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生活 前天
一加15首测:梦回“老一加”,注定将成为一代经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前言:"告别"哈苏,一加要重新开始做自己】】】

关注一加的朋友可能都知道,2025年对于这个品牌来说,是个有点特殊的节点。

原因无它,因为从今年的9月5日开始,一加此前与哈苏签订的影像合作协议就正式到期。从他们并未选择"续期"的这个操作来看,似乎也表明在经历了几年的影像"冲高"尝试后,一加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自己熟悉的性能赛道,专心做好服务于性能爱好者、游戏玩家的品质旗舰机型。

是的,专注性能、专注做工、专注引领手游体验的新高度,可能就是今年一加15最为突出的特征。面对这样一款在各方面都"回归经典"的一加数字系列旗舰,我们三易生活又会给出怎样的评价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外观:全新家族式设计,手感和做工再攀新高】】】

从某种程度来说,一加15很可能是同代次旗舰手机里,最早被"曝光"了造型设计的一款。

因为早在今年4月发布一加13T时,官方就已经几乎明示,它所采取的全新方正外观风格,就代表了他们在新时期的造型设计语言。

不出所料的是,一加15在外观上也确实摒弃了此前已经沿用数代的曲面屏,以及圆形"表盘"后摄Deco等元素,全面地转向了平直、简约的特征。

用一加方面的说法,新的设计被称为"沙丘美学"。它基于极简线条、全哑光一体机身工艺,并提供了三款高级质感配色。旨在重现一加过往经典的"无感握持曲线",实现行业里独特的机身触感体验。

从结果来说,一加15全系采用了金属边框、金属一体Deco搭配玻纤或玻璃后盖,同时对所有的表面全部进行了AG磨砂处理。

再加上中框、后盖,以及Deco完全同色的设计,一加15的机身在看起来浑然一体的同时,握在手中更是兼顾了柔滑的手感,以及游戏过程中的防滑效果。

当然,这种更简约的一体化设计不只好看,也赋予了一加15 IP68&IP69&IP69K的"满级防水"能力。无论是日常淋雨、还是偶尔拿水冲洗下,甚至是在户外探险、工地、实验室等极端场景,一加15都能带来比前更安心的防护能力。

机身尺寸上,一加15全系的宽、高均为76.7*161.4毫米。对于一款6.78英寸屏幕的旗舰机来说,毫无疑问也体现了"超窄边"紧凑结构的优势,日常单手使用问题也不大。

具体到厚度和重量,一加15此次的三种配色版本(原色沙丘、绝对黑、雾光紫)则各有不同。

以我们手头这台"原色沙丘"版本来说,它是最薄、最轻的版本,其厚度仅8.18毫米、重量则为约211克。对于一款配备了潜望式长焦、7300mAh电池,还有无线充电的旗舰机来说,这显然算得上轻薄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屏幕:第三代"东方屏",为年轻人玩乐而生】】】

关注手机行业的朋友都知道,一加是如今行业中极少数有自己"屏幕技术路线"的厂商之一。

早在2023年,一加就定制了京东方X1发光基材,并基于其在一加12上推出了初代"东方屏"。

到了一加15上,他们与京东方继续携手,推出了全新的X3发光材料。新材料的屏幕HBM亮度提升了13%,同时带来11.8%的色偏优化,以及30%的功耗降低。在"更亮、颜色更准"的前提下,还提升了手机的续航能力。

同时,一加还打造了国内手机厂商第一条"自研屏幕科学产线"。进而实现了每块屏幕出厂前的一对一校准,并将校准指标直接写进处理器,让手机哪怕是在系统升级后,屏幕校准效果也不会丢失。

当然,除了色彩和功耗的改进,第三代"东方屏"对于许多用户来说,最大的意义还是首次实现了165Hz超高刷与1.5K高分辨率的"共存"。

这自然也得益于一加自研的Display P3自研屏幕芯片,其规模扩大到前代的130%,显著增强了屏幕驱动能力。再加上屏幕显示和触控电路的重构,在实现高刷的同时,还带来了与之匹配的超高触控报点率,让这块屏幕能够更好地助力游戏玩家提升胜率。

此外,一加15也是安卓阵营里首批支持"真硬件1nit暗夜显示"的机型,而且它的屏幕电路设计还专门针对1nit极低亮度显示下的均匀度、色彩表现做了优化。换句话说,一加针对当前年轻用户们的需求,不惜靠底层硬件、材料学的定制,来实现了可能是目前行业里相当小众的一个功能。但这种态度本身,就值得它被目标用户所看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性能:第五代骁龙8至尊平台,调校并非"跑分向"】】】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加15这次的性能部分。众所周知,"超流畅"的日常体验以及高帧率低功耗的游戏表现,自几年前开始就已经成为了一加手机的招牌特质。

到了一加15上,一方面它同样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并搭配10667MHz等效频率的LPDDR5X Ultra内存,以及UFS4.1闪存的存储组合。

