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消费网 前天
赢麻了!苏州稻香村解锁 “老字号+” 城市伴手礼新姿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文旅部官方微博文旅之声联合微博发起的 # 中秋老字号嘉年华 # 活动中,超 10 万网友参与投票,苏州稻香村、蜂花与王老吉一同跻身 " 最热中秋老字号 " 之列。这一结果不仅印证了老字号在当代消费者心中的份量,更揭开了以苏州稻香村为代表的老字号品牌,在 " 老字号 +" 模式下探索文旅融合、产品创新的全新篇章,其中 " 城市伴手礼 " 的打造更是成为其破圈的关键落子。

苏州稻香村创始于清乾隆年间(1773 年),是 " 稻香村 " 品牌字号创立者。两百余年间,它以苏式糕点为载体,将江南饮食文化、民俗风情融入每一款产品,苏州稻香村始终坚持创新与传承,这份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为其 " 老字号 +" 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坚实根基。

" 老字号 +" 模式的成功实践:构建多维度创新生态

苏州稻香村的 " 老字号 +" 模式不是单一维度的突破,而是以文化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通过构建产品、文化、场景等全方位的实践体系。

在产品创新上,苏州稻香村的 " 城市伴手礼 " 是以 " 文化 IP+ 非遗技艺 + 现代审美 " 为核心的系统化创新产品。通过与各地文旅和特色产业相融合,推出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 " 城市伴手礼 ",从苏州的碧螺春茶酥到北京的颐和园和圆明园定制伴手礼、从菏泽的牡丹鲜花饼系列到沈阳的 " 盛京八景 "、从长沙的伍仁臭豆腐饼再到武汉的樱花饼、成都的 " 熊有成竹 " 饼等等,不仅体现了城市文化,更是将非遗技艺在产品上体现,打造可以食用的城市名片。

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苏州稻香村在包装上融入国潮元素,将苏州观前街原址店、虎丘塔、平江路等文化地标绘于盒身,是苏式糕点食礼并重的传统,用激光雕刻技术呈现得更精致。兼具观赏性与知识性,让传统技艺以更年轻的姿态触达消费者。同时,坚守 " 选料讲究、制作精细 " 的传统,苏州稻香村引入现代食品研发技术,推出低糖、低脂的健康糕点,满足当代人对饮食健康的需求。更创新性的将 " 药食同源 " 理念融入中秋月饼研发, 推出的 " 陈皮豆沙灵芝 "、" 枣蓉核桃阿胶 " 以及 " 玫瑰西洋参 " 三款月饼,兼具美味与养生属性的新品类,精准匹配当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 老字号 +" 模式的行业示范:为老字号焕新提供核心路径

苏州稻香村的探索不仅成就了自身的品牌升级,更对众多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具有深刻的示范意义与借鉴价值,为行业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了关键思路。

首先,苏州稻香村 " 老字号 +" 模式下,在技艺的传承中进化,通过将 " 文化 "、" 健康 "、" 国潮 " 等元素融合,让传统技艺与当代消费需求精准对接,证明老字号的传承不是墨守成规,是在坚守核心价值基础上的动态升级,为其他老字号提供了 " 守正创新 " 的融合之道。

其次,苏州稻香村开辟了老字号 " 文旅融合 " 的新赛道,通过 " 城市伴手礼 " 这一载体,将企业发展与城市文旅深度捆绑,既为城市文旅增添了特色产品,同时也为自身带来新的增长点。这种将品牌与城市特色共生的模式,为众多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字号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创新路径,推动老字号从产品到文化符号的升级。

最后,苏州稻香村树立了老字号年轻化转型的标杆。面对消费市场的代际更迭,苏州稻香村通过国潮设计、健康创新、社交化传播等方式,成功拉近了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让老字号从父辈记忆转变为青年潮品。对于行业的启示,只有精准的把握当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用现代语言解读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 9 月,在 " 苏超 " 激战正酣时,苏州稻香村推出的 " 散装江苏十三太保 " 伴手礼成为网红爆款,让人们再次看到 " 老字号 +" 模式的创新升级。从微博的老字号评选热度,到线下文旅场景的持续破圈,苏州稻香村的探索证明:老字号的焕新,不仅是产品的创新,更是文化表达、消费场景、合作生态的系统性升级。当 " 城市伴手礼 " 成为老字号连接城市、消费者与文化的桥梁,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老字号能在这种 "+" 法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新时代故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苏州 稻香村 国潮 成都 沈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