放松的时候!每年都有考生因为忽略报名后的信息核查,导致辛苦准备的报考流程 " 白费功夫 " ——要么报考点选错无法参加考试,要么学历校验未过失去资格,甚至因没保存关键材料影响后续现场确认。今天这篇文章,帮全体考研人梳理报名后必做的 3 项核查工作,快对照检查!
研招网核心信息:这 5 项不确认,考不了试!
报名成功后,第一步必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在 " 报名信息查看 " 页面逐项核对以下关键内容,建议边核对边标注,避免遗漏:
报考单位 & 专业:别把 " 校区 " 和 " 代码 " 搞混!
重点核对:院校名称是否为目标院校(如 " 北京大学 "vs"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专业名称及代码是否准确(尤其是名称相似的专业,如 " 金融学 "vs" 金融硕士 ",代码不同考试科目可能完全不一样)、研究方向是否为意向方向(部分院校研究方向选错会影响后续导师选择)。
易错提醒:报考 " 异地校区 " 的考生要格外注意(如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 "),若误选校本部,后续考试和上学地点都会受影响。
操作建议:截图保存 " 报考单位 " 页面,标注关键信息,后续现场确认时可对照检查。
报考点:必须符合 " 属地原则 ",否则直接驳回!
报考点选错是每年 " 退报重报 " 的重灾区,尤其是在职考生、往届生和异地考生,一定要确认报考点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应届生:通常需选择 " 本科院校所在地报考点 ",若因实习等原因需在异地报考,需提前确认当地教育考试院是否接受 " 应届生异地报考 "(部分省份需提供实习证明)。
往届生:若在户籍地报考,选 " 户籍地市级教育考试院 ";若在工作地报考,需选 " 工作地市级教育考试院 ",且后续可能需提供 " 工作证明、社保缴纳记录或居住证 "(具体以报考点通知为准)。
核查技巧:在研招网 " 报考点 " 页面,点击 " 查看报考点公告 ",确认自己是否符合该报考点的 " 接收范围 ",比如部分高校报考点仅接收 " 本校考生 ",不接受外校考生报考。
学历 / 学籍校验结果:未通过的别慌,这样补救!
学历校验是研招网对考生学历真实性的初步审核,报名页面 " 学历(学籍)校验结果 " 一栏会显示 " 通过 "" 未通过 " 或 " 待核验 ",不同结果处理方式不同:
显示 " 通过 ":无需额外操作,后续按要求准备材料即可。
显示 " 未通过 ":别慌!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往届生、成人自考 / 函授学历、境外学历考生,按以下步骤补救:
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入 " 学历认证 " 页面,申请 "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应届生申请 " 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
若为 " 境外学历 ",需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官网,申请 " 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通常 10-15 个工作日可出结果;
保存认证报告的 PDF 版和截图,后续现场确认时提交给报考点审核,部分报考点支持线上上传补充材料,需关注报考点通知。
考试科目:别把 " 专硕 " 和 " 学硕 " 科目搞混!
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差异极大,尤其是 " 学硕 " 和 " 专硕 "、" 统考 " 和 " 自命题 " 科目,一定要确认:
公共课:如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204 英语二 " 是否正确(学硕多考英语一,专硕多考英语二,部分院校专硕也考英语一);
专业课:科目代码和名称是否与目标院校招生简章一致(如 "303 数学三 "vs"396 经济类综合能力 ","431 金融学综合 "vs"801 经济学 ");
特殊要求:部分专业需考 " 业务课二 " 或 " 单独考试科目 ",若发现科目错误,需立即联系目标院校招生办,确认是否有补救办法(若报名已截止,需咨询是否可修改或需重新报名,具体以院校回复为准)。
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错 1 个字都不行!
