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轩辕同学,成就新汽车人 !

撰文 | 杜咏芳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甄尤美
香港千亿富豪刘銮雄与他的极氪爱车,又一次上演了 " 双向奔赴 "。
2025 年 10 月 13 日,在一支清一色极氪 009 车队护航下,久未露面的刘銮雄身着睡衣闲适下车,径直走向香港极氪门店,目标明确:拿下刚刚上市不久的极氪 9X。
这位福布斯榜上名列前五的商界巨擘对极氪的偏爱,早已写满细节:不仅一口气入手 6 辆极氪 009,更把意义非凡的 "I Love You" 专属车牌郑重地挂在了极氪 009 上。

这块车牌曾先后陪伴过刘銮雄的奔驰 S500 和丰田埃尔法,香港富豪的选择,恰似一面折射潮流的镜子。
曾几何时,以埃尔法为代表的外国品牌是香港顶级富豪与明星的标配座驾,那股 " 港风 " 甚至吹到了内地。
如今,风向已悄然逆转。来自内地的自主汽车品牌,正在香江掀起一场热闹非凡的换车潮。
2025 年 9 月,中国香港私家车首次登记品牌前 10 名榜单上,内地智能电动车集体 " 破圈 ":极氪以 546 辆的登记量拿下 11.7% 的市占率,埃安 246 辆(5.3%)、小鹏 120 辆(2.6%)、名爵 109 辆(2.3%)紧随其后。
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香港汽车消费者态度的微妙转变,从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后来主动向朋友推荐,内地智能电动车正一点点打破大家对外资品牌更靠谱的固有印象。
从 MPV 开始,内地品牌围攻香港
作为一个没有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城市,香港的汽车市场长期被日本、德国、英国等国际品牌占据,丰田和特斯拉,先后成为香港人的最爱。
2017 年至 2023 年,香港首次登记电动私家车数量达到 62458 辆,其中,特斯拉为 33909 辆,市场份额达 54.3%,占比超过一半。
告士打道(Gloucester Road)这类核心商圈的沿街铺位曾一度是外资汽车品牌的专属秀场,不过这几年熟悉的街景正在悄然改变。
极氪、小鹏、名爵等内地汽车品牌替换掉了原有的品牌,明亮的橱窗里陈列着设计新潮的国产新车,为这条街道注入了新鲜活力。

内地品牌最先动的是 MPV 市场的奶酪,在 " 七人车之都 ",MPV 高峰时期的占比可以超过 10%,而其中,丰田埃尔法是遥遥领先。从 2024 年开始,内地制造的新能源 MPV 开始抢滩香港。
2024 年 1 月 29 日,沃尔沃 EM90 在香港召开南区上市发布会。