另一方面,在此前一加方面的多次性能预告中已经透露,一加15升级了最新版的"风驰游戏内核"。其最大特征就是实现了对CPU、GPU、NPU算力在游戏场景下的统合调度,特别是率先实现了NPU辅助GPU进行游戏超分超帧渲染的部分计算。从而在支撑165FPS超高帧率游戏的前提下,还能有效降低单帧功耗和发热。

不过从"风驰游戏内核"的这个描述大家就不难看出,它更多的是专注于芯片在游戏中的"执行效率"和"能效比",而非单纯拉高性能释放上限,或是延长主控"满血释放时间"的设计。

一加15 Geekbench 6.5常温(左)和低温(右)跑分

这一点体现在GeekBench 6.5的跑分成绩当中,就是哪怕有意地降低了机身温度,一加15也只是表现出极高的CPU单核成绩,其多核表现距离如今"数一数二"的水平(12000分以上)仍有较为明显的差距。

换句话说,它的电源管理策略,在控制处理器的峰值温度和功耗方面,很可能比同期的其他机型要更为严格。

一加15 3DMARK Steel Nomad Light常温(左)和低温(右)跑分

在3DMARK中,一加15的跑分表现同样符合我们对它"重能效"的预期。从结果来看,在低温环境下,一加15的峰值GPU成绩大约与此前测得的目前最高成绩有大约10%的差异。

在安兔兔评测V11中,一加15的常温成绩为376万5937分。到了低温环境,则可以达到412万分以上,温度导致的成绩差异达到了9.4%。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游戏:轻重负载都能轻松稳帧,游戏调度比跑分还积极】】】

很显然,从一加15的跑分成绩来看,它绝不是那种单纯靠拉高SoC性能释放上限来强行保证"高帧率"的思路。但这样一来,一加15的游戏性能、特别是它的帧率稳定性和能效表现,又是否可以做到显著不同于其他机型的水准呢?我们直接用实测来看看。

《王者荣耀》 平均帧率121.28 平均功耗2520.34mW

首先是基础的极致画质+120帧《王者荣耀》,此时一加15当然没有任何压力。而且它此时的平均功耗也仅有2.5W左右,确实比前代旗舰普遍低了一大截。

《王者荣耀》超分超帧+HDR 平均帧率121.30 平均功耗2692.30mW

当然,正如前面已经提及的那样,一加15通过新升级的"风驰游戏内核",实现了业内首创、基于NPU+GPU的超分超帧算法。从实测结果来看,在《王者荣耀》这样的低负载游戏里,超分超帧+HDR增强全开后,整机平均功耗也只有极微小的上涨幅度。

《暗区突围》 平均帧率124.07 平均功耗4471.18mW

接下来,我们测试了极致画质、最高165帧设置、其他画面选项也几乎拉满的《暗区突围》。在目前的游戏版本里,它能稳定跑到124FPS,同时维持在较低的功耗水平。

《鸣潮》 平均帧率59.82 平均功耗3263mW

《鸣潮》超分 平均帧率59.82 平均功耗3212.16mW

那如果是本身负载就更高的游戏呢?在《鸣潮》里,一加15跑出了惊人的低功耗。甚至在我们有意开启超分选项后,它的实测平均功耗也没有明显上涨。

《崩坏:星穹铁道》黄金的时刻 平均帧率59.58 平均功耗6828.08mW

当然,我们知道大家在等什么,接下来就是大名鼎鼎的"黄金的时刻"跑图测试环节。有意思的是,在这个知名的超重负载游戏场景中,一加15似乎"一下子"改变了调度策略,明显将"满帧"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以至于它的平均功耗反而还显得有点高。

《崩坏:星穹铁道》黄金的时刻超分+超帧+HDR 平均帧率90.97 平均功耗7027.22mW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打开所有的超分超帧功能,让游戏负载直接"拉满"呢?可以看到,在没有任何辅助散热的情况下,一加15此时会降低超帧的基础帧率,将超帧后的FPS维持在90FPS的一条线上,从而在帧率、功耗、发热之间取得平衡。

《崩坏·星穹铁道》黄金的时刻超分+超帧+HDR+外置散热器 平均帧率119.21 平均功耗11085.06mW

如果在此时给一加15用上外置散热器,就能"逼"出它游戏性能拉满的"终极形态"。

此时,一加15能实现高画质手游的120FPS超帧+超分+画面HDR化处理,我们甚至怀疑它此时的性能调度比跑分还积极。而且我们还刻意保持这种模式,进行了30分钟以上的连续测试。结果表明,只要散热足够"给力",那么一加15就能一直维持这种超高积极性的调度策略,甚至不会单纯因为高功耗而有意降低画质或帧率。

