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前天
杨浦滨江又迎“大师课”,深度解析宋型文化密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活字印刷术与宋朝出现了许多饱读诗书之士有何关联?宋朝的科举制度又对诗歌的题材、文人的审美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由中共杨浦区委宣传部主办的 " 人民城市 · 杨浦大师课 " 第七讲在杨浦滨江举行。复旦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育部 " 青年长江学者 " 侯体健以 " 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风貌 " 为题,为现场听众带来一场深入浅出、意蕴绵长的传统文化讲座。

侯体健从陈寅恪 "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的观点出发,系统阐释了宋代 " 文官政治 " 与 " 士大夫精神 " 所共同塑造的 " 宋型文化 " 特质。他结合 " 誓碑遗训 "" 科举制度 "" 印刷革命 " 等历史细节,揭示了宋代文化高度发展的制度基础与社会背景,指出宋代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座高峰,更在政治结构、知识传播、文人生活等方面形成了独特风貌。

讲座中,侯体健以欧阳修、苏轼、陆游、辛弃疾等文学巨匠的经典作品为例,精妙解析了宋代文学 " 以意胜 "" 贵深折透辟 " 的审美特质。从欧阳修的《蝶恋花》到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从辛弃疾的《沁园春》到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他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引领听众品味宋诗 " 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 的艺术魅力,感受宋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情感与精神气骨。

在探讨宋代文化对当代的启示时,侯体健表示宋代文人的理性精神、审美追求与家国情怀,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理解宋代文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与千年文脉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整场讲座融文学赏析、历史洞察与当代思考于一体,既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又具强烈的现实观照,展现了人文研究与时代精神的有效融合。

" 人民城市 · 杨浦大师课 " 已在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开办过 6 期,通过跨领域整合育人 " 大师资 ",系统化设计、基地化运作课程,精心打造了集形势与政策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城市文明创新发展研究于一体的讲座平台,旨在深化区校联动机制,打造人民城市理念实践育人的示范高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文学 讲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