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7 号下午五点多,特朗普的专机降落在东京,这座繁华都市瞬间切换成 " 最高戒备模式 "。首都高速全线封路,银座商圈到处是设卡点,警察牵着炸弹嗅探犬挨街排查,屋顶上蹲着狙击手,天上还飘着反无人机设备。有网友调侃:"《上海堡垒》是虚构电影,东京这波是真实上演的‘总统保卫战’。"
这阵仗着实吓人,但了解背后的隐情就知道,日本警视厅也是被逼到了墙角。最近几年,日本的安全事件就没断过:2022 年安倍晋三街头演讲时被枪杀,2023 年岸田文雄在助选活动上遇袭,去年 10 月还有人往自民党总部扔燃烧瓶;而特朗普自己,去年 7 月在美国参加活动时也挨过一枪。这一连串的恶性事件,让日本警方不敢有丝毫大意。

更巧的是,特朗普到访前三天,美国驻东京大使馆附近还出了岔子。一个男子被警察盘问时,突然掏出菜刀和匕首袭警,虽然最后确认和特朗普访日没关系,但这事儿直接把警方的焦虑值拉满。警视厅负责人撂下狠话:"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风险,也要做到百分之百的防范。" 说白了就是:真要是出了岔子,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丢不起这个脸。
为了守住这 " 万分之一的风险 ",日本警方直接动用了 18000 名警力,相当于搞了一场 " 人海战术 "。特朗普要去的每个场馆,炸弹嗅探犬都得反复搜查;场馆周边的屋顶全部署了警力,外部楼梯直接封锁,就怕有人从高处偷袭;处理爆炸物、化学防护、反无人机的专业队伍全员待命,车检站一个接一个,盘问程序严到让通勤族怀疑人生。就连社交媒体都没放过,专门有人 24 小时监控,筛查可能暗示袭击的帖子。
其实警方最头疼的不是有组织的恐怖袭击,那种还能提前布控防范,真正让人防不胜防的是 " 孤狼式袭击者 "。2022 年枪杀安倍的山上徹也就是典型,退伍自卫队员身份,自制双桶枪,单人作案,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这种突发状况几乎无法预判,只能靠海量人力堆出一张看似严密的防护网,赌概率站在自己这边。
但这场 " 安全大戏 " 的代价实在太高。18000 名警察连续工作三天,加班费、后勤保障、装备损耗都是天文数字;东京市中心交通瘫痪,商圈冷清,每天 50 万通勤族被迫绕路,耽误的时间、损失的生意没法估量;被管制困住的市民,心里积累的怨气更是看不见的成本。
可日本政府根本没得选。一旦特朗普在日本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全世界媒体会铺天盖地报道,日美同盟可能直接动摇,日本在国际上的安保形象也会一落千丈。说到底,这 18000 名警察保护的不只是特朗普,更是日本政府自己的政治利益和外交地位。
特朗普这次访日可不是来走亲戚的,带着实打实的 " 硬核需求 ":要谈防卫费增加、对美投资,还要敲定 5500 亿美元的投资换关税协议,这相当于日本年度 GDP 的近 10%。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作为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的新首相,还得拿出 " 见面礼 ",采购美国的福特 F-150 皮卡、大豆和液化天然气。一边要掏天价保护特朗普的安全,一边要砸重金讨好美国。

作为美国在亚洲最核心的盟友,日本早就习惯了这种 " 从属式合作 "。特朗普要最高规格安保,日本就出动 18000 警力;特朗普要经济利益,日本就拿出 5500 亿美元;甚至还要私下拉交情,试图构筑私人关系。这场极致的安保排场,既是向美方表忠心,也是向国民和国际社会 " 秀肌肉 ",证明自己有能力、够听话。
但大国博弈的规则从来都是强者说了算,就算日本做到这份上,特朗普该提要求还是会提,该挑毛病照样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