个人信息是 " 身份核验 " 的关键,需逐字核对:姓名、身份证号、性别、民族是否与身份证完全一致;手机号码是否为本人在用号码(后续准考证打印、复试通知等重要信息会通过短信发送);电子邮箱是否能正常登录(部分院校会通过邮件发送补充通知)。
若发现信息错误:立即登录研招网尝试修改,若无法修改(如身份证号错误),需第一时间联系目标院校招生办和报考点,提交 " 信息修改申请 ",避免因身份信息不符无法入场考试。
学历校验未通过?3 步搞定补救,别等现场确认再慌!
很多考生看到 " 学历校验未通过 " 就慌了,其实只要及时补救,完全不影响报考。以下是针对不同学历类型的补救方案,快对号入座:
国内普通本科 / 专科往届生:补打 " 学历备案表 "
成人自考 / 函授 / 网络教育学历:先补 " 学历认证 "
若学信网无法查询到学历信息(常见于 2002 年前毕业的考生、部分成人教育学历),需申请 " 纸质学历认证报告 ":登录学信网 " 学历认证 " 页面,选择 " 网上申请 ",按要求上传身份证、学历证书扫描件,提交后通常 5-10 个工作日可出结果,认证通过后会生成 " 学历认证报告编号 ",需在研招网 " 补充材料 " 中填写。
境外学历(留学回国考生):办 " 留学认证 " 是关键
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http://zwfw.cscse.edu.cn/),注册后申请 " 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需上传护照、学历证书、成绩单、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等材料,审核周期约 15 个工作日,认证通过后可获得 " 认证书编号 ",后续报名信息补充和现场确认都需用到。
注意:补救要赶早!
部分报考点会在 10 月底 -11 月初开放 " 学历补充材料上传通道 ",若错过这个时间,现场确认时可能需要额外跑一趟提交纸质材料,建议 11 月前完成所有认证流程,避免耽误后续环节。
这 3 类材料必须保存!丢了影响现场确认和复试!
报名成功不代表 " 万事大吉 ",以下 3 类材料若丢失,会直接影响现场确认、准考证打印甚至复试:
报名号:现场确认 " 必报号码 ",记不住查不到!
报名号是研招网生成的 10 位数字编号(如 "2026110101XXXXXX"),现场确认时工作人员会通过报名号调取你的报名信息,若忘记或丢失:
找回方式:登录研招网,在 " 报名信息查看 " 页面可直接看到;或通过 " 忘记报名号 " 功能,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找回。
保存建议:将报名号存到手机 " 备忘录 ",并设置 " 提醒 ",现场确认前 1 天再次核对。
缴费凭证:证明 " 报名成功 " 的唯一依据!
无论是线上缴费还是线下缴费,都必须保存缴费凭证:
线上缴费(研招网支付、支付宝 / 微信支付):截图保存支付成功页面,标注 " 报考年份、报考单位、缴费金额 ",若后续出现 " 已缴费但显示未成功 " 的情况,可凭此凭证联系研招网客服核实;
线下缴费(部分报考点要求现场缴费):保存缴费发票或收据,务必加盖报考点公章,避免因 " 无缴费证明 " 被认定为 " 未报名成功 "。
报名信息表:打印 2 份,现场确认和复试都要用!
现场确认:部分报考点要求提交报名信息表(需本人签字),用于核对报名信息;
复试:部分院校复试时会要求提交报名信息表,作为 " 报考资格审核 " 的材料之一;
最后提醒:这些时间节点别错过!
报名核查完成后,还要记好后续关键时间:
11 月中上旬:各省市现场确认(具体时间以报考点通知为准,应届生多为校园内确认,往届生需去报考点指定地点);
12 月中旬:研招网打印准考证(建议多打 2 份,分别放在考试袋、书包和家里,避免丢失);
12 月底:考研初试(提前 1 天去考点踩点,确认考场位置和交通路线)。
考研这条路,每一步都不能马虎。现在花 10 分钟做好信息核查,就是为后续的复习和考试 " 扫清障碍 "。若在核查过程中遇到问题,可拨打研招网客服电话(010-67410388)或目标院校招生办电话咨询,别自己硬扛!
祝所有考研人都能顺利通过核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冲刺复习中,成功上岸!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