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雪中追问 " 的警示
■孙 阳
1951 年冬,北京下起了第一场雪。
雪花纷纷扬扬,中南海里银装素裹,飞檐斗拱、黄瓦红墙、青松翠柏披上了一层素净的银白。看到雪,毛泽东同志高兴极了,喊来卫士李银桥陪他一起去散步赏雪。
" 空气多新鲜啊!" 毛泽东深深吸了一口,又重重地呼出。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扭头问道:" 银桥,你有贪污没有?" 李银桥答道:" 没有。" 毛泽东继续前行,还不时地回身望向他自己的脚印。他站在松柏旁观看树枝上的积雪,又向李银桥发问:" 银桥,你有没有贪污?" 李银桥坦然回答:" 没有!"" 你现在不贪污,以后贪污不贪污?" 这已是片刻之间的第三次发问。
" 不贪污!" 当得到李银桥斩钉截铁的回答后,毛泽东指着松枝上晶莹的白雪说:" 那就好,你来的时候像这些雪。以后也要保持,反腐蚀,不要叫糖衣炮弹打中。"" 是!" 李银桥大声应答。毛泽东笑了:" 这就好,我们是共产党人,永远不能搞贪污,要经得起考验。"
当时,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 " 三反 " 运动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这对话,看似寻常,但在那个新雪飘落的冬日里,却蕴含着新中国创立者深邃的思索。毛泽东以雪为喻,反复追问李银桥,并非怀疑这位忠诚的卫士,而是在叩问每一个掌握权力的革命者:你是否还记得来时的路?是否还能保持如雪般纯净的本质?
毛泽东一生爱雪,白雪的意象在他心中有着特殊的寓意,象征纯洁,彰显初心。
1931 年,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廉政运动。在查处一名贪腐分子时,毛泽东指示说:" 腐败不清除,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共产党就会失去威望和民心!" 面对一些党员干部的腐化苗头,1933 年 12 月 15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反腐法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年轻的人民政权因此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中央苏区的武装力量不断扩大。
西柏坡 " 进京赶考 " 前,毛泽东指出有些人 " 在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 ",却可能 " 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春寒料峭、白雪未消之时,他提出了 " 两个务必 ",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不为喝彩所迷,不为诱惑所动。
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刘青山、张子善案件摆在毛泽东面前时,有人求情,提及二人过去的战功。但在毛泽东看来,对腐败的纵容,就是对亿万人民信任的背叛。反腐败就要像雪覆万物,以一场严寒冻死害虫,护佑春苗生长。
雪,年年飘洒,岁岁洁白。雪的纯洁、无瑕,是共产党人最应珍视的本色。
2012 年 11 月 17 日,中南海。一场大雪褪去,被融雪浸润的红墙古木愈显明艳苍翠。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在这里举行。习主席语重心长,告诫全党:"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 我们要警醒啊 "。
" 一贯 "" 始终 ",鲜明的态度表明,腐败一日未根除,就要永远吹冲锋号,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如今,距离那次毛泽东和卫士的雪中对话已过去 70 多个春秋,当我们重温那段雪中追问,依然能感受到那穿越岁月的警示与期待——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时常回望自己留下的 " 脚印 ",看看是否始终行进在最初的方向上;都应时常检视自己的灵魂,看看是否仍如松枝上的新雪不曾被污染。

本文刊于 10 月 28 日解放军报03版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