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观察报记者 郑晨烨
10 月 27 日,香农芯创(300475.SZ)的股价继续大涨 4.77%,报收 133.66 元 / 股。至此,从 2025 年 9 月 5 日到 10 月 27 日,香农芯创的股价已累计上涨 234%,同期创业板综合指数的涨幅则仅为 9.89%。
作为存储芯片的 " 批发商 ",香农芯创近期的股价表现,和当前的这一轮存储芯片涨价潮有关。根据存储领域知名市场研究机构 CFM 闪存市场的数据,仅在 2025 年上半年,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即所谓 " 内存 ")综合价格指数就大幅上涨了 47.7%,NAND Flash(闪存芯片,主要用于固态硬盘和手机存储)综合价格指数亦上涨了 9.2%;进入 10 月份以来,512Gb Flash Wafer(闪存晶圆)的价格累计涨幅亦超过了 20%。这股涨价潮,连小米创始人雷军都在 10 月 24 日于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 最近内存涨价实在太多。"
但存储芯片市场的热火朝天,似乎并没有直接投射至香农芯创的财报上。根据财报信息,该公司 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64 亿元,同比上涨 59.90%;归母净利润 3.59 亿元,同比反而下降 1.36%。
10 月 24 日,香农芯创发布了一则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其中明确表示 " 公司经营业绩未发生与近期股票涨幅对应的变化 ","(公司股票价格)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交易风险较大 "。
生意模式
香农芯创 2025 年半年报显示,在其上半年总营收(171.23 亿元)的构成中,占绝对大头的是 " 电子元器件分销 " 业务,收入为 166.14 亿元,占比 97.03%;而该公司 " 发家 " 的 " 减速器业务 "(即洗衣机配件),收入为 1.59 亿元,占比达 0.93%。
关于 " 分销 ",根据半年报信息,香农芯创手握韩国 SK 海力士和 MTK(联发科)的代理权及 AMD(超威半导体)的经销商资质,其分销产品主要包括 " 数据存储器、控制芯片、模组 " 等电子元器件,客户则主要是阿里巴巴、华勤通讯这样的互联网云服务商和国内大型 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也就是说,香农芯创的生意模式,主要是从 SK 海力士这样的存储原厂拿货,再卖给下游的阿里、华勤。
既然是 " 中间商 ",市场在涨价,顺手加价卖出去,利润不是应该更高吗?为什么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反而在同比下降呢?
关于这一问题,10 月 24 日,经济观察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香农芯创寻求答案。在电话中,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称,投资者看到的是 " 同比 " 情况,而同比来看,考虑到去年前两个季度的市场环境及公司 " 有一些低价的库存 " 等因素,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会相对高一些。该名工作人员同时强调,如果看 " 环比 ",也就是三季度对比二季度,"(毛利率)已经是在上升了 "。
香农芯创相关工作人员的解释,点出了一个关键词——库存。那么作为一家营收 97% 都来自 " 分销 " 的 " 中间商 ",香农芯创到底是怎么处理库存的呢?
在 2025 年半年报中,该公司描述了自己的两种采购模式。
第一种,是 " 以订单采购为主 " 的模式,即 " 以销定采 "。简单来说,就是下游客户(比如阿里巴巴)下了订单,香农芯创再拿着订单去上游的原厂(比如 SK 海力士)采购。该公司在半年报里明确表示,这个模式的目的是 " 降低因产品市场前景不明而产生库存积压的风险 "。显然,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模式,它不 " 赌 " 行情,赚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差价。
第二种,则是 " 备货采购 ",即 " 结合客户的未来产品需求计划、供应商的价格情况、市场供求状况 " 来进行的 " 提前采购备货 "。显然,这种模式比较依赖对未来市场的综合判断,如果判断对了,在涨价前 " 备货 ",利润就会相当可观。
这两种模式,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赚钱逻辑。在香农芯创 2025 年 9 月 15 日的一场投资者交流活动上,其管理层就向投资者解释了这两种逻辑对毛利率的不同影响:一方面,是 " 当期销售和采购 ",这种情况 " 毛利率相对稳定 ";另一方面,则是 " 库存产品的影响 ","(市场)上行期间的库存跨期销售会提升毛利率 "。
