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能源网 10-28
协鑫集成:锚定创新不动摇,厚积薄发破内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韩成功

编辑 |  王康鹏

近日,标普全球(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发布首届 Tier 1 清洁能源技术企业榜单,协鑫集成凭借卓越的系统集成优势、强大的技术产品实力和卓越的全球交付能力,跻身太阳能光伏组件 Tier 1 榜单。

这是继彭博新能源财经之后,协鑫集成入选的又一个 Tier 1 榜单,公司的综合产品实力再一次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

作为全球 Top10 全球领先的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协鑫集成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驱动公司发展、突破行业内卷的核心动力。在竞争激烈的路线之争中,协鑫集成均衡发展,全面布局了 TOPCon、BC、晶硅 / 钙钛矿叠层电池等多种技术,以深厚积累和低调潜行在技术迭代中占得先机。

光伏行业深陷内卷已有两年多,今年以来,行业内屡现加速 " 洗牌 " 的迹象。对此,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内卷主要是固有技术的长期饱和应用,导致极限竞争成为常态造成的。协鑫的原则就是坚持强科技,以科技破卷,凭创新致胜。

当前,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供给侧改革推动下,光伏行业正从 " 内卷 " 走向 " 破卷 ",供需改善的拐点已隐约可见。随着行业走出低谷,协鑫集成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厚积薄发将迎来收获时刻,有望较早穿越周期回归高速增长。

深修 " 内功 ",占领 N 型技术跃迁先机

协鑫集成是协鑫集团旗下专业从事一站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光伏电池、组件、系统集成等领域。对于整个协鑫集团来说,科技创新是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协鑫集成作为 " 科技协鑫 " 的落地者,在科技研发方面长期保持高强度投入。财报显示,2024 年,协鑫集成研发投入超 2.1 亿元,同比增长 43.59%。截至 2025 年 6 月,公司累计授权专利 759 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00 余项,并参编了 30 余项行业技术标准。

为加强电池、组件产品的研发,协鑫集成 2023 年还专门成立了晶硅研究院,下设晶硅研究院电池分院和组件分院、及智慧光伏实验室,共计 3GW 的研发中试线。近三年来,该研究院累计获得 4.38 亿研发费用,2024 年较 2022 年研发投入实现超两倍增长。晶硅研究院还吸引了全球的优秀研发人员。其中,组件研发队伍的专业实力位居行业领先地位,核心团队成员 329 人,本科以上学历占 98.5% 以上,博士、硕士人数占总人数 65% 以上。

正是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优秀的技术团队,在过去几年的光伏技术迭代浪潮中,协鑫集成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在技术竞速赛中稳居第一阵营。

2023 年,光伏行业开始了从 PERC 技术向 N 型 TOPCon 技术的迭代。而协鑫集成在此之前很久就储备了 TOPCon 相关技术,包括 Poly finger、全域钝化处理技术、边缘钝化、光 - 热 - 电诱导载流子注入金属化等技术。

因此,面对行业骤变,协鑫集成得以快速 " 转向 ",从容不迫更新产能。2023 年 7 月,协鑫集成芜湖基地 10GW TOPCon 电池片产能正式投产。此后,协鑫集成将 TOPCon 产能进一步扩充至 16GW,使其成为行业内较早实现全 N 型产能的龙头企业。协鑫集成也因此被各机构研报看好,认为其 " 无 PERC 资产包袱,TOPCon 电池成本领先行业,有望在周期底部向上阶段实现快速发展。"

在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发展的 BC 电池技术上,协鑫集成又一次展现了技术积累所蕴藏的快速升级能力。

早在 2018 年,协鑫集成就开始了对 BC 电池技术的研发。经过数年积累,协鑫集成在 BC 技术方面已经储备有电注入、无损激光图形钝化技术、多层渐变介质膜、新型细栅技术等。其研发的 BC 组件在产品效率、非硅成本控制方面,都已达到行业头部水平。

基于深厚的技术储备,2024 年下半年,在 BC 电池产业化路径越来越明晰之时,协鑫集成及时跟进,快速推出基于 BC 技术的 GPC 组件。2024 年 12 月,协鑫集成正式发布 GPC2.0 高效组件,功率达 650W 以上,适用于工商业与户用分布式场景。

该组件采用协鑫自研各项前沿技术,结合 0BB(无主栅)和新型细栅设计,电池测试效率达到 28.1%,抗遮挡能力优异,温度系数低至 -0.25%/ ℃,首年衰减小于 1%,线性功率衰减低于 0.35%。

值得一提的是,协鑫 " 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关键阶段收敛 " 的研发策略,以及 " 不领先不售卖 " 的市场准则,让协鑫清晰的构建了从 BC 到钙钛矿叠层电池的研发路径,当前 GPC2.0 只是协鑫集成 BC 技术的起点,更远目标是为未来的叠层电池打造一个性能最强的晶硅 " 底座 "。

广习 " 拳术 ",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协鑫集成的科研实力,体现在行业领先的技术迭代速度中,更体现在持续挖掘客户痛点,推动产品创新的产品力上。

一方面,基于多条技术全面布局的优势,协鑫集成推出了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相比 TOPCon,BC 技术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和美观性。而欧洲户用市场对效率和美观有更高要求,并可以接受高溢价。因此,协鑫集成针对性地推出了基于 BC 技术的 210R 48 片 GPC 组件产品。

