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8 日,指数持续走强,上证指数时隔十年再度站上 4000 点,为 2015 年 8 月 19 日以来新高。
消息面上,10 月 27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 ( 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 ,进一步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在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推进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
市场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将投资者保护融入资本市场改革全链条,此次专门发布投资者保护的相关规则,压实了市场各方对于保护投资者方面的责任,针对中小投资者的核心关切,如加强终止上市过程中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完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等方面均有安排,将投资者保护工作条分缕析落到实处。
站在当前时点,全球资本正在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多家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后市展望也愈发乐观。
证监会主席吴清 10 月 27 日在 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今年前 9 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 1500 亿美元。在此过程中,A 股、港股等中国资产持续重估,配置价值更加凸显。
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今年 9 月份,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 46 亿美元,创下自 2024 年 11 月以来单月最高。截至 9 月 30 日,年内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 180 亿美元,远超去年同期。这一趋势表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恢复。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 未来一年左右,我们对中国股市充满信心。" 王滢看好中国股市有三大原因:宏观经济企稳态势明显,全球资金对中国政策信心提升;中国创新能力获全球认可,人形机器人、AI 等领域进步显著;全球投资人中国股票仓位仍处低位,后续增持空间大。
瑞银财富管理大中华区投资总监及亚太区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认为,中国市场受到全球投资人的关注,来自欧洲、拉美、中东的长线资金正在慢慢进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