如此一来,几份公告和回应拼在一起,香农芯创的生意经就更为清楚了:占其总营收高达 97% 的 " 分销 " 生意,其实分成了两块—— " 以销定采 " 的业务是基本盘,毛利稳定,赚的是 " 量 " 的钱,行情涨跌对这块业务的 " 毛利 " 影响不大;" 备货采购 " 的业务,则试图赚市场波动的钱。
市场 " 想象 "
香农芯创的滚动市盈率,在 10 月 27 日达到了 239 倍,而占其 2025 年上半年总营收 97%的 " 批发商 " 生意,似乎很难解释这么高的估值。那么,市场资金所看重的,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 2025 年半年报,香农芯创还有一块业务叫 " 电子元器件制造 ",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3.31 亿元,占比 1.93%。除了这块已有的制造业务收入,该公司还在半年报中披露了 " 自研芯片 " 的进展,其自主品牌 " 海普存储 "," 已完成企业级 DDR4、DDR5(第四代、第五代双倍数据速率内存)、Gen4 eSSD(企业级固态硬盘)的研发、试产 "。而这家海普存储,则是香农芯创在 2023 年联合大普微电子和 SK 海力士共同发起设立的。
在 " 自研芯片 " 之外,该公司还在布局 "AI 算力 "。
2025 年 8 月 12 日,香农芯创公告称,要和一家名叫 " 无锡灵境云 " 的公司合资成立 " 无锡新威智算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香农芯创在这家 " 智算 " 合资公司里,以自有资金出资 3000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 25%。
" 企业级 SSD" 和 "AI 算力 ",这两个词,恰好是 A 股市场上的存储厂商当下都在讲的 " 新故事 "。
在过去,国内多数存储厂商的业务主体,是从三星、美光这样的国际原厂采购存储晶圆,搭配主控芯片进行封装测试,最后做成固态硬盘或内存条出售。但这种 " 旧打法 " 的利润空间有限,且在行业下行周期中,高价采购的库存极易带来亏损。
因此,在本轮行业上升周期,向产业链上游走,去赚技术本身所带来的更高的价值,就成了很多厂商的选择。其中,有两个方向最受关注,一是 " 自研主控芯片 ",二是进入数据中心、AI 服务器等 " 企业级市场 "。
而香农芯创布局的 " 海普存储 ",正是瞄准了企业级 SSD 市场。
这个市场之所以被看好,与传统机械硬盘(HDD)的供应紧张有关,集邦咨询分析师敖国锋近日曾向记者表示,未来 AI 基础设施的建置重心将更偏向推理服务,在传统大容量硬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云服务商正转向采用固态硬盘作为替代方案。
也就是说,存储芯片的涨价提供了 " 行业热度 ",而香农芯创自己也在同期向市场披露了在自研芯片和 AI 算力上的布局。
但要完全理解香农芯创,还需要看它的 " 前身 "。香农芯创原名 " 聚隆科技 ",主营业务是洗衣机减速离合器,2021 年该公司斥资 16 亿元收购了电子元器件分销商 " 联合创泰 "100% 的股权,正是这次收购,让该公司拿到了 SK 海力士和 MTK 的分销权。为了全面反映业务转型,聚隆科技于 2021 年 11 月正式更名为 " 香农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至此,这家公司才从一家 " 洗衣机配件商 ",变成了今天的 " 存储芯片批发商 "。
但对于香农芯创近期股价的暴涨," 局内人 " 和 " 局外人 " 的动作,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分歧。
" 局内人 " 在卖。2025 年 10 月 20 日,香农芯创发布公告,持股 5.13% 的股东 " 无锡高新区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计划在 2025 年 11 月 11 日至 2026 年 2 月 10 日期间,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 1% 的股份,减持原因则是 " 资金需要 "。
" 局外人 " 在买。深交所公开交易数据显示,在 9 月 5 日至 10 月 24 日这轮股价暴涨期间," 自然人 " 累计买入了 673.5 亿元,占总买入额的 52.18%,同期," 机构 " 累计买入 524.79 亿元,占比 40.65%。
从消息面上看,香农芯创这轮 " 疯 " 涨,离不开存储涨价的催化,那么,这轮由 AI 引发的存储涨价周期,到底还能走多久?对此,行业的头部玩家们,正在陆续给出自己的公开判断。
比如,SK 海力士 CEO 郭鲁正近日在一场活动上公开表示," 对明年存储器半导体市场持乐观态度 "。此外,公开信息亦显示,三星、SK 海力士等存储原厂正计划将 2025 年第四季度 DRAM 的合约价格上调 15% 到 30%。
再比如,全球第二大存储模组厂商威刚(ADATA)的董事长陈立白,在日前的公开表态亦非常直接,认为 2025 年第四季度 " 才是存储大多头的起点,也是存储严重缺货的开始 "。
他对未来的判断是:" 明年产业荣景可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