而相对于 BC 来说,TOPCon 更具有成本优势。因此,在集中式大基地项目中,协鑫集成推出采用 TOPCon2.0 技术的新一代高效组件,功率最高可达(2382*1134mm)650W,赢得了央国企集采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户用市场不同于欧洲,对成本的要求也较高。在这块市场,协鑫集成推出了 210R 78 版型组件(2450mm*1303mm)。以大尺寸版型,提升组件功率,降低系统成本,推动行业迈入 735W+ 功率时代。

另一方面,针对更多细分场景和特别需求,协鑫集成持续挖掘客户痛点,推出了多款创新型产品。

其中,集装箱可移动光伏组件,具有可移动、更清洁的特点,极端环境可提供连续性电力,为离网电力用户提供电力保障。

碳链组件,通过全球首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光伏产业全链路碳足迹平台—— " 协鑫碳链平台 ",可实现从原料端到产品端的深度碳足迹溯源。

SiRo 防积灰组件,针对用户使用场景中的积灰遮挡、热斑效应等问题,采用托举式边框设计,实现全屏免清洁,无污泥堆积,发电增益高达 12%。除具美观的特点,还显著降低了热斑风险,提升了系统安全性,深受市场欢迎。

协鑫 PVT 热电联供解决方案,深度融合光伏发电、余热收集与双源热泵技术,构建一站式智慧能源系统。系统通过 PVT 组件同步实现光伏发电与余热收集,并由双源热泵智能调配空气能与 PVT 余热,可满足用户四季的 " 电、冷、暖、热水 " 需求,实现能源的全天候高效利用。

在科技创新加持和产品创新驱动下,协鑫集成的光伏组件获得了市场广泛好评。2025 年上半年,公司相继中标中广核 1.5GW、华润电力 1.81GW、武汉天源 1.18GW、四川华电 767MW、宁夏交通建设 700MW 等大额组件采购订单,央国企大型招投标项目中标规模位居行业第三。

在海外市场,协鑫集成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推广至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的产品认可度、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根据重点行业媒体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组件出货排名中,协鑫集成位列前八。

随着未来 BC 产品大量走向市场,协鑫集成的市场地位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 参悟 " 未来,攻破叠层电池技术关口

在 TOPCon、BC 技术的崛起过程中,协鑫集成依靠前瞻性的技术布局保持了领先优势。那么,在更远的未来,协鑫集成能否始终把准光伏技术演进的 " 脉搏 "?

随着 N 型技术的效率不断突破,一个新的问题正摆在行业面前。无论是 TOPCon、BC,还是 HJT,都以晶硅为基础材料,晶硅电池效率具有理论极限,即 29.4%。也就是说,单结晶硅电池无论如何技术进步,效率都无法超过 29.4%。并且,随着越来越逼近理论极限值,效率的提升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此背景下,跳出晶硅电池技术范式,寻找一种新的材料、走一条全新的效率提升路径,成为全行业技术研发的重点。而晶硅 / 钙钛矿叠层电池,正是这样的潜力技术,它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下一代技术路线。

按照协鑫的描述,所谓晶硅 / 钙钛矿叠层技术,就像音乐指挥家指挥一场悠扬的交响乐演出。位于电池上层的宽带隙钙钛矿材料,就是交响乐中的高音部,专职吸收高能量的蓝光和绿光;位于下层的晶硅底电池,就像低音部,负责吸收穿透而来的低能量红光和红外光。在各音部紧密配合下,光伏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能够从 29.4% 一举提升至 43% 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头部光伏企业都在加紧布局钙钛矿和晶硅 / 钙钛矿叠层技术。今年 4 月,隆基绿能研发的晶硅 / 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 34.85%,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协鑫对这项技术的布局更早。早在 2014 年,当钙钛矿技术还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时,协鑫便开始了探索。基于在 BC 电池技术方面的积累,协鑫科研团队认为,以 BC 为底电池、钙钛矿为顶电池的叠层技术将是未来的主流。因此,2021 年,协鑫集成开始攻坚 BC/ 钙钛矿叠层技术。

根据协鑫集成的技术演进路径,其叠层项目初期从两端叠层技术入手,积累了宝贵的材料集成、界面钝化和工艺控制经验。然而,协鑫集成研发团队很快认识到两端架构固有的电流失配瓶颈将严重限制产品的最终性能。因此,在掌握了叠层制造的核心工艺后,协鑫果断地将研发重心转向更先进、更具挑战性的三端架构。这一决策,正是建立在其对钙钛矿和 BC 两大基础技术拥有绝对自信的基础之上,是其十年战略布局的最终亮剑。

近几年,协鑫集成的叠层电池研发屡次获得突破,站在了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制高点上。

在 2024 年年报中,协鑫集成表示,基于叠层电池技术,协鑫集成正在进行 GTC 组件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转化工作。该产品运用叠层电池,有效减少光损失,兼容现有电池组件工艺,额外设备投资少,可实现少投资、高增益。

今年上半年,协鑫集成正式宣布,研发团队已成功完成全流程工艺串联,成功制备出功能完整的钙钛矿 /BC 三端叠层太阳能电池。

随着光伏技术迭代的加快,单结晶硅电池会被取代,晶硅电池的效率极限会被超越,届时,又将是一场光伏产业的革命。

厚积薄发、全面布局的协鑫集成,科技创新正结出累累硕果。就如 P-N 型技术迭代时一样,协鑫集成的科技创新将再次推动企业迅速进化,在叠层时代成为架构未来的引领者。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光伏 彭博 协鑫集成 科技创新 拐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