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 月 27 日讯(记者 张洋洋)" 今天的物流体系极度依赖数据,物流的 AI 化需要从最基础的执行单元突破瓶颈。" 在 2025 数字物流大会上,G7 易流创始人翟学魂如是说到,如今物流行业进入以 " 生产物流 " 主导的下半场,AI 正深度重塑物流行业的核心价值链。
过去十年,电商快递推动了以 " 消费物流 " 为核心的行业增长;而如今的增长逻辑,正在被 " 生产物流 " 所重构。
翟学魂指出,2025 年全国物流结构出现显著变化:200 公里以下的短途运输需求上升,而中长途运输占比下降。运距的缩短意味着更高的效率要求,也带来了新能源车辆、自动驾驶等新变量的出现。
▍无人物流车破局 " 城配 " 困境
" 城配场景的核心矛盾是‘卷’。" 新石器无人车副总裁徐明远直言,供需失衡、运力过剩、同质化竞争,价格战成为常态," 我们认为只有掌握别人没有的超级武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而无人车就是这样的武器 "。
作为 L4 级自动驾驶物流车的代表企业,新石器在 2025 年进入爆发阶段。
徐明远透露,公司在年初投放运营车辆仅 2000 多辆,而到 9 月,这一数字已经突破 1 万辆,仅九个月就实现四倍增长。同时,新石器刚刚完成 D 轮融资,融资额超过 6 亿美元,成为今年自动驾驶领域最大单笔融资。
" 如果说过去几年行业还在‘试水’,那 2025 年无人车已经从概念走进了真金白银的规模化阶段。" 徐明远表示。
在现场,徐明远用一组数字解释无人车的 " 成本革命 ":" 一辆面包车 + 一名司机构成一单位运力。无人车取代司机后,单车可全天运行,相当于两个司机同时作业。综合算下来,运营成本下降幅度超过 50%。"
以典型的跨城网点到驿站场景为例,传统人工配送单票成本约 0.2 元,而使用无人车可降至 0.1 元以下," 即便考虑增值服务与维保成本,平均降本仍超过 50%"。
这套经济模型的逻辑在于两点:去人力化 + 运营时间翻倍。当人从驾驶位退出,车便成为连续生产单元,AI 系统接管调度、路径规划与能耗管理,让物流运力实现可编程化。
据徐明远介绍,目前,新石器的客户已涵盖顺丰、京东、中通、光明乳业、滴滴货运等头部企业。在青岛,滴滴货运与新石器联合投放的无人车规模接近 1000 辆,用于即时配送场景。
▍ AI 支撑的智能网络
当然,无人驾驶的真正落地,不仅需要算法与硬件,还需要 AI 在云端的协同,实现实时通信与数据反馈。
在现场,G7 易流也发布了一款 AI 硬件设备 " 紫宝盒 ",作为物流当中的超级网关,解决了当前物流硬件割裂的问题,兼容 40 款各类车载设备,如摄像头、传感器等。
腾讯云智慧物流负责人赵思聪认为,智能体(Agent)是让无人驾驶 " 可控、可协作 " 的关键。
" 如果说无人车是产业的神经末梢,那么智能体就是它的大脑。" 赵思聪介绍,腾讯云正以云计算、大模型、图计算为底层框架,为物流行业打造面向生产场景的 AI 智能体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这类智能体不仅可进行 " 知识问答 ",更可执行调度、风险预判、运输监控等复杂任务。
在车载通信层面,另一大厂百度也通过其智能云的 AI 实时互动技术,补齐 " 最后一公里 " 的传输能力。
百度智能云泛科技解决方案架构师胡明认为,车载物联网终端正是 AI 物流的 " 神经末梢 "。
" 我们的 RTC 链路能在极端弱网环境下仍保持 70% 以上的传输效率,端到端延时控制在 200 毫秒以内。" 胡明介绍,这一方案支撑了 G7" 紫宝盒 " 终端的智能交互,也用于百度自有的 " 萝卜快跑 " 无人车运营," 每一辆无人车在云端都有对应的安全员,一旦异常发生,系统能在 0.2 秒内完成接管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