2024 年 7 月 19 日,新款极氪 009 在香港举行全球上市,新车首次推出了七座版。
同样在 2024 年 7 月 19 日,小鹏汽车位于香港元朗的首间展厅正式开幕,宣布小鹏 G6 和小鹏 X9 已在香港获得 500 辆订单。
比它们更早一步的,上汽大通大家 7、大家 9 已经登陆港岛,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整年的时间,在内地保姆车的围攻之下,埃尔法节节退败,曾经的加价神车,销量跌出排行榜前三。
进入 2025 年,更多的内地车型进入,产品开始变得百花齐放起来。
2 月 14 日,深蓝 DEEPAL S07 在中国香港开启预售,新车售价 24.88 万港元起。
4 月 15 日,小鹏汽车在中国香港举办面向全球消费者的第一场品牌发布会——小鹏全球热爱之夜 2025 首款全球旗舰小鹏 X9 上市发布。
6 月 10 日,智己 IM5、IM6 在香港上市,分别对应内地市场的智己 L6 和 LS6,起售价为 26.88 万港元和 26.98 万港元;
6 月 12 日,香港甚至开始举办 2025 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香港),内地诸多车企参展亮相其电动化车型。深蓝 DEEPAL S07 在这次车展上启动首轮香港车主交付。
9 月 10 日,东风奕派 007 香港上市,同一天,东风香港九龙湾全新展厅开幕;
10 月 9 日,吉利星愿上市发布会现场,香港明星张柏芝站台,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官宣了星愿即将进军香港的消息。这是一款售价 6.98-9.88 万港元的小车。
10 月 16 日,广汽丰田铂智 3X 香港上市,售价 10.98-15.98 万港元……
从高端保姆车到日常代步车,内地品牌正在香港抢占一席之地。截至 2025 年 7 月,全港电动车保有量已超 12 万辆,占车辆总数约 14.3%,香港目前每 10 辆新登记私家车中,就有 7 辆为电动车。
被称为 " 亚洲电动汽车之父 " 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陈清泉认为,内地电动车卓越的性价比,是其在香港市场显著崛起的关键。
他指出,这种成本优势主要得益于内地完善而高效的电动车供应链——从电池、电驱系统到车身制造,关键零部件均已实现成熟配套。
香港《文汇报》则写道,内地品牌,不仅外观时尚,更配备了电动按摩座椅、智能座舱、细腻真皮内饰等以往仅见于高端豪车的配置,加上优质的售后服务,价格却只需海外豪华品牌的三到五成。
内地品牌还针对香港用户需求进行了本地化调整。
比如,香港苹果用户多,广汽丰田铂智 3X 就首发标配 CarPlay;考虑到粤语是日常交流语言,极氪、小鹏等都支持原生粤语语音控制;针对中大型车辆转弯难这一香港用户的常见困扰,小鹏 X9 配备后轮转向功能……
产品之外,车企还将内地的成功经验移植到了香港市场:" 要想富,先修路 ",建桩和卖车双管齐下。
小鹏、极氪、广汽等多个品牌,都主动联手香港本地运营商,在核心商圈布局充电网络,争取把 " 充电难 " 这个推广障碍彻底扫清。

香港,电动汽车沃土
内地品牌在短时间之内打出一片天地,离不开香港优渥的政策环境。
由于香港地盘小,对洁净空气要求高,政府早就把推广电动车提上了日程。
2021 年出台的《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更是为所有车企定下硬目标:2035 年前停售新燃油及混动私家车,2050 年实现碳中和。

