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点评 10-27
纯电销量暴涨,一场虚假繁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5/10/27

导语

政策的助力不可忽视,但更重要的是看到趋势。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严旭霞

9 月,结合乘联会发布的成绩单,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攀升至 57.8%,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相较去年同期足足提升 5 个百分点。

9 月新能源车批发渗透率,也达到 53.5%。顺势,1-9 月新能源车累计批发销量达到 1,044.4 万辆,同比增长 31.9%。

响起阵阵 " 涨声 ",形势一片大好。

而早在去年,曾做出一个预测:" 今年,增程与插混相加,极有可能在终端份额上与纯电掰掰手腕,三条技术路径甚至会迎来三分天下。"

可结果,却没有朝着设想中的方向发展。

继续拿 9 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为例,纯电达到 94.7 万辆,同比增长 32.4%;插混达到 42.4 万辆,同比增长 8.4%;增程达到 12.9 万辆,同比增长 8.7%。至于占比,则为 63%:28%:9%。

纯电,展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反观插混与增程,却略显后劲不足。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供给端的全面爆发。

譬如,10 万元以下的小车市场,几乎已经被纯电全盘吃下,涌现出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包括五菱宏光 MINIEV 的爆款。

譬如,10 万元 -20 万元的大众市场,消费者对于纯电的认可度,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日趋攀升。

譬如,到了 20 万元 -30 万元的价位带,因为涌现出类似小米 YU7、特斯拉焕新 Model Y、乐道 L90、理想 i6 般的选手,纯电浪潮也在疯狂袭来。

再譬如,30 万元以上的区间,接连见证了蔚来全新 ES8、理想 i8 包括问界 M8 EV 展现出的威力,同样燃起了变革的浪潮。

更为恐怖的是,上述提及的不少选手,最终定价环节都在贯彻 " 油电同价 " 甚至 " 电比油低 " 的方针。

换言之,大家纷纷意识到,卖纯电很难获得高溢价,只有先革自己的命,才能让消费者感到 " 超值 ",才能从插混与增程手中抢夺份额。

加之,目前人人喊着消费降级的大环境,恰巧与纯电提供的最大长板相匹配,一旦天天用电,很难再用回油了。

另外,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下降,给了主机厂们投身价格战的机会。

综上所述,今年纯电的欣欣向荣,像极了水到渠成。

奈何,有人认可,就会有人质疑。最近,又看到一种观点分析," 纯电销量暴涨是一场虚假繁荣。"

提供支撑最关键的论据,直指 1-9 月纯电累计销量 544.86 万辆,同比增长 34.64%。其中,A00 与 A 级共售出 214.94 万辆,同比增长 57.1%。

进一步拆分,从绝对增量来看,A00 级为 67.71 万辆,同比上涨 64.1%;A0 级为 10.44 万辆,同比上涨 33.5%。而在扣除二者的贡献后,A 级、B 级、C 级纯电车型增速仅有 23.9%。

说穿了,含金量不足。

A00 级与 A0 级之所以大卖,更多得归功于报废和置换补贴的助力。明年,随着政策退坡,大概率会被打回原形。

对此,我却不这么认为," 虚假繁荣 " 有些言重了。

A00 级与 A0 级市场,油车已经被彻底逼到了角落。

再拿身边的不少友人为例,他们过去都是增程、插混的车主,今年在换购过程中,已经开始纷纷倒戈纯电。

尤其是当全国补能网络愈发成熟,纯电的优势无疑被更好的发挥出来,进一步占领潜客的心智。

还是那句话," 趋势,不可逆转。"

毕竟,接下来,从各个主机厂的战略规划来看,纯电在供给端,肯定会展现出越来越百花齐放的局面。用令消费者难以拒绝的产品力与性价比,对冲掉补贴减少的影响。

实际上,回望 2021 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纯电份额足足占据 82%;2022 年,降至 75.7%;2023 年,继续缩水至 67%;2024 年,一度只有 58.5%。

与这条下滑曲线相对应的,是插混与增程的飞速上升与高歌猛进。而截至今年 9 月,纯电份额占比重新爬升到 62%,终于止跌回升。兜兜转转,你可以将整个过程,视为技术路线不断迭代发展的一个轮回。

而我一直觉得,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纯电、插混、增程之间的稳态关系,大概率会朝着 "70%、20%、10%" 无限靠拢。

之前吆喝的 " 三分天下 ",基本不太可能。

更具体而言,最为主流的纯电,会慢慢渗透到每一个细分市场。从几万块到上百万,都会看到它的身影。

与纯电覆盖面积类似,插混同样有能力涉猎全价格带,但碍于高技术门槛与复杂供应链,始终会是比亚迪、吉利、奇瑞般自主巨头的舒适区。 

当然,一旦你能游刃有余地玩转插混,便能实现令人羡慕的 " 两条腿走路 ",迅速获得量变引发的质变。

从大众市场,到中高端市场,都可以享受它带来的订单与利润增益。

并且,要知道,插混还是转换传统燃油车用户的 " 桥头堡 "。对于那些想要体验新能源的潜客,一直是更稳妥的选择。

不过,站在全局的角度,如果将时间轴拉长,其仍然扮演着纯电身后 " 补充者 "。越往后,戏份或许会越少。

反观增程,曾经得益于理想与问界的绽放,让外界总觉得该板块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可今年,负增长的袭来,再次证明了这块肥肉,没有大家想象的美味。

尤其是经过又一轮的用户需求演变," 超快充 + 大电池 + 长续航 " 慢慢成为了行业主流的新风向,增程彻底化身为撑起新能源车溢价的 " 高端配置 "。

代价,则是定价愈发孤傲。以前,与同级别纯电车型相比,成本可控才是它最大的优势,如今这项优势却不复存在。

于情于理,更像是小部分玩家的游戏。

而今年,纯电的销量爆发,插混与增程的增速放缓,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 中国车市,没有谁能稳赢,往往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当然,请不要忘记,新能源车除了内部斗争,最大的外部敌人,还是依旧顽固的传统油车。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

THE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车 浪潮 渗透率 成绩单 model y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