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为推动海洋经济的 " 蓝色引擎 " 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高质量发展,10 月 28 日下午," 萤火计划 " 创新成果系列对接会之海洋经济专场活动在天津经开区举行。
本次活动以 " 科技兴海 产业强海 " 为主题,吸引了京津冀区域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服务机构等 100 多人参加。会上发布多项技术成果、场景需求,并分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为海洋产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搭建起一座深度融通的桥梁。
加大海洋科技支持力度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低碳科技处处长王光强表示,近年来,市科技局加大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自 2021 年以来,先后支持了 74 项涉海科技项目,在海上工程、海洋仪器、装备研发、海洋资源利用等相关方向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通过定期召开海洋科技创新座谈交流会,更新本市海洋科技创新图谱,建立交流对接机制,进一步加强了深海科技创新主要力量之间的联动。同时,市科技局还联合滨海新区经开区,搭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科技资源在海洋领域连接起来、利用起来、活跃起来。
近年来,天津经开区已发展成为本市海洋产业主力军。从海洋浮式生产平台,到智能油田技术,再到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等,一批创新成果在经开区落地生根,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刘朱岩表示,作为天津打造 " 双核五区一带 " 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中的双核之一,滨海新区始终锚定 " 海洋强国 " 战略方向,不断畅通成果转化通道,构建高效转化服务体系,印发实施了《滨海新区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实施方案》等改革措施文件,全力推动重大创新平台成果产业化,率先实施科技成果 " 先使用后付费 " 试点并在全市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本市将加大海洋低碳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聚焦现代海洋和深海基地两个重点方向,设立现代海洋科技重大专项,围绕海洋油气开采、海上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港口航道提升、海洋生物开发等五大方向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同时,支持围绕深海资源探测利用、深水监听观测和极地大洋领域开展重大装备研发。
在深化产学研协同方面,推动高校、院所、企业及服务机构组建海洋低碳创新联盟,促进技术成果与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并强化与新区协同,支持滨海新区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集聚区,让更多海洋科技成果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 萤火计划 " 促进成果对接
活动中,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徐东以《国际国内对比下的中国油气企业深水油气业务发展策略》作主旨演讲,从行业顶层设计角度为区域海洋能源产业发展把脉定向。
在技术成果发布环节,来自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西门子工业软件、赛瑞能源公司等高校院所及企业的专家,集中发布了水下偏振光学成像技术、海卤水生物活性物质开发、海上油田常温脱碳技术、油气田全产业链数字孪生、海洋石油储层改造和高温高压工具等前沿成果,覆盖海洋探测、资源利用、能源开发、数字赋能等关键领域 "。
应用场景发布与成果对接案例分享则成为本次活动的 " 实践亮点 "。博迈科发布的 "Mero2 浮式生产储卸油综合平台 " 项目,展现了天津在高端海洋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实力;天津海龙石油勘探公司发布的 "OBN 地震采集系列技术与装备场景 ",集中呈现其在全球近 70 个国家的项目作业场景需求;中法渤海地质公司、丹娜生物、中海油安技服分别从油砂数字化转型、海洋生物废弃物利用、安全服务核心功能等方面发布场景需求。
" 近年来,我们企业在经开区快速发展,此次活动,我们也分布了技术、设计、管理方面的需求,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找到合作单位。" 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梁海表示。
为借鉴成功经验,以案促转,活动特意邀请了瀚海蓝帆、艾特沃斯,分别就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实践与应用,以及水射流设备技术成果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经验,进行了详细的分享与介绍。为参会企业提供实践参考。
" 经开区的平台和专项扶持政策,能够为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天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丰富,便于开展产学研协同合作,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天津在海洋科技与海洋工业方面,也具备非常扎实的产业基础。" 瀚海蓝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武建国表示。
活动最后,海油来博发布《大模型在油气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展望》白皮书,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天津经开区科技创新局同步开展科技政策宣讲及 " 萤火联盟 " 会员招募,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完善长效对接机制、链接产业链资源。会上同期发布了来自天津科技大学等单位近 40 余项海洋产业科创成果。
海油来博(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咨询工程师可以表示,当前油气行业大模型发展主要呈现三大核心趋势:Agentic Al 是未来 AI 最重要的趋势,到 2028 年,15% 的由日常决策将有 Agentic Al 自主做出;模型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小。变大就是算法算力的强大,变小指的是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行业的独特要求;劳动力再培训,每年有超过十亿工作者需要重新培训。
" 此次活动汇聚了涉海产业链的各类主体与相关部门,形成了精准对接的优质平台,合作潜力巨大。加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为科研机构和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合作前景与实实在在的机遇。" 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系主任、教授胡浩丰说。
此次 " 萤火计划 " 海洋经济专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实现了京津冀区域海洋领域 " 技术需求 " 与 " 创新成果 " 的精准匹配,更彰显了天津经开区作为全市海洋产业核心载体的综合实力——依托完整的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链、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经开区正逐步成为天津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 " 主力军 "。下一步,天津经开区将多措并举,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天津市引领发展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 " 泰达力量 "。(津云新闻记者霍艳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