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大硅片龙头敲钟上市。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又收获了一个千亿 IPO。
芯东西 10 月 28 日报道,今日 9 点半,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公司,集体敲钟上市。
其中唯一一家半导体企业,是中国大陆最大的 12 英寸硅片厂商西安奕斯伟材料(简称 " 西安奕材 ")。
西安奕材发行价为 8.62 元 / 股,今日开盘大涨 361.48% 至 39.78 元 / 股,截至午间收盘涨幅达 210.21%,总市值为 1079.71 亿元。

截至 2025 年 10 月 13 日,主营业务与西安奕材相近的可比上市公司市销率水平具体情况如下:

硅片是芯片制造的 " 地基 ",是需求量最大的晶圆制造材料。12 英寸硅片是业界最主流规格的硅片,也是全球晶圆厂扩产的主要方向。
成立于 2016 年 3 月的西安奕材,已成为国内主流存储 IDM 厂商的全球硅片供应商中采购占比第一或第二大的战略级供应商,实现了对国内一线逻辑晶圆代工厂大多数主流量产工艺平台的正片供货,是国内新建 12 英寸晶圆厂的首选硅片供应商之一。
西安奕材的实际控制人,是中国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京东方的创始人王东升,以及米鹏、杨新元、刘还平四人。
王东升在 1993 年创立并领导京东方,解决了中国 " 少屏 " 的问题,被业界誉为 " 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之父 "。2019 年 6 月从京东方卸任后,他在同年 7 月加入北京奕斯伟科技,11 月担任奕斯伟集团董事长和奕斯伟计算董事长至今,2019 年 7 月 ~2023 年 2 月期间还担任奕斯伟材料有限董事长。
西安奕材的法定代表人是杨新元,控制股东是北京奕斯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集成电路基金(持股比例 9.06%)、国家大基金二期(持股比例 7.50%)等股东,均持有西安奕材 5% 以上股份。

▲西安奕材股权结构图
按 2024 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 2024 年末产能规模统计,西安奕材均为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的 12 英寸硅片厂商,月均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全球同期占比分别约为6%和7%。

目前成规模的国内 12 英寸硅片厂商有 7 家,各自 12 英寸硅片产能现状如下,其中西安奕材现有产能排名第一。

同时,截至 2024 年末,西安奕材已申请境内外专利合计 1635 项(80% 以上为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专利 746 项(70% 以上为发明专利),是中国大陆 12 英寸硅片领域拥有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厂商。
2021 年 ~2024 年,西安奕材的营收逐年增长。2025 年 1-9 月,该公司实现营收 19.33 亿元,同比增长 34.80%;归母净利润为 -5.58 亿元,同比减亏 5.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50 亿元,同比下降 31.09%。

▲ 2021 年 ~2025 年 1-6 月,西安奕材营收、净利润、研发支出变化
该公司尚未实现盈利。这与 12 英寸硅片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单位产能投资强度仅次于晶圆厂有关。其第一工厂总投资额高达110 亿元,已经达产;第二工厂总投资额高达125 亿元,2024 年已投产,目前主体厂房已整体转固,产线设备陆续转固。
本次 IPO,西安奕材募资总额为 46.36 亿元,募资净额为 45.07 亿元,拟投入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
通过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建设的第二工厂,西安奕材计划进一步开拓海外客户,攻关先进际代 DRAM、先进制程 NAND Flash 和更先进制程逻辑芯片所需 12 英寸硅片,持续提升产品和技术端的核心竞争力。
客户方面,西安奕材已向联华电子、力积电、格罗方德等全球一线晶圆厂批量供货,报告期各期外销收入占比稳定在 30% 左右。
在AI 高端芯片领域,除了正在验证适配先进制程的高性能专用逻辑芯片外,西安奕材也在同步配合客户开发下一代高端存储芯片,相应产品可用于AI 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数据的实时处理,可用于AI 大模型训练数据和模型参数的定制化存储需求。
截至 2024 年末,西安奕材已通过验证的客户累计 144 家,其中中国大陆客户 108 家,中国台湾及境外客户 36 家;已通过验证的测试片超过 390 款,量产正片超过 90 款,其中中国大陆客户正片已量产 80 余款,中国台湾及境外客户正片已量产近 10 款, 2024 年量产正片已贡献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 55%。
供应方面,西安奕材持续培育本土化 12 英寸硅片装备和材料的供应商,推动上游供应链多元化,是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的 " 第一批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 "。
在今日上市仪式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谈道,今年 6 月实施的科创板 "1+6" 改革总体进展顺利,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引入开展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预先审阅等制度试点平稳推进,相关案例有序落地。
截至目前,科创成长层公司达到 35 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将达到 592 家。其中,今年以来,科创板上市 11 家企业,IPO 融资额 169.5 亿元,同比去年增长 54%。IPO 审核方面,今年 6 月科创板改革 "1+6" 政策发布后,科创板新增受理 26 家企业,未盈利 8 家。

芯圈 IPO
深度追踪国内半导体企业 IPO;在国产替代的东风下,一批优秀的国内半导体公司正奔赴资本市场借势发展。
作 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