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前天
被短剧反超后,“爱优腾芒”要抢乐园的生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锌刻度,作者 | 李觐麟,编辑   |   陈邓新

近日,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官宣测试 " 搜同款 " 功能,该功能已与抖音电商打通,实现内容和消费的闭环。

与此同时,QuestMobile 数据显示,红果短剧 6 月月活用户已达 2.1 亿,同比增长 179%,并首次超越优酷等传统长视频平台,如今再通过电商完善变现闭环,给长视频平台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

因此今年以来," 爱优腾芒 " 等长视频平台不仅加大扶持微短剧力度,还先后布局电商带货,就是为了护住濒临失守的基本盘。爱奇艺甚至还官宣了继扬州、开封后的第三座爱奇艺乐园,试图用沉浸体验、IP 消费和内容传播于一体的新场景描绘出第二增长曲线。

但现实是,这座寄托厚望的 "IP 城堡 ",能解长剧市场的焦虑吗?

爆款 IP 枯竭,长剧式微

今年国庆期间,爱奇艺加大了对剧综 IP 与文旅结合的宣传,从《我的阿勒泰》的夏牧场、《生万物》的临沂沂蒙红嫂旅游区、《暗夜与黎明》的上海红色主题路线到《一路繁花》中宣传的云南泸沽湖、《种地吧》衍生孵化的 " 种地星球 " 小镇,都成了爱奇艺引导用户线下体验的热门旅游地。

与此同时,今年 9 月,爱奇艺刚宣布第三家爱奇艺乐园将入驻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这是爱奇艺年内官宣的第三座线下乐园,继扬州、开封之后,这个长视频平台正以每月一座的速度,加速抢占线下文娱市场。

根据规划,王府井项目囊括全感剧场、MR 体验、影视置景互动等十余个核心项目,甚至专门设置明星活动现场,试图打造 " 沉浸体验 +IP 消费 + 内容传播 " 的复合型场景。爱奇艺 CEO 龚宇在现场演讲中强调:" 依托虚拟制片、AI、XR 等技术,我们已构建从线上影剧综漫到线下乐园的完整 IP 生态。"

这番布局背后,藏着长视频平台深深的焦虑。

据爱奇艺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会员服务、在线广告、内容发行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全线下滑,实现季度营收 66.3 亿元,同比下降 11%;归母净利润亏损 1.34 亿元,较 2024 年同期盈利 6870 万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 295.05%。

爱奇艺 Q2 财报

正因如此,爱奇艺寻找下一个增长点的任务开始变得急切。从 2024 年开始,爱奇艺先后推出短剧场、微剧场,还上线内容电商、直播带货服务,再到如今的 IP 衍生和线下乐园布局。而哪一个方向能够撑起第二增长极,爱奇艺仍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线下乐园的核心竞争力源于 IP 的号召力,而爱奇艺的 IP 储备正遭遇 " 断供 " 风险,长剧市场的冷风更是已吹透行业肌理。

2025 年暑期档,长剧市场迎来罕见冷清。灯塔数据显示,上半年集均播放量冠军《漂白》仅 5490 万次,放在去年同期只能排第六。更严峻的是,爆款剧的出现频率大幅降低,曾经制造《狂飙》《莲花楼》等现象级作品的 " 造星工厂 ",如今陷入沉寂。

多名编剧向蓝鲸新闻透露,今年长剧开机项目寥寥,不少团队转向短剧创作," 前几年还能接 36 集的项目,现在平台要求压缩到 12 集,甚至全剧本过会才能立项 "。

图源:DataEye

长剧式微的本质,是用户注意力的结构性转移。QuestMobile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红果短剧月活跃用户突破 2.12 亿,比上一年增长 179%,首次超越传统长视频平台优酷 2.006 亿的月活规模,短剧反超长视频已成既定现实。

为应对冲击," 爱优腾芒 " 也先后推出过不少微短剧计划,并试图以精品化作为差异化优势补齐生态短板,但从目前来看,收效甚微。

撩得动粉丝的情绪共鸣?

如果说长剧式微是整个行业的困惑,那么爆款 IP 供给不足就是爱奇艺的阵痛。

即便在长剧尚能产出爆款的年代,爱奇艺在造星能力上也并非行业顶尖。即便偶出爆款,也没能在后续的变现当中持续发力。

例如 2023 年《狂飙》的 " 强哥猪脚面 " 引发线下打卡潮,2024 年《我的阿勒泰》带火拍摄地文旅,这些案例看似证明了其 IP 变现能力,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隐患:《狂飙》虽成全网爆款,但由于 IP 余热大幅消退,并未给爱奇艺乐园落地带来太多流量;《我的阿勒泰》属于纪实类作品,缺乏适合乐园转化的奇幻场景与互动元素。

爆款乏力的根源,在于内容战略的摇摆。

4 月 23 日,在 "2025 爱奇艺世界 · 大会 " 上,爱奇艺创始人、CEO 龚宇宣布,爱奇艺内容电商上线,内容会涉及爱奇艺的 IP 内容、艺人明星等,主要是做直播带货,爱奇艺会员将是潜在最大的电商用户。

但这种 " 内容电商化 " 的尝试,反而分散了资源投入。爱奇艺同时推进乐园、微短剧、内容电商三线作战,本就吃紧的现金流被进一步稀释,难以集中力量打造爆款。

在 IP 运营上,爱奇艺也暴露短板。2025 年上半年自营卡牌业务 GMV 突破亿元,《淮水竹亭》《赴山海》销售额创新高,但这种轻量级衍生品与线下乐园的运营逻辑截然不同。卡牌依赖短期热度变现,而乐园需要持续的内容更新、场景维护与用户运营,两者的能力模型存在本质差异。

毕竟很多时候,为卡牌买单的更多是为了在短期内给偶像 " 冲业绩 " 的粉丝,他们为了让剧集尽快实现热度破万、全网声量暴增,往往会在剧集热播期间不遗余力地氪金。但真要让他们去线下乐园打卡,却不见得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行业竞争同样激烈。大型游乐园迪士尼在上海、香港布局的乐园年客流量均超千万,环球影城凭借哈利波特 IP 打造沉浸式场景,本土玩家华强方特已在全国落地 30 余家主题公园。爱奇艺乐园的 " 小型化、快迭代 " 定位虽有差异,但要是缺乏独家 IP 支撑,很容易陷入 " 同质化陷阱 "。如果只是单纯将影视 IP 的场景或 3D 互动搬到游乐园里,那对用户来说还不如继续在家看剧更沉浸。

爱奇艺的线下乐园布局,本质是长视频平台在生存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能否走通,取决于三个核心命题的答案:IP 供给能否持续?运营能力能否匹配?商业闭环能否打通?

影视 IP 衍生的卡牌、周边

若长剧市场持续低迷,爱奇艺需加快 " 短剧 IP 长效化 " 探索,或加强与网文平台、动漫公司的合作,构建多元化 IP 储备库。否则,乐园终将沦为 " 无源之水 "。

乐园不应孤立存在,而需与衍生品电商、会员体系、线下演出形成联动。比如在乐园内设置衍生品体验区,通过 MR 技术实现 " 线下试玩 + 线上购买 ",将单次消费转化为长期复购。

在 IP 源头枯竭、爆款能力不足的现实面前,仅靠技术或许不够。爱奇艺的线下冒险,既是长视频行业的自救实验,也是对内容价值的终极考验。当观众愿意为一个 IP 走进乐园,本质上是为那份情绪共鸣买单。而这份共鸣,恰恰是当前长视频平台最稀缺的资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爱奇艺 视频平台 开封 王府井 扬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