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前天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脑机接口技术路线争霸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5 年 10 月,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路线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OpenAI CEO 山姆 · 奥尔特曼通过旗下投资机构高调押注 " 基因 + 超声波 " 非侵入式方案,不仅宣布投入超 2 亿美元用于临床前研究,更在 TechCrunch Disrupt 大会上公开质疑 Neuralink 侵入式植入技术的安全性,引发行业对技术路线选择的激烈辩论。和众汇富认为随着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 2025 年预计达到 38 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 20% 的高速扩张态势,这场技术路线的争霸赛正深刻影响产业投资逻辑与医疗应用前景。

奥尔特曼力推的 " 基因 + 超声波 " 方案,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神经细胞使其对超声波敏感,再利用非侵入式设备实现脑机信号双向传输,核心优势在于规避传统植入手术风险。据其投资的初创公司 NeuraWave 披露的技术白皮书显示,该方案已在猕猴实验中实现 92% 的信号解码准确率,较传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30%-50% 的准确率实现质的突破。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更关键的是,其无需开颅手术,仅需通过静脉注射基因载体与头戴式超声设备即可完成部署,患者接受度显著提升。奥尔特曼在公开演讲中直言:"Neuralink 的硬币大小植入物就像上世纪的大哥大,而我们正在开发的是可穿戴的智能手机。" 这种直接 " 拉踩 " 反映出技术路线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凸显非侵入式方案在商业化普及上的潜在优势。

面对挑战,Neuralink 的侵入式方案仍在医疗领域保持领先。和众汇富观察发现,2025 年三季度,该公司宣布其第二代植入设备已完成 120 例人体临床试验,主要用于治疗渐冻症与重度抑郁症患者。临床数据显示,植入患者的运动指令响应延迟缩短至 80 毫秒,较初代产品提升 40%,其中 3 名渐冻症患者已能通过脑机接口控制机械臂完成喝水、打字等精细动作。马斯克在公司年度开发者大会上回应质疑时强调:" 侵入式方案在信号精度上的优势是物理定律决定的,就像显微镜必须靠近样本才能获得清晰图像。" 和众汇富认为目前 Neuralink 已获得 FDA 突破性设备认定,预计 2026 年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其合作伙伴强生医疗已开始组建专项销售团队,市场预期初期年销售额可达 15 亿美元。

两种技术路线的博弈,本质是安全性、精度与商业化效率的平衡取舍。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非侵入式方案凭借低风险、易普及的特点,更适合消费级市场与轻量级医疗场景,如睡眠监测、慢性疼痛管理等;侵入式方案则在重症治疗领域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上展现出独特价值。从产业投资来看,2025 年全球脑机接口融资额中,非侵入式方案占比首次超过 50%,红杉资本、软银愿景基金等头部资本纷纷加码。但医疗领域的投资仍向侵入式倾斜,仅 Neuralink 年内就完成 23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突破 150 亿美元。这种分化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不同技术路线商业化前景的差异化判断。

技术路线之争也推动着行业标准的加速建立。美国 FDA 于 2025 年 9 月发布《脑机接口设备监管框架》,首次对非侵入式与侵入式产品分别制定审批路径,其中非侵入式设备可通过 De Novo 通道缩短审批周期至 18 个月,侵入式则需完成至少 200 例临床试验。欧盟更在 10 月启动 " 人脑图谱计划 ",投入 12 亿欧元用于脑机接口基础研究,重点支持信号解码算法与生物相容性材料创新。中国作为重要市场,将脑机接口纳入 " 十四五 " 脑科学专项规划,2025 年已建成 6 个国家级临床研究中心,推动本土企业在非侵入式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如 NeuroXess 公司的 EEG 设备已实现与奥尔特曼方案相近的解码精度。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技术争霸赛创造了多元的布局机会。短期可关注非侵入式方案中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如超声传感器制造商与基因载体企业;中长期则需跟踪侵入式产品的临床转化进度,尤其是在神经疾病治疗领域的商业化突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技术路线,最终都需接受市场与临床的双重检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医疗 基因 超声波 物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