为了让消费者主动选电动车,政府还拿出了实打实的优惠政策。
在香港买车,光是首次登记税就能让人却步。车价首个 15 万港元征 46%,第二个 15 万港元征 86%,超 50 万港元的部分更是要缴纳 132% 的重税。
正所谓," 车越贵,税就越狠 "。就像香港 " 录像大王 " 卢文端花了 1735 万港元买了一辆红旗金葵花国礼车,税费就交了 977 万港元,是裸车价 758 万港元的一倍多。
而电动车车主却能通过 " 一换一计划 " 享受税务优惠: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前,报废旧燃油车换购电动车,最高可获得 17.25 万港元的税项宽减;直接购买新电动车,也可享受 5.85 万港元的税务减免。
不光购车税有优惠,由于计算方式不同,燃油车和电动车的牌照费也差了一大截。
截至 2025 年底,电动车牌费按车辆净重计算,首吨约为 572 港元,之后每 250 公斤加收 124 港元,平均年费约 1100 港元。
相比之下,燃油车按引擎容量计算,年牌费通常在 5074 至 16592 港元之间,平均达 7500 港元,是电动车的近 7 倍。
充电方便与否,也是车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香港在这方面也在加速补短板。
政府推出总额 35 亿港元的 "EV 屋苑充电易资助计划 ",为约 700 个现有私人住宅楼宇停车场的 14 万个车位安装充电设施。
按照规划,到 2027 年,全港配备充电设施的车位将增至约 20 万个,充分展现香港优先满足住宅区充电需求的坚定决心。
这一布局高度契合香港 " 小而密 " 的城市特征。在聚焦住宅场景的同时,香港也持续完善公共充电网络。
截至 2025 年 3 月,全港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已达 11188 个,其中包括 7112 个中型充电桩和 2028 个快速充电桩。
政策春风之下,对香港消费者来说,选择购买电动车是为了在日常使用中实实在在地省钱。
在能源成本方面,电动车每公里电费仅约 0.4-0.6 港元,以每日行驶 50 公里计算,月电费约 600-900 港元;相较之下,燃油车每公里油费达 1.6-2 港元,同等里程下月油费高达 2400-3000 港元,差距显著。
在维护成本方面,电动车由于结构简单,平均维护费用较低,约为 4500 港元,而燃油车是电动车的两倍。
此外,香港的亚热带气候为电动车提供了理想运行环境。温暖气候不仅保障了电池续航表现的稳定性,更有效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车主换电池的烦恼。
内地车企走向世界的关键跳板
在内地汽车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香港正成为内地车企走向世界的关键跳板。
汽车经销商仁孚集团董事 Wilson Lam 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说:" 在内地,消费者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偏好的风格,根据内地消费者喜好设计的汽车,未必适合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的消费者。这些品牌可以根据香港消费者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而对于有意开拓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东南亚及南非等右舵市场的内地车企来说,香港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毕竟,在香港完成右舵车型的本地化调试,相当于拿到了进入这些市场的前置通行证。
" 铂智 3X 计划向中国内地以外有需求的市场销售。" 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在广汽丰田 2026 款全球车发布会上掷地有声,广丰从内地之外的首站,就选择了香港。
对于内地自主汽车品牌而言,香港早已超越了争夺一个年销数万辆的市场本身。
" 尽管香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年销量仅约 4 万至 5 万辆,却是全球资本了解零跑的重要平台。"2025 年 6 月,零跑汽车香港首店正式开业时,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如是说。
2025 年年初,理想汽车在香港成立海外总部,以香港为战略据点,布局全球化。
对此,理想汽车金融合规总监王天琪说:"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枢纽,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平台,助力理想汽车在全球舞台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他表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人工智能生态上的前瞻布局和各项利好政策,是吸引我们落户的关键因素。
如今,内地车企和供应链企业正在排队在港股上市,香港不可替代的金融优势正是其独特的价值。

拥有成熟的金融业、自由的资本流动环境,还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能为内地电动汽车企业提供内地银行无法给予的帮助。
在资本流动方面,中国内地设有相应的审查和限制。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特的金融地位,不受这些规则限制。
香港特首李家超也强调:" 香港的全球资本市场和世界一流的专业服务可以帮助中国内地电动汽车企业获得融资,并在海外推广产品。"
从总体上来看,2014 年至 2024 年,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额达 3050 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尽管最近几年陷入低潮,但是 2025 年首季,在新能源企业推动下,融资额达 205 亿美元,创四年来季度新高。
截至 2025 年 3 月,香港股市新能源板块市值已较 2015 年增长约 4 倍,达到 5680 亿美元,占市场总值的 12.5%。
这一增长不仅凸显了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行业的高度认可,也印证了香港在支持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持续发展方面的强大能力。
最近吸引人的新闻是,新兴电动车品牌 BeyonCa 将在香港科技园大埔先进制造基地建立首座电动汽车工厂,计划最早于 2025 年 10 月底推出首款量产车型 Grand Tourer。

这款专为高速长途旅行设计的豪华轿车,依托 " 香港设计 + 中国内地制造 " 的模式,主要面向欧洲和中东市场。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一个依靠内地汽车技术和供应链的香港品牌,可以凭借其独特的品牌形象,给国际电动汽车支持者留下深刻印象。
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红旗品牌也传出了在港布局生产的计划。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对此表示,相关磋商正在有序推进," 需要各方保持耐心 "。
一场汽车革命正在香港酝酿之中。

AI 改变时代 , 她关注改变
请关注《汽车商业评论》兄弟媒体

加入轩辕同学,成就新汽车人 !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