于是乎这说明了什么呢?简单而言,这似乎表明,一加15的"风驰游戏内核"并不是一个单纯只会"省电"、"提高能效比"的底层技术。它在不同类型、不同负载等级的游戏里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性。在本就低负载的游戏里,一加15会有比同类手机更低的功耗;但到了真需要性能、需要"全力全开"的时候,一加15也能满足那些要求最高的极客用户们。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快充:难得的120W快充,48分钟充满7300mAh】】】

除了令人惊讶的积极游戏性能调度策略之一加15另一个超预期的地方,就是它在配备7300mAh"冰川电池"的前提下,还支持当前极为难得的120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

那么它的实际充电速度,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还是惯例先将电量消耗到仅剩1%,然后待其冷却到室温,并打开设置里的"智能极速充电"开关,用包装里附带的充电头和线材进行测试。

可以看到,作为一款偏"游戏定位"的机型,一加15的极低电量充电策略相当激进。短短5分钟之内,它就能充入超过20%的电量。而且第二个5分钟充入的电量,也几乎没什么衰退。

接下来一加15的充电速度稍有减缓,但依然做到了在充电开始25分钟后,就充入80%电量,并在充电开始30分钟后达到90%。

到了最后的10%区间,一加15就进入了明显的"涓流养护"阶段。它最终耗时48分钟,完成了7300mAh电池从1%到100%的整个充电测试过程。

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一加15的充电设计是非常明显的"游戏手机"快充策略。它适合玩家在对局间隙的5到10分钟里,就能充入足以再玩几个小时的电量。

当然,从延长电池寿命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尽可能时不时让它"充满"一次,以执行完整的电池养护流程,而不是每次都只进行短期的高功率快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影像:没哈苏、但有了LUMO,日常也很能打】】】

正如我们在一开始就讲到的那样,一加15是自一加9以来,第一款告别了"哈苏"影像元素的数字系列旗舰机型。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它在影像上就会有所妥协呢?答案是有,但也没有。

说"有",是因为一加15这次的后摄是OV50D(1/2.88英寸)超广角、IMX906(1/1.56英寸)广角,以及JN5(1/2.75英寸)85mm潜望式长焦的组合。在如今"小屏旗舰"都能塞进1/1.3英寸大底,1/1.56英寸传感器都已经不算"顶配"长焦方案的情况下,一加15这套影像配置在旗舰机里只能算是比较"求其"。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一加15这次的定位毕竟是更纯粹,更像是以往"老一加"风格的性能向机型。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有OPPO自研LUMO凝光影像系统的加持,至少能在30倍焦距依然保持画面清晰度的变焦素质,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

而且从日常的实用度来说,一加15的这颗潜望式长焦虽然底不大、原生焦距也不算很长,但却拥有非常好的微距对焦能力,能够提供出色的"长焦微距"成像效果。

在此基础上,"LUMO凝光影像"还给一加15带来出色的抓拍速度,以及对人像肤色的精准还原能力。再加上85mm焦段本就比较适合人像拍摄,所以日常拍几张美图还真挺好上手。

到了暗光环境,一加15的表现也比我们的预期要好很多。虽然在取景框里做不到实时将黑夜"拍"成白天,但最终的成像效果却是清晰可辨,而且色彩还原也没有出现偏差。

至于本就有光源的"城市夜景",一加15倒是不能说就完全没有受到"小底"的影响。但起码它拍出的画面噪点控制得很好。虽然整体不够"亮",但也没有出现色块、过曝等现象。

而且如果是从一加3、一加5时代过来的老"加油",可能会记得,曾经的性能向一加数字系列旗舰,在影像方面的表现只能说令人唏嘘。相比之下,如今一加15在"回归"此前的定位之后,影像这块起码还能有中高端的表现,可能就已经大幅超出了许多目标用户的期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总结:重回一加旗舰机经典定位,但这次不再有遗憾】】】

回溯一加手机的历史,一些老"加油"们可能会觉得,曾经的一加7 Pro、一加8 Pro是"经典"的巅峰。因为从一加9 Pro开始,一加就开始在外观设计上更注重"商务旗舰"的质感,同时也将更多的成本放在了影像系统上。

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一加9 Pro、一加10 Pro等机型便逐渐抛弃了过往的家族式设计。同时再也无法降下来的价格,也成了部分"老加油"的伤心之处。

好在,2025年随着一加15重新调整产品定位,在各个方面都迎回了那些熟悉的感觉。从顺滑的、"手感真**好"的机身到简约科技的外观风格,再到注重日常体验、注重游戏表现的性能调校,以及更激进的快充设计,无不是大家反而更熟悉、更亲切的"一加旗舰机"的感觉。

况且在如今欧加供应链和技术的加持下,一加15同时还避免了过去"老一加旗舰"的一些槽点,比如它简约、但意外还挺好用的影像系统。而这些综合在一起,便使得这次的一加15,很可能成为了一加史上一款亲民、好用,而且没什么槽点的经典之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一加 方正 哈苏 效果 曲面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